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下,才能贏得
並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並不是所有的播種都會有金色的收獲。可是,擁有了一種好的心態,卻能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麵對挫折和失敗,坦然一笑;麵對功名和利祿,淡然處之。以一顆開放、平和、陽光的心去麵對、去感受、去擁抱。學會了放下,我們才會贏得。[HT]
郭晶晶:誰也不是我的陰影
她不缺少成績、美貌和聰慧。人們喜歡將她與伏明霞、劉璿相比。但不管外界有多少風風雨雨,她依然自信,依然快樂,依然追求自己的跳水之夢。她就是郭晶晶。
郭晶晶5歲開始練跳水,15歲首次參加奧運會。郭晶晶的技術特點是起跳有力,動作協調性好,動作難度大。盡管如此,郭晶晶的跳水生涯依然充滿了坎坷。她連續經曆了兩屆奧運會的失敗,骨折,改變技術,視網膜脫落,感情出現問題……直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郭晶晶才最終修成正果。與伏明霞相比,郭晶晶是曆經坎坷才走向成熟,而伏明霞是出道即紅,一連紅了三屆奧運會。
也許,因為從5歲就開始為一個目標努力,所以郭晶晶有著一般同齡女孩子所沒有的堅強和執著,顧影自憐不是她生活的主旋律,不斷衝擊金牌,實現夢想,才是她的人生追求。所以,即使在腿骨粉碎性骨折臥床長達一年的時間裏,她也沒有動過放棄事業的念頭,盡管在別人看來,這份事業投入如此之大,且前途渺茫。
世人往往隻看到運動員萬眾矚目的時刻,卻很少了解他們生活的真相。他們平日的生活總是與傷病分不開的,郭晶晶的傷病可以算是運動員裏麵比較顯著的一個,但是她從不訴苦。“因為說也沒用,都得自己承擔著,這是自己選擇的道路。”她說自己早已習慣了疼痛。
郭晶晶與田亮曾被媒體熱炒為中國跳水隊的“亮晶晶”組合。作為跳水隊的“大姐大”,郭晶晶被人們認為是中國跳水的領軍人物,雖然她自己並不承認。有人說她是中國跳水隊員中收獲世錦賽金牌最多的選手。的確,2001年、2003年、2005年這三屆遊泳世錦賽,郭晶晶成就了女子跳水單人3米板這個項目史無前例的三連冠,同時,這三屆世錦賽的雙人3米板金牌她也全部收入囊中,共贏得6枚金牌,創造了中國跳水隊的神話。而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3米跳板雙人冠軍、3米板單人冠軍是她迄今為止跳水生涯的最高峰。這些成績都證明了她的實力。
雖然郭晶晶幾乎可以說是個“常勝將軍”,但體育是永遠充滿著意外的。2000年的那場奧運會比賽,她在最後一跳負於複出的伏明霞,在3米板項目中無法撼動當時的師姐伏明霞在該項目的統治地位,繼1996年後再次與奧運冠軍擦肩而過。於是,媒體上的陰影論把她渲染成一個悲情人物,說從1996年開始參加奧運會的郭晶晶似乎一直就活在伏明霞的陰影當中,似乎除了等待別人退出以外永無出頭之日。但郭晶晶說,她其實隻輸過一次,除了那次,全部都是她贏,根本沒有誰可以成為她的陰影。
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郭晶晶/吳敏霞以34350的總分毫無懸念摘得雙人跳水3米板金牌,這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中獲得的第四枚金牌。北京時間8月17日晚20點30分,郭晶晶以完美的發揮技壓群芳,成功衛冕女子單人三米板冠軍,這也是她所收獲的個人第4枚奧運會金牌,追平了師姐伏明霞所創造的紀錄。[HT]
郭晶晶就是這麼自信。正是這樣溢於言表的自信,讓她的成績一直保持著出奇的穩定性。每次比賽,她幾乎都隻是為了超越自己,沒有別人,隻是超越自己。所以她的眼裏根本沒有什麼陰影。
人們在做一件事時,經常把困難看得太清楚,考慮的都是事情背後的困難,因此往往被困難嚇倒,失去了信心。倒是那些放開自己的人,不會瞻前顧後,而是勇往直前。
而郭晶晶就是個善於忽視環境專心前行的聰明勇者。她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覺得發揮好壞都是正常的,不排除自己出現偶爾的失誤,不要求自己表現完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心理優勢,所以她才能保持穩定,不會因為出現一點小差錯,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永遠不讓別人成為自己陰影的她,就這樣成為3米跳板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故事鏈接
參加北京奧運會慶功會的郭晶晶仍舊是媒體追逐的焦點,關於未來,郭晶晶保持著一貫的沉穩和平靜:“我想去學法律,我知道這個學科挺難學的,也很辛苦。但是有了練跳水的經曆,任何辛苦對我來說都不算什麼!”“會不會進入娛樂圈?”聽到這個問題,一直低垂眼簾的她仰起了頭,緩慢而肯定地說:“不會的,我清楚我的性格不適合。”
杜麗,四天長過四年
杜麗,山東姑娘特有的質樸與沉穩在她身上體現為一種天然的美麗,一種與中國人傳統審美極為吻合的嫻靜內斂的氣質。杜麗在奪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第一枚金牌之前,一直在默默無聞地訓練著,成名之後也不像一般明星那樣外露,依然表現出一種寵辱不驚的淡定與低調。
