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嫁時1(1 / 2)

“秦氏黛昔承明命,作嬪皇室,思媚軌則。履信思順,以成肅雍之道;側位於皇七子胤瑾閨房,以著協德之美。群公卿士,稽之往代,僉以崇嫡明統,載在典謨,宜建長秋,以奉宗廟。是以追述先誌,不替舊命。夫坤德尚柔,婦道承姑,崇粢盛之禮,敦螽斯之義,是以利在永貞,克隆堂基,虔恭中饋,潛暢陰教。欽哉。”

傳旨的太監一口氣念完詔書內容,平息一口氣道:“秦小姐,接旨吧。”

“臣女接旨。叩謝皇恩。”秦黛悲喜交加的接了這道聖旨。扶起了身旁的祖母和母親。大哥秦海早已走上前,將一個荷包塞給太監,詢問了幾句,才讓太監走了。祖母文氏接完旨,搖搖頭就走了:“該來的躲不掉呀。”

秦黛卻楞在哪,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自己由七皇子正妃,到貞茗郡主,再到如今的晉王側妃,感歎不已。但是,最讓人好奇的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比起晉王側妃,她寧願隻是沒有婚約的秦家小姐。

可惜,那隻是個美好的願望罷了。

秦修的書房

“黛兒,陛下已經正式下旨,封你為晉王側妃了,那日宮宴的口諭已經不做數了。這是今天下朝之後,陛下召見我說的,另外,陛下承諾會給你別的補償。”

“父親,那為什麼晉王殿下最終會改變主意呢?”秦黛深刻地明白如果不是胤瑾改變主意,即使是皇帝也沒有辦法,在宮宴上的妥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關於這個,為父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陛下給晉王殿下看過一幅畫後,晉王殿下就改變主意了。”關於這幅畫,秦修非常地明白上麵畫著什麼,內心為此歎息。

“一幅畫?”

“不錯,就是一幅畫。關於你和晉王殿下的婚事已經定下來了,大婚的日子是下個月初三,這是欽天監定下的黃道吉日。你的六禮(1)也會和正室的一樣,當然這些都隻是虛禮。為父想問問你,你覺得陛下對晉王殿下如何?”

秦修的書房裏隻有父女兩,書房周圍靜謐無聲,卻有眾人把守,而書房之外的人,無法聽清裏麵人談話的內容。

“這個麼?女兒認為,陛下十分看重晉王殿下。晉王殿下幼時就喪母,而其母是得寵的秋昭儀。在宮中,得寵嬪妃的子女一旦母妃亡故,那留下的子女在宮中的生活也會非常難過,逐漸在陛下的視線裏淡去。晉王殿下後來被送至皇後宮中撫養,但皇後那時已有了太子,一同養在皇後膝下。在晉王殿下的得寵程度還在太子殿下之上時,二人依舊能保持良好的兄弟關係,派晉王出征軍中,這些跡象都表明晉王有扶持太子上位的意思,而太子也仿佛把晉王當做左膀右臂來依靠。隻是,看陛下還有別的意思。出征前求取一品大員的女兒無疑是警告那些有些心思的人,可能還有警告……如今,晉王要求取撫遠大將軍的女兒,手上的兵權就更重了,如今再加上女兒,隻怕晉王的風頭已經蓋過太子了,有登位之嫌了。”

“還有一事你還不知道,今日大朝時,晉王殿下主動上交兵權,隻領王爵的俸祿了。”

“如此一來,隻怕,晉王殿下…。”秦黛止住話語,與自己的父親四目相交。

“那些於的生活,點到為止即刻。黛兒回去休息吧,在這段時間裏,你隻需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可是你閨閣之女的最後時日了。”玩笑之言卻讓人苦笑不得。

“是,女兒不打擾父親了,先行告退。”秦黛向秦修深福一禮,退出了書房。

秦黛快步離開了書房,腦中急速地旋轉,心中對自己的夫君,和未來生活的驚濤駭浪感到無奈。心思一轉,走往畫心閣的路就轉向到鍾秀院,秦黛突然很想見見自己的母親。

鍾秀院中

“既然陛下已經定下婚事,明日你還是要入宮正式叩謝皇恩,這也是你們在婚前的最後一次見麵了。母親不是大家閨秀,不願意畏畏縮縮,明天入宮後,你不如悄悄地避開人,問他一下。既然你愛慕他這麼久,這婚事也是他同意的。等了他三年,現在是夫妻,你們也該有點接觸了。也別害羞了,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