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藥劑防治:早期防治茶黃蟎是關鍵時期。噴藥重點是植株上部,尤其是嫩葉背麵和嫩莖。可選用18%蟲蟎克、0.9%阿維菌素乳油4 000倍液等交替噴施防治。
4.塊莖蛾
馬鈴薯塊莖蛾俗名馬鈴薯蛀蟲、串皮蟲等。成蟲灰褐色,體長約10毫米,由於種類不同,幼蟲的體色有米白色,或帶有綠色或紅色條紋,一般體長12毫米。馬鈴薯塊莖蛾多分布於溫暖、幹旱的地區,在我國發生較為廣泛,主要分布在甘肅、四川、雲南、廣西、陝西、湖北、湖南等地。
(1)危害 馬鈴薯塊莖蛾幼蟲蛀食馬鈴薯的莖、葉片和塊莖,此外還危害茄子、番茄的果實及其他茄科植物。幼蟲潛入馬鈴薯葉片內造成線形的蟲道,隨著幼蟲的增長,蟲道變寬而連成一片,糞便排在蟲道的一邊。葉片被害部位僅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狀。幼蟲會吐絲墜下,借風力轉移到臨近的植株上擴大危害。當幼蟲蛀入葉片時,可見到幼蟲用絲將2片葉片粘在一起,以保護其蟲體。卵多產於塊莖的芽眼、破皮或裂縫處。幼蟲孵化後,即在芽眼處吐絲結網蛀入塊莖的內部,造成彎曲的隧道。感染塊莖的典型特征是塊莖外部蛀孔處可見幼蟲排出的蟲糞。被害嚴重的塊莖內部全被蛀空,外形皺縮,並能引起腐爛。
(2)防治
①嚴格檢疫:馬鈴薯塊莖蛾屬於檢疫性害蟲。在有馬鈴薯塊莖蛾發生的地區,應實行嚴格檢疫,杜絕發生塊莖蛾地區的種薯外運。
②清潔倉庫,隔離蟲源:種薯進入倉庫前要徹底清倉,熏蒸倉庫,以消滅成蟲。
③采取栽培措施防止成蟲產卵:在馬鈴薯生長期要及時灌溉,防止土壤產生裂隙;及時進行培土,勿使塊莖露出土麵,防止塊莖蛾接觸塊莖,進行產卵;收獲時不可將塊莖留在田間過夜,防止成蟲產卵;收獲後及時清理田間殘株和場地周圍雜草,及時銷毀。
④貯前處理:種薯貯藏前,可用生物製劑處理。
⑤藥劑防治:在成蟲盛發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噴施。
5.薊馬
(1)危害 薊馬很小,隻有1~2毫米長。該害蟲一般在葉片的背麵,銼食葉片皮層細胞,使葉片上產生許多銀白色的凹陷斑點,危害嚴重時可使葉片幹枯,破壞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植株長勢,甚至引起植株枯萎,影響產量。
(2)防治 幹旱有利於薊馬的繁殖,馬鈴薯生產田應及時灌溉,可有效減少薊馬的數量,減輕危害。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進行葉片正反麵噴施。
6.葉蟬
(1)危害 葉蟬成蟲體形很小,約3毫米,移動性很強,分布廣泛,是馬鈴薯的重要害蟲之一。它的若蟲和成蟲集聚在馬鈴薯葉片背麵,吸取葉片汁液,影響植株生長。危害嚴重時,引起葉緣焦枯、頂部卷葉、葉片黃化,植株早衰或枯死。葉蟬還可傳播病毒。
(2)防治 消除雜草,減少葉蟬的繁殖場所。
馬鈴薯生產田與豆科作物隔離種植,可減少葉蟬危害。
藥劑防治可用20%異丙威乳油800~1 000倍液或20%吡蟲啉3 000倍液噴施葉片。
7.潛葉蠅
(1)危害 潛葉蠅能危害許多作物。特別是過度使用殺蟲劑,使潛葉蠅的天敵遭到毀滅的地區,潛葉蠅危害更嚴重。潛葉蠅體形很小,危害馬鈴薯的主要是幼蟲,其在葉片內鑽出很多可見的蟲道,破壞了大量葉片,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造成大幅度減產。
(2)防治 保護天敵,可大大減少潛葉蠅的危害。
用黏性的黃色誘捕紙板等物誘殺,該措施應在開花前進行。
藥劑防治可選用20%滅蠅胺2 000倍液,在清晨或傍晚噴施。施藥間隔5~7天,根據蟲害危害程度,可連續用藥2~3次,以消滅潛葉蠅的危害。
8.地老虎
(1)危害 地老虎俗稱土蠶,危害馬鈴薯的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黃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地老虎幼蟲背麵各節均有4個毛片,呈梯形排列,小地老虎的後2個毛片比前2個毛片大3倍左右,黃地老虎的前2個毛片比後2個毛片稍大,2種幼蟲有明顯的區別。
小地老虎屬於世界性害蟲,分布廣泛,危害嚴重,在我國各馬鈴薯產區均有發生和危害。其中以土壤濕潤、雜草多的旱糧區發生最重,其他旱糧區、蔬菜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黃地老虎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內蒙古等省(自治區)及東北北部,在華北地區隻有少量發生。白邊地老虎發生在內蒙古、河北、黑龍江和貴州等省(自治區)的局部地區。
地老虎為雜食性害蟲,可危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百合科、葫蘆科等多種作物,還能取食多種雜草。地老虎主要危害馬鈴薯的幼苗,咬斷近地麵的莖部,使整株死亡,嚴重時造成田間缺苗斷壟。地老虎也咬食塊莖,影響產量和品質。
小地老虎和黃地老虎在山東等中原地區一年發生3~4代。小地老虎成蟲春季由南方遷飛而來;黃地老虎以幼蟲在土壤中越冬,2種地老虎均以第1代幼蟲危害最重。小地老虎危害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黃地老虎比小地老虎危害期晚15天左右,約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小地老虎成蟲主要在刺兒菜、灰灰菜、旋花科等雜草的葉背麵和土塊、枯草上產卵,卵多散生。黃地老虎卵一般散產在地表的枯枝、落葉、根茬及距地表1~3厘米處的植物葉片上,馬鈴薯田亦有堆產現象,卵粒排列不齊,每堆10~40粒。
兩種地老虎幼蟲1~2齡多在馬鈴薯等寄主的心葉處取食,3齡後擴散,潛伏土內,晝伏夜出,咬斷植株,蛀食塊莖,形成孔洞,使塊莖失去經濟價值。
(2)防治
①實行保護地栽培:提早收獲,避開地老虎的危害期。
②秋耕深翻:可直接凍殺黃地老虎的幼蟲和蛹,並破壞其越冬場所,減少越冬基數。
③除草滅蟲:在早春1、2齡幼蟲盛發期,徹底鏟除地頭、地邊、田埂、路旁雜草,並妥善處理,可消滅大量幼蟲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