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是一種機遇,一種成功的機會。傑出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僅僅在於他們掌握了多少成功經驗,也不僅僅在於他們有多大的膽量,最主要的是他們善於行動,一旦發現機會,便能牢牢抓住。
鄭桓公去朝見周朝天子,接受封地,晚上住宿在宋國東部一家旅店。旅店一位老人從外麵進來,問他:“您要到哪裏去?”
鄭桓公回答:“我要到鄭地去朝見天子,接受封地。”
老人說:“我聽說,時機難得而易失,現在您在這裏睡得如此安穩,大概不是去求封地的吧?”
鄭桓公醒悟過來,就拿起馬韁親自駕車,他的仆人捧著淘好的米坐在車上,狂奔十天十夜才趕到目的地。他這才知道,原來有人想跟他爭鄭國的封地。幸虧他及時趕到,否則後果難料。
機會是一種財富。它有改變人生麵貌的巨大作用。一個普通人常常會因抓住機會而改變了命運,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有的甚至還從前日的一文不名到今日的億萬富翁,他的生活質量和成就令軌道外麵的旁觀者自歎弗如。正因為機會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一般人在經商或從政失敗時,很少承認努力不夠,大都把失敗歸咎於“時運不濟”。
機遇是捉摸不定的,人們總期望機遇垂青自己。機遇是需要我們去尋找的。找到了機遇就一定能成功嗎?當然不是,這得看你有沒有利用機遇的能力。隻有以勤奮的工作,紮實的功底作為基礎,加上外來的機遇,成功之門才會向你敞開。
還有種情況,機會就擺在那兒,我們卻由於眾多原因,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以致機會從眼前飛走,這樣的事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身邊,其原因是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所以在機會唾手可得時,也不敢想到利用機會。
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有一則故事頗有啟迪,他聲稱這件發生在他6歲之時的教訓是影響他一生的最大教訓。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經一棵大樹的時候,突然有什麼東西掉在他的頭上。伸手一抓,原來是個鳥巢,於是他趕緊用手撥開,鳥巢掉在了地上,從裏麵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很喜歡它,決定把它帶回去喂養,於是連同鳥巢一起帶回了家。王安回到家,走到門口,忽然想起媽媽曾多次說過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所以,他便把小麻雀放在門後,急忙走進屋內,請求媽媽的允許。媽媽經不起兒子的苦苦哀求,破例答應了他的請求。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後,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隻見一隻黑貓正在那裏意猶未盡地擦拭著嘴巴。王安為此傷心不已。
從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教訓:隻要是自己認準要做的事情,絕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不能做決定的人,固然沒有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成功者都是善於抓住機遇的人,雖然他們有時難免犯錯誤,但是他們比起那些做事猶豫的人要強,取得成功的幾率也大得多。作為成功者都似乎從沒有這種憂慮,因為他們總是敏銳地抓住各種機遇,使自己的產業不斷擴大。
美國大富翁亞蒙·哈默的創業生涯始於他成功地抓住了創業的時機。哈默很關注各屆政府首腦的經濟政策,並深究這些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當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入主白宮時,哈默研究了羅斯福的經濟政策,並認識到羅斯福提出的“新政”中,禁酒令將會被廢除。由此再進一步分析,禁酒令廢除後,市場對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求就會大增,那時就需要空前數量的酒桶。
哈默慧眼識金看出這一商機,立即向前蘇聯訂購了幾船製作木桶的白橡木板,在紐約碼頭設立了一個臨時性的桶板加工廠。當哈默的這些準備工作就緒之際,羅斯福總統果然下令廢除“禁酒令”。同時,哈默的酒桶正從生產線上滾滾而出,很快這些酒桶就身價倍增,哈默也從中大賺利潤。
善於捕捉機遇的人,會減少其一半的奮鬥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機遇就蘊藏在幾秒鍾之內。如果你贏得了這幾秒鍾,那麼你就抓住了某個機遇,也許就此抓住了你想要的一切。俗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對於每個人來說,機會並不是常有的。所以,機會來臨時,好好把握吧。當你向機會伸手時,已經跟成功簽下了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