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能感受到,它的精神波動已經停止,本次的學習旅程也就到此為止,他將精神線輕輕放在它的殼上,但卻沒有任何的源力流湧入。
莫非自己就這麼離開?
夜有點不甘心,他決定做出更多的嚐試,決計不肯因為自己的懶惰而放棄唾手可得的食物。
畢竟,從接觸到源力流這個概念起,它的重要性與廣泛的適用性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被證明。
無論有幾分可能,沒有嚐試過,又怎麼可以離開?
夜將精神線的尖端一點點地收縮,恢複了正常大小,因為他發現僅僅是依靠麵積去覆蓋好像沒有辦法達到他的目的。
甚至正常大小也略顯不足,他需要繼續,線尖不斷的縮小,很快它變得比精神線還要細微,精神線本身已經足夠細微,論粗細甚至不如一根發絲,更細微是一種怎樣的概念,它已經無限接近一個點。
夜明顯感到依然存在壓縮的空間,他想要更進一步,但卻產生了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它頓時明白,這已經到達了自己目前所能做到的極限。
夜沒有再采取覆蓋的方式,而是像一根針,從正麵直接刺破氣球,他甚至於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阻力,便穿透了它的保護殼,他刺了進去。
它依然在沉睡中,好像永遠沒有醒來的那一天,意識海是如此平靜,好像天空,唯有雲與風在其間川流。那是意誌,獨屬於生命的意誌,在靈魂與自身所有之間隱而不顯的鏈接。
它依然活著,夜得出這個結論。
夜碰觸到了它的意識海,由於缺乏主人的主觀操控,夜得以撥動精神沙,它們之間相互碰撞,這是思維的產生的最根本方式,精神沙的相互碰撞,思維片段的不斷傳遞,因此思維的流得以產生。
夜對這一切早已無比熟悉,他不止一次的觀察過自身思維甚至於情緒產生的過程,也不止一次的差點淪陷在思維的風暴之中。
現如今,夜將這種主動的過程變成了由外力推動的過程。已經停止跳動的心髒,在外界的刺激下重新恢複跳動,主人得以生還。
然而令夜感到詫異的是,它卻依然沒有任何要清醒的跡象,夜加快了速度,精神沙的碰撞頻率越來越高,但依然如是。
他終於認識到這是徒勞,他覺得好奇,仔細觀察之下雖然它的精神沙相互碰撞,卻沒有任何思維意識的產生,這不由得勾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已經不在乎是否能夠吸收到源力流,他更想知道這是為什麼,他覺得好奇,他樂於探索,所以他覺得快樂。
他不自覺的向前走了幾步,好離它更近一些,精神線一點點的深入,當它覺得能夠自由活動精神線的時候才停止,由於不需要行走,他將虛空中吸收到的所有源力都供應於精神線的消耗,他是如此專注,意識海不起絲毫波瀾,他專注的感知每一點細節。
意識海中卷起了一場風暴,精神沙的風暴,它們相互碰撞,由一點帶動另一點,很快這場風暴便席卷了意識海中的每一粒精神沙,它們碰撞的頻率是如此之高,甚至要遠遠高於那一次,差點令夜陷入死亡的那一次。
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在無意識的運動中,它們砸在夜的精神線上,在每一刻都有數以千計的精神沙撞了上來,而夜的精神線所占據不過是整個意識海中微不足道的一丁點空間。
可想而知,這場風暴究竟有多麼恐怖。
但卻沒有任何一粒精神沙銷隕在這場風暴中,它們並非主動,而是被動。隨著外力的停止控製,意識海漸漸恢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