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左宗棠逐漸接觸過程中,胡雪岩已經有了家國天下的概念。他甚至把一些事情視為己任,在創辦胡慶餘堂之前,他創辦過雪記藥廠。起因是,左宗棠的部隊進入新疆以後,很多將士因為水土不服病倒了。胡雪岩主動和左宗棠說要開家藥廠,不做別的,隻做軍用藥品,免費將這些藥品供應給西征大軍。胡雪岩本來就是一個守信用的人,說到做到,自然這又需要一筆龐大的開支。因為這並不是短期供應,新疆一天沒有收複,這個藥廠就需要供應藥品。
在開辦雪記藥廠後,胡雪岩漸漸認識到,醫藥是可以治病救人的。他逐漸萌生了開辦一個藥店的想法,治病救人、積善行德,這是一個絕好的行業,胡慶餘堂最終創辦起來,而這個藥店也給胡雪岩留下了美名。
胡雪岩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多人,特別是同行業的人都覺得十分不解,有人問他:“你好好的一個生意人,為什麼要去參與國家的事情呢?就是因為要結交左宗棠嗎?”
胡雪岩說:“左大人的為人,我胡某人也是在接觸他以後才真正了解的,確實讓我欽佩不已。這也是我極力幫助他的原因,我想自己如果有力量,可以幫助左大人成就一番事業的話,自然要幫助他。但是,我後來想想,幫助左大人其實也是幫助自己。我們是什麼人?是經商的商人,國家不安定,商人根本沒有辦法做生意。很多生意人隻看到表麵,覺得做生意和國家安定並沒有太多的關係,其實隻有國家穩定了,生意人才能賺取更多利潤。”
胡雪岩的一番話,道理不可謂不深刻,也道出了一個真理。這個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如果沒有一個安定的大環境,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功。尤其在今天看來,商貿往來本來就需要穩定的環境,國內環境不穩定,國際環境自然也不會穩定。
胡雪岩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不僅從自身利益考慮,還會考慮到很多大方麵、大方向。從他成功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他對社會上一些情況的把握可以說是十分到位的。因為擁有這樣敏銳的眼光,這樣廣闊的胸襟,所以他最終擁有了驕人的成就。
現在的商人,可以從胡雪岩成功的經驗中做一些借鑒。因為他的一些經驗在今天看來也仍然發人深省,給人很多啟迪和教育。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商人不想自己的事業能夠成功,誠然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多借鑒、多觀察、多體驗很必要。
積極出資,參與洋務
胡雪岩生活的時期是清朝末期,那個時期的中國外強入侵,戰亂頻繁,清政府的統治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一些大臣和愛國誌士想要變革維新來挽救僵局,所以開展了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左宗棠,左宗棠參與洋務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場變革,來挽救危局。因為左宗棠參與到了這次運動中,胡雪岩自然也不能避開洋務。要參與洋務自然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措施。
胡雪岩協助左宗棠參與洋務運動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辦福州船廠,因為外國列強的入侵,清政府也意識到他們需要一批強大的海軍軍需設備來對付外國人的堅船利炮,所以當左宗棠呈上奏折以後,很快也就獲得了批準。
但是,要建造一個船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困難。首先需要選址,而最困難的就是籌措資金問題。
左宗棠列出的計劃是五年需要銀子三百萬兩,但是也指出了,在船廠造船初期,可能會出現花費多,而成船少的現象。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麼計劃中的銀兩可能就會出現超支的問題。那個時候朝廷本來就國庫空虛,需要這麼長的時間,耗資又這樣大,朝廷自然不能全權承辦船廠工程。但是建造船廠是左宗棠的心願,對這一點,胡雪岩非常了解。在建造船廠這個問題上,胡雪岩又一次成了左宗棠堅實的經濟後盾。不僅如此,他還通過自己的關係聘請國外優秀的造船技術人員來幫助建造船廠。
因為胡雪岩辦事果斷,且善於與洋商斡旋,連清政府都讚揚他“才大心細”,這個時候,胡雪岩的功勞才開始被朝廷承認。
胡雪岩是一個生意人,對造船這件事情,他有著很深的顧慮。因為朝廷和一些國家關係不穩定,胡雪岩想到如果一旦發生矛盾,這些外國技術人員有可能就不會再幫助自己建造船廠。所以,最要緊的是一邊建造船廠,一邊培養屬於自己的技術人員。因此,他積極奔走,設立了一個求是堂藝局,找來的都是十多歲、聰慧勤奮的少年。為了教授他們,還特地為他們聘請了洋師講授外語、算學,培養督造、管駕等方麵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