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又見夢中人(1 / 1)

太侍剛剛宣布‘上席’,餘音未定,隻聽見一聲“薛琰為娘娘道賀來遲,還請萬歲千歲贖罪!”憑空傳來,場麵即刻寂靜下來,我不由側目,瞬間五味相集,茫然失措。這說話的不正是我的琰哥哥麼…薛琰,他就是太平公主的三子薛琰?

琰哥哥上前行參拜大禮,母妃皇上受了禮,準了琰哥哥平身賜座。

“琰兒今日能來朕萬分高興,聽高陽公主說你日日癡迷於琴棋書畫中可否屬實啊?”皇上滿目柔和之氣,微笑地問琰哥哥。

“臣兒一副無用皮囊,隻知道舞弄些水墨榆木,讓皇上見笑了。”三年未見,我的琰哥哥比從前更加成熟俊朗,隻是容顏之色,卻異常的萎靡憔悴。我以為這三年的白水年歲對他的情意亦隨著平淡生活慢慢放下了,誰知此時再相見,才知道自己對他的情感有多深厚。那種情感不同於對壽王李瑁的朝夕相處之情感,那樣的情感太淡泊了,而是如熊熊烈火燃燒一般的炙熱情感。任何人比擬不及!我的眼中瞬間沒有了一切,隻有琰哥哥一個人。

“確實,琰兒真是有負朕的希望啊,朕的心意想必你是知道的,如若你能鸞殿參政,輔佐朕操持這泱泱大國,那朕有多欣慰啊!可惜你這沒誌向的小兒!不僅負了朕,你還負了朕的高陽公主,她對你的一片心意舉國皆知,你卻執意違背他的心意,隻縮頭與你的榆木水墨作伴,你說說,該當何罪啊?”

皇上端著一副威嚴,但眾人皆知這隻是皇上的玩笑話,調劑氣氛罷了。我心頭暗想,若是琰哥哥真如他期望的那樣有出息,隻怕下場會如他的母親太平公主一般了。

“臣兒知罪,皇上的心意臣兒無以回報,隻能日日心中祈佛佑我大唐明皇洪福齊天,萬壽無疆!”琰哥哥說完又是恭敬拜倒在地,皇上龍顏大悅竟起身親自前來攙扶琰哥哥,口裏說道:“琰兒的心意朕領下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多虧了各位的綿綿之力啊!朕今天十分高興,一為朕的愛妃惠妃生辰而喜,二為朕的臣兒各個優秀而喜,三為我大唐忠臣遍地而喜,還有這四嘛,就是為滿殿的女眷風采綽約而喜了,哈哈。”

眾人皆附和著笑起來,氣氛明快的多了。連我也笑了,側目輕輕撇過龍姿,竟不期於皇上目光而遇,那一閃,我見到皇上的眼裏竟是火熱的溫情。嚇的我立刻俯身掩麵。

這時高陽公主如那彩蝶般翩翩掠過,摟著皇上的龍驅嬌嗔道:“父皇可是高興了,可惹得兒臣不高興了,兒臣好好的在那坐著,誰也沒招惹,為何父皇要這般拿兒臣說笑,毀了兒臣的名節?兒臣倒要像您老人家討個說法來!”

明皇扶須大笑:“是父皇失言了,惹得朕的皇兒不高興,那高陽你想要父皇如何補償你呢?”

高陽公主抿唇嫣然一笑道:“既然父皇說是琰哥哥負我心意,不如就罰琰哥哥為我撫琴高歌一曲,父皇可依啊?”

“依,依得,朕也頗有興致想要聽聽琰兒的技藝是精湛了還是遜色了呢!琰兒意下如何啊”

琰哥哥微笑躬身領命:“區區笑癖,隻是恐誤了眾人期盼,更請惠妃娘娘恕臣兒放肆了,臣兒領命。”今日他著一身圓領窄袖葉葉繡袍衫,金鶴銀鵝各一叢時分兩向翩翩起舞,袍下一道雲海橫襴顏色相得益彰,若不是麵容過於憔悴,真是格外的瀟灑奪人。心下不由得隱隱,不知琰哥哥是不是身子不適。

好一個琰哥哥,我亦是精通音律,當然知道琰哥哥的技藝超群,那一首‘春江雨夜’,琴聲悠悠揚鸞殿,歌喉蕩蕩悲我心…一曲罷,皇上傳令開席,我不忍再看那高陽公主花蝴蝶般在琰哥哥身邊飛來飛去,懷中滿滿憂傷把那高麗進貢的‘葉兒香’飲了一杯又一杯。壽王見我荼地這樣發傻,悄悄奪過我的手中的杯,稱我身子不適稟辭了母妃明皇,帶我回到了王府。此後的每日我思量琰哥哥與我三年前的不辭而別的迷,心事越發沉重起來。壽王見我一日日消沉瘦弱,心疼的不知如何是好。

不日,宮中傳來母妃病重的消息,李瑁與我都是愕然,母妃一向身體康健,上次壽席上不是還神采熠熠的嗎?還未等到見她老人家最後一麵,在去掖庭宮的路上,侍從又報來母妃以仙逝了。皇上悲痛欲絕,下令追封母妃為貞順皇後。眾人悲痛之情不必細說。這正是開元25年。這一年壽王母妃仙逝,這一年我見到了我夢裏的琰哥哥,接下來又是日複一日的平淡,無話。

開元28年十月,壽王府突然接到了皇上詔書一紙,命我為明皇母後竇太後祈福,出家玉貞觀為女道士,實年五載,道號,太真。我一時惶恐百般不願,不明白為何要讓我好端端的替過世的太後祈福,雖不是剃發修行,卻也是青燈為伴,枯燥終日,於這自由的花花塵世暫別了。夫君李瑁更是悲憤欲絕,他怎麼舍得讓我這個溫柔的枕邊人離開他的身旁,可這是皇命,怎敢違抗!

------題外話------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