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掌握一些嬰兒的保健護理方法(四)(2 / 3)

2.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

一般說,細菌可由尿道逆行向上感染即醫學上講的上行感染。如細菌通過血液感染即血行感染。前者多見於女嬰,其發病為男嬰的3~4倍。這是由於女嬰的特殊解剖特點決定的,女嬰尿道短,尿道外口暴露,易被糞便汙染;男嬰因包莖積垢也可引起上行感染,但較女嬰少得多。血行感染要嚴重很多,常是繼發於敗血症、肺炎而得,多見於6個月以內嬰兒。

目前醫學上認為,膀胱、輸尿管尿液反流與尿路感染有重要關係。為什麼膀胱、輸尿管有反流?這是與嬰兒的先天發育缺陷或嬰兒的神經、肌肉調節不正常有關。在嬰兒期多見,並且尿路感染易反複。一般說來,輕的反流隨年齡增長、調節功能不斷完善,可自行消除。

3.尿路感染後嬰兒有哪些表現

前麵說過,嬰兒患尿路感染不如成人典型。那就是嬰兒患病後,全身症狀重;但尿路刺激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不那麼明顯。全身症狀表現發高熱,麵色蒼白,精神食欲差,並常有消化道症狀如嘔吐、腹瀉、腹脹。顯然,這些一般性症狀使人很難想到泌尿係的病變。而惟一讓你懷疑本病的隻有排尿時哭鬧。由於尿頻致尿布經常浸濕。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嬰兒尿液發混。總的來說,提醒媽媽注意嬰兒發熱,找不出原因,不像感冒,應想到是否為本病,可將晨尿送醫院化驗即可得出正確診斷。對反反複複感染,治好了又犯病的嬰兒,應查明有否先天性泌尿道畸形,最好請小兒泌尿外科醫生進一步檢查、確診。

4.尿路感染的治療與護理

(1)確定診斷後就應給抗生素控製感染

此時可選用如氨苄青黴素等。給藥後一定按醫生吩咐連續服用,不可任意停藥,不然治療不徹底,易複發而轉為慢性。初次感染痊愈後還應定期複查尿常規及尿培養細菌,注意是否有複發或再感染。

(2)給女嬰留尿時,應事先將尿道口洗淨後留尿

最好留早晨第一次尿。晨尿較濃縮,因在膀胱內存留時間長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尿培養陽性率高。做尿培養時留尿的器皿要無菌的,留中段尿,就是把開頭的尿棄去。尿培養最好是在用抗生素開始治療以前做,因為用藥後就不容易培養出細菌而影響藥物的選擇,進而影響治療效果。

(3)保證足夠的飲水量以促進排尿

即多飲水、多排尿,使細菌及機體代謝產物盡快排出,這樣做可使疾病恢複的快。

(4)加強衛生宣傳

年輕的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做好嬰兒尿道的清潔,特別是女嬰外陰的護理。每次大便後都應該用溫清水衝洗,由前向後。尿布應勤更換,最好用開水燙過再用。嬰兒要有單獨的毛巾與便盆。男嬰常因包皮過長,要注意清洗包皮內的汙垢,用清水或1∶1000高錳酸鉀(取高錳酸鉀1~2小粒用涼開水衝成均勻的淡粉色)水浸泡。教育嬰兒不要用手撫摸外生殖器。

嬰兒腦性癱瘓

1.淺談嬰兒腦性癱瘓發病與治療前景

癱瘓是指肢體活動障礙,輕者活動不靈,重者不能活動,如胳臂不能抬起,手拿不住東西,兩腿站不起來,不能走路或會走後走路一跛一拐,或搖搖晃晃走不穩。腦性癱瘓是指嬰兒的大腦得了病以後發生的癱瘓。人類是高等動物,有高度進化的神經係統。人的一些高級神經活動都是由大腦產生的。可以把大腦比喻為最高司令部,主宰著人的思維活動及肢體活動。假如大腦受到損害,其結果必導致嬰兒的活動、語言以及受大腦支配的機能發生障礙。

嬰兒的大腦是怎樣得的病呢?可以在胚胎時期由於各種原因形成腦部缺陷如空洞腦等各種腦部先天畸形而影響腦功能;或者是在分娩前、後直到生後1個月以內由於一些原因損害了尚未成熟的腦組織而出現了一些腦功能障礙。本病隨著年齡漸漸長大,經過良好的治療及功能訓練可使病情越來越見好,說明病變的性質不是進行性的。做媽媽的應該記住這一原則。除肢體癱瘓外,本病還常常伴有智力落後,抽風,言語和視聽覺障礙。假如是在新生兒期以後得了腦膜炎、腦出血等引起的腦性癱瘓,就叫做腦膜炎或腦出血後遺症,也屬於腦癱範疇。本病和小兒麻痹一樣,也是一種致殘性疾病。

年輕的爸爸媽媽不要認為自己倒黴,或是做了什麼缺德事而自責。有的夫婦互相埋怨生了這樣一個孩子。實際上得這樣的病的孩子在全世界也是很多的。目前在發達國家的發病率平均為0.15%~0.20%。在我國約為0.3%~0.50%。在過去是沒有看到這麼多腦癱的孩子,而現在則見多了。這是因為現代醫療技術進步,把一些危重的新生兒如缺血缺氧腦癱等搶救存活下來而發生了腦病後遺症。相比之下,過去搶救措施跟不上,重危病兒都死掉了,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多腦癱發生了。

長期以來,大家都把腦癱看成是不治之症。近年來,由於全世界社會經濟在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在改善。英、美等各國都建立了肢體運動障礙康複治療機構。日本建立了近百處腦癱康複治療中心。我國也不例外,1980年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建立我國第一所小兒腦性癱瘓防治康複中心,給腦癱患兒帶來福音,給媽媽帶來希望,使很多病兒得到康複。

2.哪些原因可引起腦癱——嬰兒腦癱的三大病因

引起腦癱的原因很多,有遺傳方麵的(如父母是近親結婚),但最常見的是在妊娠期、分娩過程、產後短時間(1個月內)發生的腦部損害和缺陷造成的,還有少數找不出任何原因。

(1)妊娠期

在妊娠頭3~4個月,胎兒的腦發育最快,此期如受損害比妊娠後期的損害引起的病變嚴重且廣泛。如孕婦在此期感染風疹病毒即可波及胎兒腦組織,孩子生後即可發生腦癱。又比如妊娠期孕婦用某些藥物,孕婦患糖尿病,吸煙、飲酒過量都可能生出腦癱瘓兒。所以做好孕婦保健是預防腦癱的重要條件之一。

(2)分娩過程

由於分娩過程中引起的腦癱所占有比例最大,占60%左右。如胎位不正、難產、產程過長、臍帶纏頸等引起新生兒窒息。急產時引起顱內出血等都能使新生兒腦缺氧。早產兒腦神經發育差,腦細胞嬌嫩,腦血管也脆弱、有出血傾向而引起腦缺血缺氧,日後可發生腦癱。因此加強圍產期保健也可防止發生腦癱。

(3)生後新生兒重症黃疸(溶血性黃疸)

多因母子血型不合,生後未及時換血和光療而發生核黃疸(溶血性黃疸)留下腦癱後遺症,此種後遺症重。總之,新生兒窒息、極低體重兒、新生兒重症黃疸三大病因是造成嬰兒腦癱極為重要的因素。

3.嬰兒腦癱的表現

由於大腦的不同部位分擔著一定的腦功能,所以不同部位的損害表現不同,因而就把腦癱分成幾個類型。這裏介紹一種最常見的類型,即痙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