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敗是人生常事,不管是輸了比賽,還是犯了錯誤,隻要能找到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再回到起點,重新開始努力,就一定能走上一條光明大道。
誰不曾年少輕狂?誰又沒有一時迷糊犯錯誤的時候?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隻要你能認真審視自己,找到來時的路,從頭再來,勝利終將屬於你。
故事鏈接
網球的四大滿貫賽事是: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國際職業網聯(ATP)是世界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的“自治”組織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協調職業運動員和賽事之間的夥伴關係,並負責組織和管理職業選手的積分、排名、獎金分配,以及製定比賽規則和給予或取消選手的參賽資格等工作。
成田真由美:坐在輪椅上的泳壇巨星
在2004年9月23日舉行的雅典殘奧會SB3級女子50米蛙泳決賽中,日本運動員成田真由美以56秒20的成績奪取冠軍,並且打破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這是34歲的真由美在本屆殘奧會上獲得的第4枚金牌。此前她已經在女子S4級100米、200米自由泳和50米仰泳比賽中奪冠。
離開賽場時,坐在輪椅上的成田真由美和獲得第二名的澳大利亞選手馬拉基相擁而泣。對於已經擁有12個殘奧會冠軍頭銜的真由美來說,冠軍頭銜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戰勝了自己,證明了殘疾人也可以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
成田真由美是日本泳壇的一個傳奇人物。她1970年出生於日本的神奈川。小學時的真由美是個活潑可愛、酷愛體育運動的小女孩,經常和男孩子在一起打棒球,學校開運動會時更是大出風頭。誰知在初中一年級時,她不幸患了橫斷性脊髓炎,造成下半身截癱,在病床上一躺就是7年。
成田真由美輝煌的泳壇生涯開始於一次偶然的機會。1994年,在仙台舉行的日本殘疾人遊泳錦標賽上,神奈川遊泳接力隊正好缺一個人,於是就邀請她參加。以此為契機,成田真由美開始練習遊泳。憑借過人的天賦和艱苦的訓練,僅一個月後,她就在此次遊泳錦標賽上獲得冠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誰知禍不單行,在比賽結束回家途中,她又遇上交通事故,造成頸椎受傷,再加上原來就有心髒病、腎病等疾病,她先後住院治療達20多次。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成田真由美又回到遊泳池裏進行艱苦的訓練。努力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在1996年亞特蘭大殘奧會上,成田真由美一人獲得了2枚金牌、2枚銀牌和1枚銅牌,同時還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
在4年後的悉尼殘奧會上,成田真由美參加了7個項目的角逐,結果獲得6枚金牌和1枚銀牌,並打破5項世界紀錄,創造了世界泳壇的一個神話。
成田真由美是一個要強的人,她說:“我的紀錄不想被別人破,自己的紀錄要由自己來破。”成田真由美又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對於殘疾的身體,她顯得非常達觀:“就像近視眼要戴眼鏡一樣,腿不好當然要坐輪椅啦。”她說:“我不喜歡去想失去了什麼,我喜歡想自己得到了什麼。遊泳使我認識了很多人,使我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活動,對此我非常滿足。”[HT]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麵對災難,打倒我們的常常不是災難本身,而是麵對災難時我們選擇了逃避和放棄。當你任憑災難擺布的時候,你又怎能逃出它的魔掌,你又怎麼能夠戰勝它呢?如果你能具有樂觀精神,麵對災難毫不畏縮,與它頑強作戰,那麼,你一定能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因為任何困難對你來說都已不再是困難。
故事鏈接
成田真由美一生共獲得過12個殘奧會冠軍,運動成績與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選手施皮茨持平,人稱她為“殘奧施皮茨”。患有橫斷性脊髓炎的成田真由美曾在病床上躺了7年,接受了20多次手術。由於為振興日本的殘疾人體育運動、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田真由美於2000年12月22日榮獲“日本總理大臣獎”。[HT]
