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以誠相待,讓你得到同事的認可(5)(1 / 3)

防人之心不可無,說話必須看對象。有的人本身就是領導者的“紅人”,他們與領導者不分彼此,你在他麵前非議領導,豈不是自投羅網。有的人自私自利,專門搜集同事對領導者的不滿,然後在領導者麵前請功邀賞,以達到個人的目的。對付這種人的辦法唯有裝聾作啞,不讓他抓住小辮子。總之,不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同事間都不要議論上司的是是非非。

12.同事間應以誠相待

真誠是為人之根本,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之一。如果你是一個真誠的人,那麼你的同事就會很容易了解你、信任你,因此都願意和你打交道,而且他們一定也會報以同樣真誠的態度。

以誠相待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不管是朋友還是同事。但是真誠是指不欺騙,不損人利己,並不一定什麼都和盤托出。同事在同一個單位共事,是合作夥伴,在工作中要互相合作,真誠相處。但是每個單位有不同的部門,每個部門負責的事務不同,部門之間橫向溝通有時會出現很多問題,不利於管理所以很多單位是禁止的。對於公司的機密和老板的隱私,同事之間不要討論。背後莫論人非,即使再好的同事,也不能討論公司製度或對公司某個人的看法。這跟以誠相待是不矛盾的,而是人際交往的藝術。

與同事相處要以誠為貴。與人打交道時,如果你不敞開心扉,總是遮遮掩掩、支支吾吾,那麼你這種防備、質疑的心理,一定不會贏得同事的信任,也就無從說起搞好人際關係了。

俗話說:“誠能動人,至誠可以勝天。”理解了這一點,也就知道了真誠的作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就是典型一例。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鞠躬盡瘁,為輔佐劉備成就大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諸葛亮之所以如此,是劉備真誠所致。大事如此,小事也不例外。宋太祖有一次出兵打仗接納了許多降兵,降兵懷疑宋太祖不能善待他們,宋太祖為了打消他們的疑慮,便從中挑選了一些勇士作為自己的近衛軍,環繞在自己的營盤周圍安然而睡,結果降兵大為感動,成為一支勁旅。可見你對別人真誠,別人也會竭誠待你。

以誠相待還體現在同事間的互相幫助上。當同事在工作中需要幫助時,你應該及時而盡力伸出援手,而不要抱著觀望的態度,更不能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當同事無意間冒犯了你時,你應該抱著寬容大度的心情,真心真意地原諒他。或許你會有疑問:“我為什麼要對他這麼好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你們是朝夕相處的同事,每天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和他在一起。同事是你快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和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欺騙,一旦別人對你有所提防或有所懷疑,你想真誠待人,別人也許認為是一種虛偽。所以,無誠不信,無信不誠,你要誠,先要修信,修乃能立信,立信乃能行誠。因此,人在社會中,不要有欺騙行為,否則你的為人處事將不受歡迎。

也許有人說,我真誠待人,但卻得不到真誠的回報,由此便對真誠產生了懷疑。其實不必懷疑,誠是肯定有效的,不會有什麼例外,若發生例外,也隻是你誠的力量太弱,還不足以打動對方的心罷了,這叫誠之未至,你應該增加你的誠,直到足以打動別人的心為止,任何事都要“反求諸己”,不必“求助於人”,這是用真誠感動他人的唯一原則。

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做了一張表,列出了550個描寫人的品性的形容詞,讓大學生們指出他們所喜歡的品質。

實驗結果表明,大學生們評價最高的品質正是“真誠”。而且,在8個評價最高的形容詞中,與真誠相關的竟有6個(真誠的、誠實的、忠實的、真實的、信得過的、可靠的)!而評價最低的品質恰恰就是裝假、說謊和不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