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緣來如夢(1 / 2)

轉眼便到了我該啟程去玉貞觀的日子。這日子時,皇上諭命護軍三千把盞火杖送我前去。因是替太後祈福這樣的大事,陣勢必定是浩蕩的。皇上撤換了我的貼身侍女,將他的貼身女史宛平嬤嬤賜給了我。說是宛平女史是身手一流的高手,又精於侍奉之道,也算報答我的誠誠孝舉。我千恩萬謝的領了明皇這份體恤之情了。

且不說臨行前火光篝篝下壽王涕淚縱橫,我的那兩個貼身侍婢春柳夏嬋亦是哭的脂粉淩亂泣不成聲。

午時便到了玉貞觀,護軍稍適休息後便返回了大明宮。淨月住持念我舟車勞頓準我暫事休息。親自帶我去了觀後的一處偏寂小院。小院單門獨戶,於道觀兩線相隔。正暗自慶幸還有這一席清幽之地,可以自在的獨入我的一人世界,總算是僥幸了。淨月住持滿麵慈祥笑容對我道:“王妃娘娘,這間齋室原是萬歲為太後老人家祈福時駐駕的,萬歲傳下口諭命貧道將這間齋院收拾妥當讓王妃娘娘入駐,您看可還合您心意?”

我微微打量這皇上駐過的齋院,素淨雅致,與一般齋院極大不同。頷首一笑道:“多謝住持費心,玉環是為替太後祈福而來,哪敢諸多要求,日後隻一心抄誦道德經,為太後祈福,還請住持多多教誨才是。”

淨月師太應聲先退了下去,宛平連忙伺候我溫麵淨手,又奉上一碗碧玉清茶。動作一氣嗬成利落爽快,步伐亦體現出於那些平常侍女不同,更是輕盈迅速。畢竟相處短暫,我對她還很有生疏之感,故而不能與她休閑把話,相處的氣氛有些沉悶。黃昏時我信步來到了觀外,欣賞著這皇家道觀的自然景致。

觀周層峰疊疊奇峰羅列,一條湖域穿插於峻嶺崇山之中,湖水明淨秀石萬千,連那水中嬉戲的魚兒也能看的真真的。夕陽半懸在對麵陡峭的山壁上,將倒影映在了湖中。蒼茫的暮色漸漸彌漫開來,四邊的山色漸漸暗沉。窯瓷白璧山門上太宗皇帝親筆提賦的玉貞觀三個墨漆漢字矯若驚龍勁骨恣肆,反倒稱的我這芊芊弱質是如此微微渺渺。不禁失聲歎息。

夜深入夢。

夢裏琰哥哥來到我的身邊。他著一襲素青長袍,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麵若圓月,色如春曉,發以冠玉瑩簪束起,一股蘭麝木香隨著他的翩然撲麵而來,我欣喜若狂,仰臉責他為何當初將我拋下,又為何見而無視,難道琰哥哥你是這般無情無性之人嗎?他春山一笑拂一拂袖對我說道:傻傻丫頭,不是我薛琰無情而拋棄你,實在另有隱情。也非我薛琰無性好忘,而是你玉娘,把我薛琰忘了才是罷?我奇了,怎麼琰哥哥這樣說呢?見我神情琰哥哥似乎生氣了,突然急匆匆的甩步離我而去,我不舍的想要挽留他,可惜他已經消失於我的眼前了。隻留我一個人行走在茫茫的荒野裏,我害怕極了,拚了命朝前奔去,突然眼前現出一枝葉扶蘇鬱鬱叢叢的森林,我突然記起這正是蜀郡家宅的後山,平日裏我總是一個人來這片樹林采蘑菇啊挖春筍啊,父親總教訓我不循規矩,每次回去都要躡手躡足生怕惹他不高興。我驚喜的發現此時我的手中正挎著小草籮,咦,那邊盛開了一簇火焰一般的野菊,讓我摘了它們帶回府宅插在父親的房裏,好讓父親大人高興高興。我的小手正要扯住朵朵野菊,突然聽到背後一陣悉悉索索聲,我回頭望去,一個高我半頭的小男孩,披頭散發衣衫襤褸,氣喘籲籲驚慌失措的朝我風一般的衝過來。“你要做什麼?”我驚嚇的喝住他。他似乎並未注意到我,先是微微一怔繼而回道;“我被壞人追殺,無暇回你的話,先告辭。”說完轉背朝森林深處奔去。我突然想起有一處避難的好地,見他模樣雖髒亂生的卻一副慈目,忙喚住了他,“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跟我來。”匆匆拾起了草籮,領著他走進了那處原本父親掘來捕獸的窖,叫他跳下去,複又原樣鋪好。

不到半刻果真有三個黑衣大漢追來,清一色的短衫羅褲,腰封緊束,並不似我所見平常人圓領長袍的裝束,他們手中各提一把月牙彎刀,刀鋒凜凜朝我晃了一晃,寒氣逼人。“小姑娘,可曾見有人朝這裏來過啊?”豹頭環眼的大漢瞪著凶目問我,聽得出他們並非我蜀州口音。我的小手將草籮緊緊捏住,陣陣冷汗濕透了籮柄。定了定神故作緩神答道:“沒見什麼大人啊,隻見了一個哥哥模樣的朝那邊去了。”遂小手指向森林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