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代序(1)(3 / 3)

至今為止,本書已被譯為14種文字,在全球發行逾百萬冊,可見運用此版式頗具成效。本書每章都側重討論一個不同的領導技巧,首先是對這一技巧的簡單描述,再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整本書以亞曆克斯充滿傳奇的一生為例,分析他如何使一個經營不佳的廣告代理處起死回生。

進一步說,本書的主題就是:

領導=願景伊感召伊動力

和大多數的作者一樣,我之所以會撰寫這本書,是因為曾一直盼望已經有人就這個主題進行著作了。在寫此書之前,我已辭去麥肯錫管理谘詢公司合夥人一職,開始組建企業高階教練服務機構。但遺憾的是,我一直找不到關於領導才能方麵合適的書籍推薦給我的客戶。

現在市麵上的此類書籍,大多隻略述了某些著名將軍和政治家們的非凡才能,這些例子固然引人入勝,但作為課本使用卻顯得遠離生活,難以讓人信服也不實用(令人高興的是,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所撰的《領導力》一書當屬例外)。其他一些書專門作為練習之用,裏麵有大量的題目清單要讀者逐項打鉤完成——我想,常常略過這些練習不做的人決不止我一個吧。

因此我希望本書使你有對這個主題有全新的認識,即本書關注的是領導才能而非領導者本身,集中探討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領導才能而非純粹的個人魅力或練習清單。

盡管如此,我還要提醒各位讀者,本書並不討論領導才能是否可習得。我認為這種才能是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因為在過去的25年中,我已親眼目睹許多人培養了這些才能。

我同意朱利安尼的觀點,“領導才能並非從天而降。它是可以傳授,學習並發展的”;我也同意足球明星邁克爾·歐文所說的話:“我不清楚踢足球到底是靠天分還是靠後天培養,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練得越勤,踢得就越好。”

讓我們回到公式上來吧:

領導=願景伊感召伊動力

團體中的任何一員,隻要有出色的眼力,能夠激勵他人,保持員工工作的動力,就肯定可以被視為團隊的領導。我相信這是一個領導所應具備的最重要的三大技能。盡管許多個人品質,如個人魅力,也可以幫助更好地帶領團隊,但領導才能畢竟不是個人魅力之間的較量。相比之下,可以習得的技能更為重要(如果你平時能得心應手地應用這些技能,你的領袖魅力就會自然大大增加)。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具備一項突出的才能。你可能更善於運用智力上和藝術上的技巧使自己具有獨到的眼力,或具備“銷售員”特有的那種麵對麵感召顧客的能力,又或者像“部門經理”一樣擁有維持員工動力的才能。但是領導才能的挑戰性在於要從簡單的起點開始,掌握這三方麵全部的技巧。這就是為什麼這三個詞是相乘的關係——而不是單純的累加。

本書的第一部分詳細闡述了這個重要公式的內容,並介紹了領導的預備工作——比如,你是否準備開始一項新的工程或擔任新的職務。第二部分為三章,分別闡述公式中的三個組成部分。第三部分論述了領導才能廣義上所包含的諸多方麵,比如委派任務與掌握時機的能力、影響力、建立企業文化以及發展個人領導事業的能力。

本書按照版式要求,描繪了一個富有戲劇性的真實故事,並在每章結尾部分總結相關的領導技巧。此外,本書還穿插了其他的主題。

我們都必須肩負領導的責任。領導權並非專屬行政主管或軍隊的將軍。我們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置身於一個必須在某個特定時間領導某事的境地:我們帶領家庭和朋友,領導共事的團隊、小型企業或跨國公司。在這個日益充滿機遇的世界,在這個需要個人積極進取的時代,領導才能是所有人都應培養的一項終身生活技能,可以幫助我們發揮自己的潛能,擺脫心中因跟著他人亦步亦趨而常有的挫折感。

我希望本書可以幫助您施展自己的領導才能———令您成為一個領域中的先鋒人物,否則您可能隻是一個“跟隨者”“管理者”或“受雇者”。成為一個有影響力、負責任的領導者無疑可以獲得更多的自由和滿足。當然成功的事業也會隨之而來。

呃哼,咕噥,咕噥。

盡管擁有非凡的洞察力,但說話含糊的人很少能吸引許多觀眾第1章VIM公式:願景×感召×動力

——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