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自己,超越過去
奧運的精神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前提,就是麵對自己,不僅要麵對自己曾經的輝煌,更要麵對自己曾經的失敗、不幸、懦弱、輕狂。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永遠是極少數,跌倒了,就要站起來繼續前進。隻有經曆了坎坷的人,才會知道榮譽和快樂的真諦。[HT]
貝克漢姆:隻要你能堅持,就沒有不可能
他是個球員,他的神奇右腳能賦予足球神奇;他是個偶像,他的形象和氣質讓他成了“萬人迷”;他是個奇跡,因為他把足球和時尚娛樂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他曾有過叱吒球場的快意,也曾淹沒在眾口責難之中,但每一次,他都以自己的行動盡顯男兒的不屈。他就是大衛·貝克漢姆,一個牽動世界人心的名字,一個用生命詮釋著“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人!
貝克漢姆給阿迪達斯做的廣告堪稱經典,人們記住了他的話語:“我是大衛·貝克漢姆,回想1998年,我真希望一切都沒發生過,整整三年我沒有一點兒安全感。後來,我在比賽中進了球,所有的記者都為我起立鼓掌,艱難的時刻總會過去,隻要你能堅持下去,就沒有不可能。”
很多人都覺得球星貝克漢姆的光芒來自他俊朗的外形,還有老婆維多利亞,但球迷的心裏很清楚,一個球員的實力才是他的常青武器。
貝克漢姆出生在相對落後的倫敦東區,父親是一名廚師,母親是一名美容師,一家人是曼聯的球迷。小時候的貝克漢姆是個出色的越野跑選手,曾得過越野跑大賽的冠軍,不過他的主要興趣還是足球。小時候,貝克漢姆參加了博比·查爾頓的足球學校,因表現出色,還贏得了一次去巴塞羅那參加訓練課的機會。
1996年,貝克漢姆被招入國家隊。2004年的歐洲杯跟貝克漢姆開起了玩笑,在和葡萄牙隊的點球大戰中,英格蘭隊長第一個出場就放了高射炮,球隊隨後慘遭淘汰。2006年,在1/8決賽中,“貝氏彎刀”救了整個英格蘭。但在1/4決賽中,英格蘭隊又輸給了葡萄牙隊,貝克漢姆因為腹痛下場,看著隊伍離開世界杯。他坐在椅子上捂臉痛哭的樣子也永遠留在了人們心裏。[HT]
貝克漢姆的漂亮外形,還有他的明星妻子,讓他多年的汗水隻換來一個“花瓶”的評價。盡管如此,他還是爭取每一次機會,用事實證明自己的能力。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不顧一切地喜歡他,關注他的每一次比賽。滑冰運動員關穎珊同樣也是華人心目中的驕傲,她在賽場上一次次摔倒,還是用堅強的毅力和極大的勇氣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漂亮或者英俊、摔倒或者失敗,都不能真正影響一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隻要認真地付出,不論情況如何,一樣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每一個孩子都是平等的,那些真正努力學習、虛心求教的人,往往最能贏得同學們的擁戴。因此,不要懼怕自己可能會得到的不公正的評價,多多努力,堅持不懈,你也能夠證明自己是值得尊重的英雄。
故事鏈接
來看看球員貝克漢姆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在英國的一次民意測驗中,貝克漢姆當仁不讓地成為現代英國的象征,人氣指數甚至超過了備受尊重的英國王室。在一次關於“你最想在鈔票上見到誰的頭像”的民意調查中,超過1/3的英國人都希望印上大衛·貝克漢姆的頭像,支持率甚至超過了丘吉爾、戴安娜和莎士比亞這樣一些政界、文化界的重量級人物。2003年,貝克漢姆當選“全英國最酷的人”、“最時尚偶像”,人氣超過“貓王”和美國流行巨星麥當娜。
喬妮:挫折讓生命更精彩
張海迪說:“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願意一生無所作為,做一個無聊的人。不多學些東西,我就不舒服。我願把我的一生獻給我喜愛的事業。我的腿雖然不好,可是多年來我一直是那樣的樂觀,對美好的生活充滿激情。”
1967年夏天,美國跳水運動員喬妮遭遇了改變她人生的一跳——她從跳板上滑倒,等她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全身癱瘓,隻剩下脖子可以活動。
喬妮哭了,藍藍的泳池沒有給她榮譽,卻讓她終生都不能離開輪椅。這樣的現實讓喬妮痛苦不堪,甚至失去了繼續生活的動力,整天以淚洗麵。
