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馬鈴薯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模式(1 / 2)

1.春馬鈴薯—春糯玉米—夏陽包高效種植模式

春馬鈴薯—春糯玉米—夏陽包高效種植模式,既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又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很受農民歡迎。以選擇早中熟馬鈴薯品種為宜,如東農303、克新4號等脫毒馬鈴薯品種,於12月下旬至翌年元月上旬播種,4月中下旬收獲;春糯玉米可選用中糯1號、中糯3號、墾黏1號等特色玉米品種,4月上旬播種(營養缽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7月中下旬收獲鮮玉米上市,寬窄行種植,寬行距70厘米,窄行距50厘米,每廂栽4行,株距25厘米,每畝移栽密度4 000株左右;夏陽包(芽白)選用優質高產早熟的夏陽包品種——日本產夏陽包早50,每畝大田需夏陽包種子2包,每畝大田需備足苗床20平方米(不包括溝),播種時間以7月25日至8月1日為宜。

2.馬鈴薯—花生—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模式

冬播馬鈴薯,選擇東農303或荷蘭1號馬鈴薯品種,小拱棚加地膜於1月中旬播種,采用地膜和小拱棚膜覆蓋,出苗後及時破膜,膜孔四周用土壓緊,土壤過幹時適當灌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濕。春播花生,宜選用天府係列、豫花係列品種,嫩莢上市,效益較高。秋播玉米,選擇白玉糯、甜玉米等優質鮮食玉米品種,於8月上旬播種,每畝種3 000~3 500株。

3.馬鈴薯地膜覆蓋—套種玉米—秋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早熟馬鈴薯在4月上旬切塊催芽,4月25日左右播種,地膜覆蓋,7月上旬收獲;鮮食玉米在5月上旬雙行套種於馬鈴薯行間,7月中旬收獲;秋白菜7月中旬直播,10月上旬收獲。

4.馬鈴薯—白菜/蘿卜/芥菜,亦可移栽大蔥、甘藍等多種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模式

馬鈴薯選擇極早熟品種8022-1、超白2個品種,8022-1生育期65~70天,薯形大而整齊,結薯集中,塊莖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好,一般畝產2 000千克左右,6月下旬可全部采收,下茬分別為白菜、蘿卜、芥菜,亦可移栽大蔥、甘藍等多種蔬菜,畝產值2 500~3 500元,畝純收入可達到2 500元左右。

5.馬鈴薯—西瓜—大蔥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早春利用雙膜覆蓋形式栽培早熟馬鈴薯、西瓜,秋季栽培大蔥,經濟效益較高。

6.馬鈴薯—冬瓜—大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畦寬5~6米,畦中間預留1.7米為冬瓜定植行,兩邊各留1.2~1.7米為馬鈴薯種植行。馬鈴薯選用高產、優質、適應大棚種植的克新1號,於12月中旬栽植到大田,翌年3月中下旬采收上市。冬瓜選用肉厚、個大、優質高產的廣東黑皮冬瓜,2月采用三膜覆蓋、電熱溫床營養缽育苗,出苗後保持白天25~30℃,夜晚18~20℃。定植前在定植行中開溝,施好基肥,當苗齡20~25天、瓜苗達3片真葉時,按1~1.2米株距在大棚中間的預留行中央植1行冬瓜,每畝密度100株上下。大白菜選用高產適銷的山東87-114,9月上旬定植,10月收獲上市。大白菜8月上中旬營養缽育苗,施足基肥,旋耕作畦,畦寬2~3米,當苗齡20天、真葉3片時開溝定植,溝距60厘米,溝深10厘米,株距40厘米,每畝密度2 700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