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於以上四點,我們才能肯定地說,珍珠粉是目前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的最理想中藥之一。
珍珠粉可顯著提高視力,防治白內障
1.人到中年後,視力便開始下降
一般來說,人在40歲以後,視力就已開始下降,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的下降更為顯著。
視力下降可以表現為視物不清、兩眼昏花等症狀。也有的僅僅表現為單純的視力下降,而不兼有其他障礙。
為什麼從中年開始,視力便會下降呢?
雖然中醫理論較為明確,但畢竟不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習慣,一般人比較難以理解。現今醫學也對此進行了研究,雖然尚未闡明其確切原因,但也找到了一些線索,認為中年後視力下降的原因,在於體內微量元素的不足和鈣的流失。與人的視力密切相關的微量元素有硒和鈣。
當然,隨著醫學的進步,將來或許還會找到其他原因。
2.珍珠能提高視力的奧秘在於微量元素硒和鈣
珍珠中含有的硒,對視力和神經傳導有很大作用。人眼內含硒量很高,虹膜及晶狀體中含硒豐富,人視網膜的含硒量平均達7毫克。
一般來說,硒在眼內的含量越高,視力就越好。例如,視力敏銳的鷲鷹,其視網膜的含硒量可達70毫克,是人類的10倍,其視力遠比人的要好。
硒是光電管的基礎物質之一,當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硒會被激活,並能發出電流,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同樣,在眼內和視網膜上的硒,正是憑借其光電學特性而發揮生理作用的。
視網膜中的硒,可根據射入眼中光線的強弱,產生強弱不同的電流:光線強,電流就強;光線弱,電流也弱。不過,此時的電流,是神經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神經衝動。神經衝動傳到大腦掌管視覺的中樞,產生視覺。神經電流越強,視力越好,而神經電流越弱,視力就越差。由此可見,硒在眼球及視網膜中的含量,直接關係到視力的好壞。
老年人視力下降,與硒元素缺乏有很大關係,因此,中年以後,就應補充硒元素,以防視力下降。而珍珠粉是防治視力下降的首選良藥,服用珍珠粉安全無毒,又含有多種微量元素,不僅能補給硒,還能均衡人體營養,對其他老年病也有防治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3.珍珠粉能針對白內障的病因而發揮療效
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病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準,我國民眾的發病率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由於老年性白內障的嚴重危害,國內外的醫學機構都十分重視它的防治,究其發病原因,目前認為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與鈣元素在體內含量分布不均有關。鈣元素在人體內含量很高,屬人體的常量元素,其中全部含量的99.7%,構成骨骼、牙齒等堅硬組織;餘下的0.3%,存在於體液及其他組織中。然而,正是這極小部分的鈣元素,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上,有著巨大的作用。
鈣的生理功能很多,諸如心髒的跳動、各種酶的功能、肌肉的收縮等,都離不開鈣。具體到人的視力,鈣在維持眼球晶狀體透明度方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眼球晶狀體的透明性,受其周圍環境中鈣濃度的影響。美國科學家Hightower認為,鈣濃度過高、過低都會給晶狀體造成損害。低鈣會造成晶狀體細胞膜的完整性受損;而高鈣則會導致晶狀體的代謝紊亂。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幾乎所有類型的白內障患者,其晶狀體內的鈣含量,均高於正常人。
北京中關村醫院的劉金鈴醫師,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測定了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及頭發中的鈣含量,結果發現,患者眼球晶狀體中的鈣含量遠高於正常人;同時,患者頭發中的鈣含量又顯著地低於正常人。
另外,在大多數白內障眼球晶狀體中,低分子的水溶性蛋白質減少,而高分子不溶性蛋白質增多,這說明,在白內障形成過程中,也有蛋白質聚合作用。為了驗證鈣是否為導致蛋白質聚合的誘因,Hightower又做了下麵一個試驗:他把晶狀體絞成均勻的漿液,在這個漿液中加入高濃度的鈣,結果發現,漿液中發生了蛋白質的聚合,說明鈣濃度在晶狀體中含量過高,是導致白內障的原因之一。
然而,非常令人奇怪的是,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雖然在晶狀體中含鈣量增多,但從全身角度來看,鈣含量是下降的。換句話說,白內障患者體內,存在著鈣元素分布不均的現象。
(2)SOD數量和活性下降亦與白內障有關。SOD又稱過氧化物歧化酶,分布於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與細胞中,SOD的作用在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進入中年後,SOD的活性與數量都下降,使得自由基積蓄過多,這是衰老的機製之一。
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的李梅菊醫師,觀察了66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血清及全血中的SOD含量,並與33例健康人進行對照,結果發現: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血清、全血SOD含量都顯著低於對照組,說明SOD含量下降與老年性白內障具有密切關係。
(3)硒含量失衡亦與白內障有關。大連醫科大學的張豐菊醫師,為探討硒與老年性白內障的關聯,做了深入研究。
動物實驗證實,長期缺硒可生產白內障。在對白內障患者的檢測中發現,患者大多數有硒含量下降的現象。
低硒引起白內障的機製,與硒缺乏引起視力下降的機製相似。
在我國,很早就把珍珠粉用於白內障的治療,《本草綱目》中明確指出:珍珠“點目,去膚翳障膜”。現代研究證明,珍珠治療白內障的機製十分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