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脂溢勝皮炎,或毛囊濕疹。這類疾病最初並不由外界因素引起,但外界因素能使之惡化。
接觸性皮炎。主要是外因所致。接觸性皮炎可以是過敏性的,也可以是非過敏性的。如果是過敏性皮炎,通常是由於長期接觸某種特殊物質造成的(即所謂皮膚過敏。)
急性反應。與接觸性皮炎相反,接觸某些物質很短時間,從幾分鍾到一小時,尊麻疹或皮疹就會表現出來,蜂螫即是一例。
日光性皮炎。暴露在太陽光或紫外線輻射中就會致病。
每年都會出現新的過敏源
約90%的職業皮膚病是接觸性皮炎。研究人員發現,大約有1.000種物質可以引起過敏接觸性皮炎。
瑞典工業安全聯合會的職業皮膚病學教授,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醫院職業皮膚病科主治醫生楊瓦爾貝格說:“我們每年發現一兩種新的過敏源。”
化學品增加是新過敏源增多的原因。上年度登記的職業皮膚病數是1966~1976年期間的二倍。
人們來到卡洛林斯卡醫院的職業皮膚病門診,檢查什麼化學品使皮膚過敏。他們可能已在普通皮膚病,診所裏鄉試驗了大多數常見的約30種過敏源。其中包括某些金屬(鉻、鈷、鎳)、某些塑料和橡膠製品,有機塗料、花粉,某些木材(如油木、鬆木、雲杉等)、香料、防腐劑等。職業皮膚病醫生研究病人在工作環境中對各種物質的敏感性,從而發現了新的過敏源。
倫理學的問題
雖然過敏接觸性皮炎是最常見的職業皮膚病,但非過敏接觸性皮炎也很多見。
病人常常先患刺激性濕疹,隨著皮膚受損害,慢慢發展成過敏性皮炎。
楊瓦爾貝格說:“那些得了異位性濕疹的人,特別是兒童,比其它人更易轉變成刺激性濕疹,長期下去他們有發展成過敏接觸性皮炎的危險,這種危險引起倫理學的爭論:我們應該禁止這些人參加某種工作嗎?甚至禁止他們接受理發師,砌磚工人和護士的培訓?或者說我們先讓他們接受上述培訓,然後再花費大量金錢來治好他們的疾病,或者再讓他們接受其他工作的再培訓?”
下述比例值得注意:在所有7~8歲的兒童中,約有15有可能患過敏性疾病。
由於我們已經看到以上的不利因素,所以更讚成采用篩選新工人的方法,使不適合作某項工作的人避免作該項工作。”
作為個人,有可能防禦那些引起過敏的物質。但對所有工人來說,不讓人們接觸過敏物質,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瓦爾貝格教授又說:“對有些職業,如牙科,護理、食品管理等從衛生學的角度要求很嚴,人們不得不頻頻洗手,但造成了皮膚幹燥,使他們增加了得濕疹的危險。”
他還建議在已經患有接觸性皮炎的人所處的工作環境中,靈活安排工作,采取嚴格的措施,減少接觸刺激性物質。
“縮短工時可減少許多工人同有害物質接觸的機會。但這樣安排相當複雜,對雇主來說又很難得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