十三王露齒一笑,極爽快的樣子,“還有能讓貴妃娘娘禮讓三分的妃嬪麼?以貴妃昔日恩寵,也是皇上心尖上的人,如今倒要割愛了,可見冠梅貴人真是獨占芳華的牡丹了。”
說罷又驚覺自己喚錯了,便是匆然的一笑,“本王實在習慣了喚貴嬪娘娘為貴人,也是她做了太多年的貴人,家世卑濟故而如何受寵幸有太後攔著難免顧慮其她眾妃也得不了晉封,想來皇上此次封她為貴嬪,必是為著彌補她在冷宮數年的淒苦,皇上是有情有意的人,冠梅貴嬪亦是,貴妃娘娘也是了。”
葉綰熙驚訝著回頭瞧了十三王一眼,“王爺與本宮不過幾麵之緣,今日又實乃第一次相談,怎麼就知道了本宮是有情有意的人呢?莫非王爺會讀心術麼?隻聽本宮說幾句話便知是怎樣的人?”
“貴妃娘娘說笑了,小王不過是先帝的諸多遺子之一,活著尚且自抑不得盡善盡美,又何來閑情逸致去學什麼讀心術?不過是一詩一文一劍,無視天家富貴也得自在些罷了。”
葉綰熙倒是未曾猜到王爺會說出這樣一番言辭懇切的話來,頓時驚了一下,“王爺有美妻嬌妾,十三王妃賢惠明禮,側王妃雖未娶,卻聽皇上說過有許多女子真心傾慕王爺的瀟灑英勇,才華橫溢,今日一見倒覺傳言有虛,王爺所言所行倒像個失意落魄的讀書人。”
“貴妃娘娘眼力不凡,一看便知本王活得並非瀟灑似神仙,隻因有皇家的血液,於百姓家總也格格不入,於天家富貴本王也無心悅之,勉強度日,王妃雖明惠知禮,卻非本王真情所出之人,天下女子多如雨霏,細細看來亦是偽華的虛表,又有幾個值得傾心以待呢?本王倒真羨慕皇兄,有冠梅貴嬪這樣的兩情相悅的女子,又有貴妃娘娘這樣心思縝密如發的女子為之打算,也算是畢生所幸了。”
“王爺過獎。”
葉綰熙福一福身道,“不過本宮很想問一問王爺,怎的王爺剛才講本宮是有情有義的女子,本宮未曾在王爺麵前表露出本宮的情義,倒讓王爺說出如此褒獎的讚許之詞,本宮實在受之有愧。”
“貴妃娘娘無須過謙,單看娘娘於這良辰美景之夜拋下侍婢隻身一人往這已頹敗的百花台來賞這昔年美麗如今已然難入眼中的殘荒之景便知貴妃娘娘是有情有義之人,並非貪圖虛華之景美麗表象的高潔女子,倒讓本王不禁想以蓮的清雅之姿比之娘娘的遺世獨立。”
“王爺愈說愈大了,本宮不過在宴席上坐著無趣兒罷了,倒不如出來轉一轉也好換些心情再回去,以免擾了聖駕的興致,被王爺一說倒成了本宮無心做雅事,僥幸附庸風雅一回了?”
“本就是,貴妃娘娘若出來賞景大可隨意往別處去,宮中除了百花台其餘地方皆美景陳列妙不可言,何故娘娘於此地流連忘返?”
“王爺不也是麼?本宮在此處賞月夜已有些時辰了,可竟未發覺還有旁人在,可見王爺早於本宮到此之前到了,王爺豈非是自己說了堵了自己的口?宮中縱然美景比比皆是,卻不及這百花台看上去像是有故事似的,宮中的奴才仆婦多如牛毛,怎的眼瞧著百花台淒蕪成這樣卻不上來打掃整修一番?可見是有它背後的故事,大家望而卻步罷了,本宮登此台正是想向清風明月吟詩問一問,到底是怎樣的纏綿悱惻的故事,單從百花台如今殘景卻依舊氣度非凡便可知昔日它風光正盛時是如何的奢華彌貴了。”
“清風明月如何回答貴妃娘娘心中的疑問?雖是疑問,卻未有旁人好奇的庸俗迂腐,倒是風雅至極,小王願為貴妃娘娘解答疑問,這百花台的來曆,包括不為尋常人所道的細枝末節,小王皆了然於胸。”
葉綰熙本也想離開,若被旁人瞧去了自己與皇上的親兄弟十三王爺在此處相聊這許久時辰必要引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猜測,可奈何心中實在好奇百花台的來曆故事,也隻得坐在長滿雜草的台階上,托一托香腮聽他講了。
“這百花台的主人本是晴嬪,晴嬪常氏是先帝第二次大選秀時被封了良女入宮,也是漢氏的女子,家世不濟卻性子溫順知禮,又彈得一手的好琴,也會吟詠詩詞,深得聖心。百花台是先帝專為晴嬪所建,用時七年,從晴嬪為常良女時便開始動工,直至晉封為嬪時才完工,百花台建成的轉年晴嬪誕下了位公主,正是先帝最寵愛的九公主,還破例封了端嘉公主,隻比皇後誕下的固倫公主低了半個品階,位尊於其他的和碩公主,但是九公主命薄,隻到四歲便夭折了。晴嬪傷心不已,皇上又為她建了歌舞戚坊,培訓了數百人的琵琶陣,都隻為博晴嬪一笑,這些特殊厚待引來闔宮對晴嬪的妒怨,太後本已下旨要處罰晴嬪,以平物議,她卻在此時有了身孕,八個月後早產誕下了一位皇子,先帝尤其喜愛這個皇子,但深知寵愛過甚便會有短命之嫌,故而以許多皇子為議儲人選,卻唯獨從未以晴嬪的皇子列為太子人選,先帝這樣的招法果真瞞天過海保全了這個皇子,也使他今時今日在皇上麵前總也不似十王與十六王那般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