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女士,女,60歲,患糖尿病15年,5年前肌酐波動在450~600微摩/升,有貧血,出現惡心、嘔吐,夜間胸悶,曾就診於多家省級醫院,大夫都建議透析。但是她自己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就詢問了一些正在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發現大部分進入透析的患者生活質量良好,於是決定透析治療。目前趙女士透析已有5年,生活能自理,並且可以做家務。
1.什麼是血液透析?為什麼又稱血液淨化、生命支持血液?
透析簡稱“血透”,通俗的說法也稱之為“洗腎”,是血液淨化技術的一種。對於血液淨化治療中使用的透析機及輔助設備,又稱之為“人工腎”。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過彌散、對流作用,將體內各種有害物質、代謝廢物、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並達到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目的。由於經過透析機後的血液含毒素相對少,血液相對“清潔”,血液透析是一種較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腎髒替代治療方法,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血液淨化方法之一,也可用於治療藥物或毒物中毒等。
尿毒症患者腎髒的結構已經發生改變,大部分組織萎縮,功能也隻有健康人腎髒的10%以下,大部分患者24小時尿量在400毫升以下,體內多餘的水無法完全排出,身體代謝產生的廢物也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廢物濃度明顯高於正常人,其中有一些物質對人體有明顯的毒性作用,代表物有尿素、肌酐等,這些毒素在體內蓄積可導致尿毒症患者出現中毒及內環境紊亂的症狀,引起多個係統出現功能失調。所以,尿毒症患者主要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減輕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當然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做腎移植。
2.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什麼?
血液透析作為治療尿毒症的一種方法,把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液引出體外流進透析器,同時透析液也流入透析器,血液和透析液流動的方向相反,兩者之間有一層半透膜相隔開,血液中高濃度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通過透析膜流向濃度低的透析液,清除血液中多餘的水分和毒素,由透析液帶走,同時還可補充體內需要的物質,最後將過濾後的血液輸回血管內,這種治療模式稱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為6~13微米,膜上有3納米左右的孔徑,所以隻允許3納米左右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質通過,而>3納米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好像我們篩穀物一樣,小於篩子眼的沙粒能被篩掉,大於篩子眼的米粒不能被篩掉,所以,像肌酐、尿素、鉀離子等小分子毒素可以被半透膜濾出,而大分子物質像白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不能被濾出。血液透析的彌散原理但另外的中、大分子如β2微球蛋白等不能經透析清除,在體內蓄積會出現並發症,這就需要通過另外一種血液淨化治療模式——血液濾過模式來清除。該模式原理不同於血液透析,血液濾過透析器半透膜兩側壓力不等(血液側壓力大,透析液側壓力小),使水從血液側流到透析液側,同時使毒素隨水通過半透膜而排出,這種清除方式稱為對流。血液濾過所用透析器的半透膜孔徑大,可以濾出中、大分子毒素,且清除速度相對較快,但要額外補充排出的水和電解質。
3.血液淨化可以治療哪些病?