幾個月以後,她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她借來許多勵誌方麵的書籍,一本一本認真地讀了起來。讀書對她來說並不輕鬆,因為她需要用嘴含著竹簽來翻書頁。僅僅是這個動作,就讓她嚐到了重新開始生活的苦澀。但她堅持讀完了很多書籍,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看完別人的故事之後,喬妮發現自己並不是最不幸的人,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悲劇發生,有很多像她這樣的人,最後走上了別的道路,也可以做得很成功。
一番思索之後,喬妮決心從繪畫入手。中學時代,繪畫曾是她的愛好,那就從以口代手,銜筆作畫開始。這是非常艱辛的過程,喬妮的家人常對她說:“喬妮,不要為難自己了,我們會養活你的。”但家人的安慰更讓喬妮意識到,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為了積累繪畫的素材,她常常乘車外出,拜訪大師。練習的過程中,她常常將自己關在屋子裏,不要任何人幫忙。經過幾年的堅持,她的風景油畫已經可以在畫展上展出,並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
喬妮的故事感動了一名記者,記者請她將自己的經曆寫成故事告訴更多人,這讓喬妮很高興。但同時,她也發現,自己要表達思想竟是如此不順利,於是,喬妮又開始了對文學的學習之路。
1976年,她的自傳《喬妮》問世,她收到了數以萬計的讀者來信。兩年之後,她的另一部作品《再前進一步》又問世了,該書以作者的親身經曆,告訴殘疾人應該怎樣麵對生活。喬妮的故事被搬上銀幕,她自己扮演影片的主角,她成了青年們的偶像,成了千千萬萬個青年自強不息、奮進不止的榜樣。[HT]
朋友們之間互相叮囑注意身體的時候,總是會說一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工作、學習都無從談起,尤其對運動員來說,健康的身體意味著一切。
但看過喬妮的故事之後,我們發現“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還需要補充,即“意誌是革命的靈魂”。沒有了本錢,我們還可以重新積蓄,但是沒有了靈魂,人生就會毫無意義。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那些革命戰場上的烈士,為了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而甘願犧牲自己的性命。
所謂意誌,就是一種麵對挫折,能夠從容坦然,失敗了,就再站起來的氣魄。
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在發生不幸的事情,也在發生不可思議的、幸運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和喬妮一樣,突然失去過去的美好生活。很多人遇到痛苦的事情時,常常難以控製地讓悲哀填滿整個心靈,整日以淚洗麵,痛不欲生。這樣的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生活還要繼續,太陽還會在第二天早晨照常升起,花草還是擁有可愛的容顏。生活在無盡的痛苦中,不僅忽略了生活本來的美麗,也錯過了改變現狀的機會。
現在的中學生常常會有一些奇妙的想法,可惜並不是每一位母親都像愛迪生的媽媽那樣支持孩子的發明創造,因而很多人一開始做某件事情就會麵臨很多困難。想想喬妮的遭遇,自己麵臨的困難又算什麼呢?我們隻不過是從頭再來,而喬妮卻要重新麵對自己,重新找到自己的目標。
對喬妮來說,身體可以殘缺,但隻要有堅強的意誌,生命永不會殘缺!
故事鏈接
跳水是一項優美的水上運動,運動員從高處跳入水中,在空中完成特定的動作。跳水按照起跳的高度,分為1米、3米、5米、75米和10米。跳水被正式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是在1904年第3屆奧運會上。我國是世界公認的跳水強國,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中國跳水運動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奪得8枚金牌中的7枚。
陳詩欣:我曾經年少輕狂
追逐成功的過程如同打磨礦石的過程:最初隻能像普通的礦石一樣蒙塵帶垢,一塊礦石隻有經過一係列的打磨之後,才能顯示它奪目的光彩。人的成熟,同樣不能一蹴而就,這個打磨的過程,需要極大的毅力來承受。
雅典法裏羅奧林匹克跆拳道館響起歡呼聲。賽場上,中國台北運動員陳詩欣已經淚流滿麵。這個曾經叛逆的女子,為中國台北隊贏得了自1934年參賽以來的首枚奧運金牌。
陳詩欣出生在父親開辦的跆拳道館裏,她從5歲開始練跆拳道,14歲就在世界杯上勇奪冠軍。巴西世界杯上,陳詩欣再次輕鬆奪冠。拿下第二枚金牌後,她開始懷疑金牌的價值,一切似乎來得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