陳中:一腳踢到金牌
2000年9月30日,第27屆悉尼奧運會女子67公斤以上級比賽中,18歲的陳中為中國贏得了跆拳道史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實現了中國跆拳道金牌“零”的突破。跆拳道1994年被正式列為2000年奧運會比賽項目,中國在1995年才正式組建了跆拳道隊,國外人士斷言中國要獲得這一項目的奧運金牌至少還要10年。而陳中的奪冠把這個進程整整縮短了5年。
1991年,陳中學習跆拳道前在焦作市籃球業餘體校打了4年籃球,1995年才開始練習跆拳道,1997年入選國家集訓隊。2000年從北體競技體校畢業,進入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係。幾年來,她把全國錦標賽、亞錦賽和世錦賽的金牌都收入囊中。悉尼奧運會時,她又為中國贏得一枚寶貴的金牌。
2004年8月29日晚上6點半,河南姑娘陳中以6∶3的比分擊敗了法國選手巴維爾,為中國隊贏得了雅典奧運會上的第32枚金牌,也是那屆奧運會上中國隊奪得的最後一枚金牌。陳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她仍然是最棒的。
然而有誰知道,當時陳中是帶著一條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損傷的病腿來參加奧運會的,而跆拳道是一種以腿部擊打為主的運動項目,可她在決賽對手踢中她的傷腿,疼得幾乎爬不起來的情況下,仍然頑強拚搏,最後奪取了這枚寶貴的金牌。
陳中的腿是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前夕的一次訓練中受傷的。自從悉尼奪冠後,大家見證了陳中的實力,都希望她再去參加2004年的奧運會,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她的腿會斷,包括陳中自己。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陳中剛開始還懷疑自己能不能發揮好,但她並沒有為此動搖,她決定堅持夢想,再向奧運會進軍。但是,醫生在對陳中做過診斷後,建議她馬上接受手術治療,而如果做手術,就意味著必須中斷訓練,放棄參加雅典奧運會,因為做完手術會有很多後遺症。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如果停訓一年,必須有一年的恢複時期,如果她選擇了手術,就得因此耗費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恢複正常訓練。而如果她急於求成,做完手術就去訓練,因為手術做完後會有積液,沒有好好地進行恢複,腿部的病變就會更嚴重。而且,如果她休息了一年,就隻有一年的訓練,所有人可能都不敢讓她冒這麼大的險去參加奧運會這樣重大的比賽。
為了參加奧運會,陳中拒絕了做手術。但她也為此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病痛堅持訓練。當時路也走不動的她,隻能躺在地上,在空中踢著沒有受傷的左腿,練習擊打的效果和速度,而那條傷腿撐不了,隻能一動不動地待著。每次訓練的時間長了,她的膝蓋就開始疼痛。有時候早晨起來,她的腿疼得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而在每次的比賽和訓練中,她的身上都纏滿了繃帶。
在雅典奧運會比賽前,陳中和教練都要一起仔細地分析對手,比如知道對手的性格,分析對手喜歡出什麼動作等。自從右腿受傷以後,陳中開始練左腿,漸漸地練得可以左右開弓,可以麵對各種習慣的對手,也算因禍得福。苦心人,天不負,終於,陳中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她獲得了雅典奧運會67公斤以上級跆拳道項目的金牌,衛冕成功。[HT]
斷腿也要奪冠,陳中的頑強毅力令人由衷敬佩。同時也讓人明白,很多時候,挫折對於堅強的人來說,不但不是走向成功的阻力,反而是一種動力,促使著他們奮勇向前。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座山脈,那必然會有連綿起伏的走勢,會有高峰,會有低穀。而成功者和平凡者的區別就在於,平凡者一陷入低穀就會一蹶不振,灰心喪氣;而成功者,則不會停止攀登的腳步,把眼前的低穀當做攀登另一座高峰的起點。就像陳中那樣,在傷了右腿後,並沒有放棄,反而借機強壯了左腿,最後雙腿輪番飛起,一腳踢到金牌。
故事鏈接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女子67公斤以上級1/4決賽中,陳中對陣英國選手史蒂文森,並最終以1∶0獲勝。但隨後英國隊對判罰不滿,提起上訴。經過仲裁委員會裁定,英國隊申訴成功,陳中和英國選手史蒂文森的比賽結果也從1∶0更改為1∶2,陳中因此無緣半決賽。這個決定是在半決賽即將開始前正式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