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掌握交流技巧,讓你更好高效地工作(2)(1 / 3)

收到禮品時又該怎麼做呢?受禮者在接受禮品時通常應站著相接,表示尊重對方的禮品和送禮的誠意,並說一些客氣或感謝的話,如“您太客氣了”、“讓您破費,真不好意思”,或是簡單地說聲“謝謝”。切忌收到禮品時,什麼也不說,隨手放到不起眼的地方,這樣會讓對方認為你對他不重視,不感興趣。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即使當你打開包裝,發現是一頂你不喜歡的藍色帽子時,也切忌用語言表達你不喜歡,因為,太過直率會破壞人們對你的印象,而且,更會使送禮者感到尷尬和坐立不安。當別人送了你一個精致的筆記本,而這樣的物品你已經有四個了,你還是應該說:“真漂亮!”

如果你感到收到的禮物質量低劣,這時就不要在隨後的答謝函上加以讚美。您隻需簡單地答謝送禮者說:“在這個節日裏,謝謝您還記得我們。”

當你確實非常喜歡收到的禮物,你就應該讓送禮者知道禮物在你心中所引起的熱切之情,把你的感受說出來,這會令他興奮不已。

在送接禮物的過程中,寒暄、客套的人比較重視禮儀,然而寒暄時如果說話不得體,反倒更加失禮。

如有人收下禮物的同時,順口問了一句:“這東西很貴吧?”對受禮者來說,這本是一句客套話,然而會使送禮者感到生氣、難堪。

因為在你收到禮物時,脫口提及價錢,會令人覺得俗不可耐,仿佛隻懂得以金錢來衡量禮物的價值,如此一來,眾人對你的評價自然不會很高。倘若這番詢問是衝著送禮者提出,對方往往會在心裏嘀咕:“這家夥真不識貨,把幾塊錢的仿製品當古董。”或是:“這家夥太過分了,明知道我沒有錢買貴重的東西,居然還說這禮物看起來很昂貴,這不是在挖苦我嗎!”從此之後,他還把您當作朋友嗎?

所以,收到禮物的人隻須表示感激或讚美,不應詢問價格高低。

拒絕收禮通常是不被允許的,除非所送禮物違反了禮貌的規定。出現這種情況時,受禮者應當委婉而又堅決地拒絕收禮,如果送禮者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應當向他暗示一下禮物不妥的原因。

這時,作為送禮者不要太勉強,也不要動怒,更不要隨口說一些不恰當的話,惡化雙方的關係。正確的做法是,送禮者稍作解釋或表示歉意後,把禮品帶走。然後,分析一下受禮者拒收的原因,之後再采取相應的行動,不失為一種良策。正視拒收、處理得當,照樣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4.讚美別人的技巧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恰當的讚美之詞有時會發揮神奇的作用。莎士比亞就曾說過:“讚美是照在人類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心理學家威廉姆·傑爾士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養成讚美別人的習慣,恰而且,當地讚美對方,會增強人們之間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你自身的價值也就得到肯定,使你得到一種成就感。

真誠是讚美的先決條件。隻有名副其實、發自內心的讚美,才能顯示出它的光輝和魅力。首先,讚美的內容應該是對方擁有的、真實的,而不是無中生有,更不能將別人的缺陷、不足作為讚美的對象,比如,對一個胖人說:“呀,你的身材真好!”還有比這更拙劣的讚美嗎?這種讚美不但不會換來好感,反而會使人反感,甚至造成彼此間的隔閡、誤解,以至反目。再次,讚美要真正發自肺腑,情真意切。言不由衷的讚美無意是一種諂媚,這樣拍別人的馬屁,最終會被他人識破,隻能招來他人的厭惡和唾棄。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怎樣地去讚美他。”實事求是,而不是不切實際地讚美;真誠地而不是虛偽地讚美,會使對方的行為更增加一種規範。同時,為了不辜負你的讚美,他會在受到讚美的這些方麵更加努力。讚美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對他人的真誠讚美,就像沙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

如同藝術家在把美帶給別人時感到愉快一樣,任何掌握了讚美藝術的人都會發現,讚美不但給聽者,也給自己帶來極大的愉快.

它給平凡的生活帶來了溫暖和快樂,甚至把世界的喧鬧聲也變成了音樂。正如有句話所說的:“隻憑一句讚美的話我就可以充實法活上兩個月。”

查理夏布成為美國鋼鐵公司的第一任總裁時才38歲。他的秘訣就是“真誠、慷慨地讚美他人”。他指出:“促使人將自身能力發揮至極限的最好辦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最容易喪失一個人的誌氣。”因此在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也應該這樣,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讚美來啟迪人們內在的動力,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你去責怪和埋怨會有效得多。這樣做就會使人們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而有利於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由衷的讚美所帶給對方的愉快及被肯定的心情,也使你分享了一份喜悅和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