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母校的回憶(1 / 1)

或者,母校什麼也不是,母校就是母校,就是你心中的那一片最美好最溫馨的天地。

我在母校吳江中學就讀的時間並不很長,總共不過一年半。

但是我想,一個人對母校的感情是不能用時間的長短來計算的,同樣,母校對於她的每一個學子的培育之恩,也不好用時間的多少來衡量。今天在我離開母校18年以後,重新回想母校所給予我的一切,重新回憶我在江中的那一段時光,真是有許多感慨、許多想法。

我是在1972年秋插班進人吳江中學的。對於一個插班生來說,新到一個學校,麵對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同學和老師,難免會有一段孤獨和一段寂寞,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我的這種孤獨寂寞階段卻是很短很短,因為江中一開始就以她的滿腔熱情迎接了我這遠來的學子,這種熱情將我的孤獨和寂寞一掃而盡。我的新同學和新老師給予我的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許多細節至今已經回憶不起來。但是那一種感覺,那一種印象,永遠也不會泯滅,我清楚地記得我很快很快就融人了全新的環境有一個最好的證明,就是我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就學會了說吳江話。把一口震澤方言比較徹底地改成了吳江話。我想我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語言環境,這和母校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因為我到了吳江後,接觸最多的就是江中的同學和老師。

現在我算是走上文學創作這一條路,回想起來,我從對文學的愛好開始動筆寫寫文章,這正是在母校江中起的步在母校老師的精心培養和熱情鼓勵之下,我的文學創作的信念日趨堅定也日趨成熟,當任課的趙老師拿我的作文在課堂上念的時候,我心裏膨脹開來的是一個極其美妙的作家夢這在當時隻能說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卻也是相當重要的東西,是母校給了我自信,給了我勇氣母校教給我做作文的道理,更教給我做人的道理如果說我的文學創作在江中起步,那麼江中同樣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我在這裏高中畢業,從這裏走向社會。

我常常想,母校到底是什麼母校是人生的搖籃?是的母校確實具有搖籃的作用,它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哺育你,培養你,幫助你長大成人,但是母校又有搖籃所不具備的作用,那就是母校給你的比一個母親給你的更多的內容。

或者,母校是人生的騷站?是的母校確實是有人生騷站的功能,你在這裏駐足,積蓄力量,再向前行,但是母校又比騷站更多一份溫情,在你苦惱的時候或者在你幸福的時候,你都可以從那裏找到你所需要的回憶。

或者,母校什麼也不是,母校就是母校,就是你心中的那一片最美好最溫馨的天地。

在許多年以後,我有時坐車經過母校的那一片操場,有一種時光流逝、一切依舊的感覺,當然,一切依舊是不可能的,一切都在發展,都在變化,依舊不變的是我們對母校的感情。

琅琅晨吟,孜孜暮讀,循循善誘,諄諄教侮,是母校留存在人們心底磨滅不掉的印記。

母校是人生的搖籃、人生的擇站,是我們心中最美好、最溫馨的天地。

母校承載著我們成長路上的歡笑與淚水,承載著我們人生最美好、最難忘的青春記憶。

每個人都有走出校園的那一刻,但對母校的感情卻會一如既往。但願每個人都能收藏起這份珍貴的感情,然後帶著它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