2008年8月9日上午,北京奧運會的首個比賽日,北京奧運會射擊比賽結束了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的爭奪,杜麗發揮很不理想,以4996環的成績獲得了第五名,與獎牌失之交臂。冠軍被捷克名將卡捷琳娜·埃蒙斯奪得,成績為5035環,這個成績也打破了杜麗四年前創造的奧運會紀錄。就這樣,杜麗眼看著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花落別家,她沒有續寫在雅典奧運會上的輝煌。
杜麗賽後第一時間接受了采訪,她說:“今天的決賽打的感覺不是很好,可能還是賽前準備不夠充分吧。”實際上這一次的預賽,杜麗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399環的成績已經相當完美。對此杜麗說:“資格賽成績打得比較好,還是挺滿意的。決賽可能還是感覺主場的壓力比較大吧,始終不能安靜下來。”
杜麗此戰承受了三重壓力,衛冕冠軍、奧運首金再加上主場作戰,對此杜麗笑著表示:“可能有這方麵原因吧。”杜麗比賽前幾天曾扭傷腳踝,關於傷病,杜麗說:“可能有些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
由於已接受了央視記者的采訪,杜麗在混合采訪區沒有接受采訪。在場的200多名記者都看到杜麗離開時已流下了眼淚,盡管有記者試圖叫住杜麗,但杜麗難以掩飾傷心之情,直接回到了休息室,沒有再接受采訪。
但是杜麗沒有倒下,她仍然在拚搏。
時隔5日,在8月14日上午結束的北京奧運會女子50米步槍3×20決賽上,杜麗以6903環的總成績打破該項目的奧運會決賽紀錄摘得桂冠,為中國射擊隊奪取了本屆奧運會上的第4枚金牌。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上贏得的第19枚金牌。她的拚搏得到了回報!
在最高領獎台上,杜麗綻放了最燦爛的笑容。對於這些天經曆的艱辛,杜麗感慨道:“這四天比我備戰四年難熬多了。”
8月9日失利後,杜麗立即從奧運村搬回了北京射擊場熟悉的家,她選擇住在一個封閉式的小屋子裏——沒有電視、電腦、電話,隊友的成績對她“保密”。杜麗每天要做的就是平複心情,專心訓練,備戰後麵的比賽。“不去管別人,就按照自己的訓練計劃認真練,把外界幹擾降到最低。”這就是杜麗的教練在她首金失利後,為杜麗量身製訂的訓練計劃。
“感覺這些天過得真的特別艱難,我記得有一天訓練時我又打出了一組很一般的成績,當時我都想放棄了……”杜麗回首這黑暗的4天,恍如隔世。“但是,當時還是有很多人在支持、鼓勵我,特別是很多誌願者給我送卡片,令我非常感動。很高興,我今天堅持下來了!”
短短4天,在杜麗心裏,卻刻骨銘心——“因為我戰勝了自己!”堅強的杜麗說道。[HT]
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但如何麵對失敗,每個人有不同的方式。是就此氣餒,一蹶不振,還是迎難而上,不斷進取,全在我們的一念之間。因此,養成一個良好的心態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曾經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那麼就勇敢地接受,並以此為動力,激勵自己珍惜以後的每一次機會,用自己的雙手重新開創出另一片嶄新的天地。
故事鏈接
杜麗12歲那年,一個星期天,閑逛到了縣射擊培訓館。隔著大門,她看到一群和她年齡相仿的少男少女舉槍練瞄準,她立即被吸引了。當晚,杜麗告訴外婆,她想學射擊。外婆做不了主,打電話叫來女兒,杜麗的母親齊元珍不同意。正在母女倆爭執不下時,外公齊登雲回到了家。他聽女兒和外孫女說完,當即拍板道:“我支持杜麗學習射擊。”隨後,老人給齊元珍分析說,杜麗學習不是太好,即使將來考上大學,也不一定能有所建樹,讓她學習射擊說不定日後還能得奧運冠軍呢。2004年,22歲的杜麗就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塊奧運金牌,讓外公的預言變成了現實。
莫桑巴尼,讓比賽成為一種享受
奧林匹克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強”,具體到遊泳比賽自然是越快越好,可有些時候,對有些人而言,遊得慢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會獲得人們更多的掌聲和尊敬。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賽最璀璨的明星和媒體寵兒,不是蟬聯冠軍的荷蘭人霍根班德,也不是亞軍南非人舒曼和季軍澳大利亞“飛魚”索普,而是來自非洲赤道幾內亞的選手埃裏克·莫桑巴尼,一個遊得又慢又業餘的黑人小夥子。
他遊得有多慢?奪取冠軍的霍根班德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績是47秒84,他的成績是1分52秒72,甚至比200米的世界紀錄還慢了足足7秒多。這個成績也是奧運曆史上該項目的最慢紀錄。
他遊得有多業餘?在整個100米遊程中他沒換過一口氣,不是因為他善於潛泳憋氣,而是他的腦袋一直仰在水麵上,因為他壓根就不會換氣。他的姿勢也不是我們常見的自由泳標準姿勢,而是鄉下水塘裏最常見的“狗刨”,這也是規則所允許的:自由泳原本就不限製采用任何不違規的泳姿,包括“狗刨”。可因為這種姿勢著實太慢,哪怕不入流的選手也絕不會傻到用此技上陣,可莫桑巴尼別無選擇,他就會這一種姿勢。
就是這樣一位選手、一個成績、一種姿勢,卻在比賽全程得到現場觀眾甚至其他選手的起立鼓掌,並像英雄一樣凱旋,個中奧妙究竟何在?難道奧林匹克鼓勵落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