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學生認為信子裙帶來的效用大,即主觀評價高,所以,願意用高價購買,廠家當然獲利。但中年男子並不認為大島茂風衣有什麼效用,即主觀評價低,所以,不願意出高價,當廠家的定價高於他們的需求價格時賣不出去,隻能賠本。可見,能否對消費者心理作出深度分析和準確判斷是商家成敗的重要因素。
效用這一概念是消費者的一種主觀心理評價。在消費領域,效用衡量消費者獲得滿足或幸福的程度。一種商品對消費者是否具有效用,取決於消費者是否有消費這種商品的欲望,以及這種商品是否具有滿足消費者欲望的能力。
市場獎勵兩種企業
根據經濟學原理分析,市場往往會獎勵兩種企業。
一是獎勵迎合消費者偏好的企業。請看下麵的黑玫瑰的故事。
張濤響應國家號召,回家創業,他和家人細心地經營著一個很大的玫瑰園,傾注了他所有的精力,科學地按時澆水,定期施肥。當然,玫瑰園的玫瑰長勢也很好,而且玫瑰的品種齊全,五顏六色,有紅、黃、綠、紫、白玫瑰,煞是好看。張濤定期到集市上去賣玫瑰,喜歡玫瑰的人都喜歡在這裏買,因為張濤種植的玫瑰是最漂亮的。而且張濤從不漫天要價,價格相對要合理得多,每株玫瑰的價格在1~2元之間。
令人驚詫的是,不知什麼時候,張濤的玫瑰園裏竟然長出了一些黑玫瑰,張濤發現了這些黑玫瑰,差點慌了神,這下肯定沒人買它,誰會要黑玫瑰呢?但是張濤舍不得毀掉,在玫瑰園裏點綴一下,也是一個特色。但是,其他顏色的玫瑰們都瞧不起黑玫瑰,鄙夷地說:“黑不溜秋的,像個醜八怪!肯定沒人喜歡,怎麼配生長在我們中間?”黑玫瑰感到非常委屈,但它還是堅強地活下來,不僅枝繁葉茂,而且花朵開得十分出色。
後來,一位植物學家聽說了,驚喜地叫起來:“黑玫瑰!這是曠世稀有的品種!”植物學家為了研究黑玫瑰,保存和繁衍這個珍貴品種,便想購買這些黑玫瑰。問張濤:“你把黑玫瑰賣給我吧,每株我出10元,怎麼樣?”張濤連忙說:“太好了,我在集市上,1元也很少有人買,你給我這個價格,我很樂意接受。”張濤沒想到,黑玫瑰竟然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財富,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收入。
當黑玫瑰離開玫瑰園時,它依依不舍地向同伴們告別,特別向辛勤培育它的張濤表示了衷心的感謝。黑玫瑰離開了玫瑰園,其他的玫瑰們並沒有因為它們中間沒有了這個“醜八怪”而感到高興,相反,它們都感到十分羞愧和懊悔。
後來,當人們知道了黑玫瑰是曠世稀品後,爭相購買,張濤種的黑玫瑰占了玫瑰園的一半。
最初張濤的黑玫瑰由於顏色不合人們的偏好,並沒有得到大家的接受,價格十分低廉,所以張濤把黑玫瑰的價格定得很低,一株隻賣1元。但是,他沒有想到黑玫瑰對於植物學家有如此大的研究價值,賣到了意想不到的價格。後來隨著人們對黑玫瑰偏好的改變,張濤反而擴大了黑玫瑰的生產規模。
這個故事說明了人們的偏好對於市場,對於商品的決定程度。反過來,企業和商人應該主動去開發,發現消費者的一些偏好。
企業還可以投顧客之所好來安排生產,設計生產出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企業收益自然豐厚。就像電腦一樣,原來的DOS係統操作煩瑣,實用性不強,現在滿足顧客喜歡簡單實用的偏好,才有我們用的WINDOWS係統和鼠標。
二是獎勵敢冒風險的企業。
有錢人相信“風險越大,回報越大”,“財富是風險的尾巴”,跟著風險走,隨著風險摸,就會發現財富。
確實,有錢人不僅做生意,而且也“管理風險”,即使生存本身也需要有很強的“風險管理”意識。所以在每次“山雨欲來風滿樓”時,他都能準確把握“山雨”的來勢和大小。這種事關生存的大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場上去就遊刃有餘了。有不少時候,有錢人正是靠準確地把握這種“風險”之機而得以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