血液淨化隻是一個統稱,不同的淨化模式有不同的優缺點和適應證。(1)普通血液透析:就是我們俗稱的血液透析,可以治療終末期腎病,急性腎損傷,藥物或毒物中毒,嚴重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容量負荷性心衰,嚴重高熱,低體溫等。(2)血液濾過:適合合並有以下情況的急慢性腎衰竭患者——常規透析易發生低血壓、頑固性高血壓者,常規透析不能控製的體液過多和心力衰竭、嚴重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尿毒症神經病變、心血管功能不穩定、多髒器衰竭及病情危重患者。(3)血液透析濾過:結合了血液透析和血液濾過的優點,適應證和兩者基本相同。(4)連續性腎髒替代治療:用於治療重症急性腎損傷,伴有急性肺水腫、尿毒症腦病、心力衰竭、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慢性腎衰竭及一些非腎髒疾病(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膿毒血症或敗血症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擠壓綜合征、乳酸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心肺體外循環手術、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腦病、藥物或毒物中毒、嚴重液體瀦留、需要大量補液、電解質和酸堿代謝紊亂、腫瘤溶解綜合征、高熱等)。(5)血液灌流:用於治療合並頑固性瘙癢、難治性高血壓的尿毒症,藥物、毒物的中毒,暴發性肝衰竭導致的肝性腦病、高膽紅素血症,銀屑病,膿毒血症,精神分裂症等。(6)免疫吸附:用於治療係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腎炎、抗腎小球基底膜腎病、急進性腎炎、溶血性尿毒症、免疫性肝病、類風濕關節炎、重症肌無力、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嚴重肝衰竭、器官移植排斥、藥物或毒物中毒等。(7)血漿置換:用於治療抗腎小球基底膜腎病、急進性腎炎、係統性小血管炎、重症狼瘡腎炎、狼瘡腦病、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重症肌無力、格林巴利綜合征、重症肝炎、嚴重肝衰竭、肝性腦病、高膽紅素血症、多發性骨髓瘤、高黏滯綜合征、溶血性尿毒性綜合征、白血病、淋巴瘤、器官移植後排斥反應、天皰瘡、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藥物中毒、藥物過量、多髒器衰竭等。
4.血液透析前應做哪些準備?
(1)家庭方麵:準備血壓計來監測血壓,體重秤來監測體重增長情況。飲食上要求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根據尿量來控製飲水量。和家人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養成定時吃藥的習慣。
(2)醫療方麵:要化驗血常規、鐵蛋白等,明確貧血、體內鐵情況,檢測傳染病四項來保護自己,拍胸片、做超聲明確心功能、肺部情況。醫生還要根據患者實際狀況和要求來選擇透析通路的建立,還會要求部分患者在透析前一兩個月開始建立透析通路,告訴其血液透析的相關常識,製定透析處方。
(3)心理方麵:最為重要,要學會麵對現實,接受和配合透析治療,逐漸適應透析生活。家庭成員也要從生活和心理上關心患者,接受透析治療對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配合好患者的透析治療。
5.透析器用一次性的好還是可複用的好?
一次性透析器就是透析器用完一次後就拋棄掉,可複用透析器就是透析器可以反複使用5~10次,兩者各有優缺點。一次性透析器的優點是能減少感染的危險性,透析效率高,水、溶質的清除率保持較高水平,無消毒劑殘留;缺點是經濟代價較高,易出現“首次使用綜合征”。可複用透析器的優點是節省透析費用,再使用時無“首次使用綜合征”發生,且生物相容性較好;缺點是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透析膜麵積漸減少,透析效率逐漸降低;發生感染(主要是乙肝、丙肝等病毒)的可能性增大;殘留的消毒劑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複用程序如果不嚴格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具體到個人,要根據自己的病情、經濟情況和透析中心醫生溝通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器,以便能保證透析質量。複用時須遵照衛生部製定的《血液透析器複用操作規範》進行操作。透析器管路不能複用。乙肝患者、丙肝患者、艾滋病及梅毒感染患者不得複用透析器。
6.患者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血液透析?
終末期腎病。透析指征:非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10毫升/分,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15毫升/分。當有下列情況時,可酌情提前開始透析治療:嚴重並發症,經藥物治療等不能有效控製者,如容量過多(包括急性心力衰竭)、頑固性高血壓;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高磷血症;貧血;體重明顯下降和營養狀態惡化,尤其是伴有惡心、嘔吐等。急性腎損傷。藥物或毒物中毒。嚴重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其他如嚴重高熱、低體溫等。除了以上因素,還要考慮患者的消化道症狀,及有無左心衰、肺水腫等,綜合評價後再作決定。
血液透析無絕對禁忌證,但下列情況應慎用:①顱內出血或顱內壓增高。②藥物難以糾正的嚴重休克。③嚴重心肌病變並有難治性心力衰竭。④活動性出血。⑤精神障礙不能配合血液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