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在,慢慢地把你的十隻腳趾頭蜷曲起來-然後讓它們放鬆;收緊你的腿部肌肉-然後讓它們放鬆;慢慢地朝上,運動各部分的肌肉,最後一直到你的頸部。然後讓你的頭向四周轉動著,好像你的頭是一個足球。要不斷地對你的肌肉說:“放鬆……放鬆……”
4.想想你臉上的皺紋,盡量使它們抹平,鬆開你皺緊的眉頭,不要緊閉嘴巴。如此每天做兩次,也許你就不必再到美容院去按摩了,也許這些皺紋就會從此消失了。
5.用很慢很穩定的深呼吸來平靜你的神經,要從丹田吸氣。印度的瑜伽術不錯,有規律的呼吸是安撫神經的最好方法。
高效悟語
休息可以使一個人的大腦恢複活力,提高一個人的工作效能。
第五節 健康才是工作的保障
“最近比較忙”是很多人的口頭禪,在當今追求效率的時代更是如此。忙著工作,忙著學習,忙著消費……“忙”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關鍵詞,以至於人們很少抽出一點兒精力來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為自己的健康忙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工作很出色,但身體卻很糟糕,我們若說他是一個忙在點子上的人,不能不讓人覺得這是一種諷刺和憐憫。
也許有些人還會記得發生在1993年3月9日上午的那一幕慘劇-被稱為“桑塔納之心”的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前總經理方宏,一個在外人看來近乎完美的人物,一個事業成功人士,從5樓的辦公室淩空一躍,選擇了死亡。方宏的死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使人迷惑不解,有人追蹤了解,從其當醫生的妻子口中慢慢證實:方宏死於抑鬱症。隻是因為一些事情幹擾自己的心理,又無法輕易向人訴說,漸漸積累,終於到了不能抑製的那一天。
類似的例子很多。台灣著名的企業領袖施振榮經常在打球後感到眩暈,需要平躺休息才能恢複,但在很長的時間裏,他竟然從未想到過自己可能得了心髒病,直到被迫去做了身體檢查,才恍然大悟。2004年7月,曾被譽為“膽大包天”第一人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患腸癌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年僅38歲。這則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這些人在自己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卻因過度勞累而失去生命,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平衡好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隻知道一味地工作,結果損害了自己的健康。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如果想成大事,他就必須懂得“努力自愛”。也就是說,要盡力保持其身心健康,使力量達到頂點。他應該明白,成功大半依賴於自己的身體,為了使自己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
健康是身體之本。身體健康是一個人實現其他目標的重要前提。中國人有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許多人都沒做到愛惜自己。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很殘酷,總是飲食沒有規律,總要剝奪自己應有的休息與睡眠時間。他們無視正確的養生習慣,因此,他們年紀輕輕,便已未老先衰了。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體力,竟不能與自己的宏願相稱?為什麼自己的能力,竟不能執行自己的宏願?於是,他們隻好勉強著“強弩之末”的身心去工作。他們毀掉了自己有所作為的可能性,他們的生活變得枯燥而乏味。有些人有著很好的天賦,但最終隻取得微小的成功,就因為在無意中損傷了自己的身體,就因為他不能提供給必要的動力來啟動身體這部機器。這樣,他們也喪失了成功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日本健康專家齋藤熏認為,假如我們在飲食上能夠應用日常生活常識,能夠過一種簡單而有節製、有規律的生活,我們就沒有經常服藥的必要。如果我們能夠明白自己身體的需要,像明白園中花木的需要一樣,能及時地給予充分的、適當的食物、飲料、新鮮空氣與日光的話,我們是絕不會受困於胃病、頭痛或其他種種病痛的。
許多人因為摒棄了一切能使生命變得和諧與有效率的享受與娛樂,所以在無形之中減低了自己的能力,扼殺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缺乏睡眠,缺乏戶外運動,缺乏朋友間的歡聚,缺乏有營養的食物,工作過度-這些都可能使我們的精力甚至是生命力減弱。
因此,為了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必須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保證自己的腦力和體力,為成功打好基礎。有許多寶貴的精力是在煩悶、憤怒、恐懼、怨艾以及其他各種不良的情緒中耗費掉的。
下麵是健康專家提供的幾條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則,供大家參考。
1.正確呼吸
充分滿足身體的需氧量,是維持健康的首要工作,而正確的呼吸便是起步。要想身體健康,就得有正常的血液循環,把氧氣和養分帶給身體各部位的細胞,唯此你才能活得長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