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皮膚(1 / 2)

保護層

皮膚是人體能見到的最大部分,每個人的皮膚約有1.5到2平方米。它也是重暈最大的器官,占人體總重的1/8。皮膚是一個覆蓋層,保護皮下的敏感組織免受機械和化學的損害,防禦幹燥氣候和溫度的變化。

皮膚含有汗腺和微血管,能夠維持一定的溫度,出汗是消耗能量的過程,由蒸發把熱量帶走使體溫下降。

微血管擴張也能產生上述作用,血液緊挨皮膚流過,如果周圍空氣低就會被冷卻。反之,血管收縮可使向周圍空氣排放的熱暈減少,從而使體溫升高。

毛發和豎毛肌在同一個方向起作用。當感到寒冷時,豎毛肌收縮使毛發豎立,增加了環繞人體空氣層的厚度,改善了隔熱層,減少了熱量損失。

皮膚的神經末稍感受器,把痛、熱、冷、壓力、觸摸的脈衝傳遞到中樞神經係統。

皮膚能起保護層的功能,皮脂腺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分泌出油性皮脂,進入毛囊裏被帶到表層,在皮膚表麵形成覆蓋層,防止過度吸收和蒸發水分保持皮膚濕潤。

皮脂裏某些成份具有殺菌效力。

皮脂層接觸溶劑被溶解破壞時,皮膚對於細菌和化學物質的抵抗能力就會大為降低。皮膚上的傷口和劃傷也會產生同樣影響。

某些溶劑如甲苯、丁醅、二甲苯和苯乙烯等,能引起皮膚刺激和非過敏接觸性皮炎。由於鬆節油已被廢棄使用,過敏接觸性皮炎已很少發病了。

其他溶劑如白酒、丙酮,三氯乙烯等能使皮膚脫脂,但不能大量進入皮膚,這類溶劑可能引起皮膚刺激和非過敏接觸性皮炎。由於脫脂皮膚便喪失了有效的保護作用。

表皮

除了手掌心和足心的皮膚外,表皮厚度不超過0.2毫米,表皮由表皮細胞組成,互相緊密連接,形成一個硬層並生成角蛋白,角蛋白是組成毛發和指甲的材料。表皮包括脂類和脂溶性物質,表層一一角質層的持續更新,使角細胞脫落,下麵的細胞上移,新生細胞由表皮的,基底層產生,基底層位於真皮上麵。

真皮

在表層基層的下麵是真皮,真皮由另一種蛋白——膠原蛋白和不同,形態的細胞組成,膠原蛋白使皮膚具有彈性和韌性,大量微血管為膠原蛋白提供營養。血管終止於真皮,營養物質通過擴散供養表皮,廢物也以擴散形式被排出,

皮下組織位於真皮之下,是一種網狀結構,內含脂肪,它對保持,體溫和緩衝外來壓力起一定作用,皮下組織是連接皮膚和肌肉之同的組織。

皮膚也能保護人體免受電磁射線、紫外線、紅外線等離子插射,射線被皮膚裏的角蛋白和其它物質吸收了。

雖然皮膚可到良好的保護作用,但也不能無限製地刺激,否則會造成皮炎,化學蝕傷,痤瘡及皮膚癌等疾病。

皮膚長期接觸車削機床的非乳化冷卻掖或潤滑油,角質層就會變厚,以致皮脂腺不能按正常速度排出皮脂,就會長粉刺或癤子,也叫油痤瘡。長期接觸氯化物的人則會長少見的氯痤瘡。

最常見的皮膚病是濕疹,其類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