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抓住段落和文章的中心(1 / 2)

理解段落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每一個段落總要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而這個意思的表達又總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按邏輯進行的。這樣,在段落裏麵,就形成了一種表達結構,因此,要讀懂段落,就要掌握段落內部的層次結構。

掌握段落內部的層次結構,通常應掌握內容層次發展的分界線。文章內容的層次總是按一定思路向前推進的,層次的發展變化在內容上總有個分界線,這個分界線一般來說就是表達發展變化的標誌。因此,準確地把握表達內容發展變化的分界線,是掌握內部層次結構的關鍵。

文章段落是由一個個句子組成的,而句子又總是圍繞著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思路有計劃地組織起來的。因此,我們常說的讀懂段落,實際上就是讀懂這段的中心意思。一段文章內容中往往僅有一個中心句,這句表達主旨的話,即為全段的核心或關鍵,其他句子都是圍繞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麵進行條分縷析的表述。段落中出現的這種表達主旨的句子就是中心句。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準確地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對於理解段落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尋找到了中心句,就把握住了段落的核心,其他句子的意義和作用,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尋找中心句的策略實際上是個抓主要矛盾的策略。

尋找中心句並非難事,是有規律可循的。通常情況下,中心句的出現有三種情況:一是出現在一段的開頭,即在這一段中,首先用一句話或幾句話對本段的內容進行概括或揭示,然後再具體介紹或分析,這可稱為“首括式”。二是把中心句置於段尾,具有總結式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可稱為“尾結式”。三是出現在段落中問,這種表現形式是在段落中間安排一句話統領全段,這可稱為“中領式”。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理解性閱讀,要求把重點放在思想內容的分析上,特別是中心思想的把握上。所謂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基本思想,或者說主要意思。古人謂“詩言誌”的“誌”,“文以載道”的“道”,“意猶帥也”的“意”,“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的“主腦”,以及今人之謂題旨、主旨、論點、主題和主題思想等,籠統一點說,指的都是中心思想。當然,仔細分辨起來,它們的內涵和所確指的範圍並不完全相同。如論點是對議論文說的,是中心思想的核心部分;主題和主題思想是對文學作品說的,主題有時指題材,主題思想則指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內容和意義,比中心思想的含義要廣些。其他的概念,在不同的場合,所指含義也常有所不同,汶單不再一一辨別了。

那麼,進行理解性閱讀時,應怎樣把握中心思想呢?

一是要善於抓住關鍵性語句。“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章中的“警策”之句,常常就是它的中心思想。有不少文章的中心,作者直接在文章裏點出來,而且總是安排在“居要”的位置上。有在標題中點明中心的,有在開頭點明中心的,如《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有在中間點明中心的,有在結尾點明中心的。

一般來說,議論文的中心思想,多數在文章中直接地點出來,少數則滲透全篇,需要透過邏輯結構的分析,才能從段意中概括出來。如《核舟記》的結尾一句:“嘻,技亦靈怪矣哉!”也是直接點出中心的。在閱讀過程中,隻要仔細認真,又善於抓住那些關鍵性的語句,某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難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