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歸阿拉巴馬》裏的女主人公叫梅蘭妮,在紐約,沒有什麼人知道她的來曆,隻知道她漂亮、聰明、做事幹練、惹人愛憐。
其實,梅蘭妮出生在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從小就向往繁華的都市生活,所以來到紐約尋找自己的未來。身為單身女郎的她,事業上順風順水,上帝更是偏袒她,讓全紐約“萬人迷”的單身貴族安德魯瘋狂地愛上她。兩個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隨著幸福的一步步靠近,梅蘭妮心裏的不安和焦急卻一天天地加劇。
原來,梅蘭妮並不是真正的單身女郎,在家鄉的時候,她已經和名叫傑克的小夥子結婚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又接受了安德魯的求愛,而家鄉的傑克卻始終拒絕在離婚協議上簽字,不得已,梅蘭妮親自回到阿拉巴馬,勸自己的丈夫離開自己……
俗話說:從西京到東京,買家不如賣家精。但在愛情婚姻市場上,當你是賣家的時候,你一定會刻意隱瞞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而隻把那些最出彩的精華部分提供給對方。因為愛情的市場經濟也是契約經濟,契約經濟講究合同關係,所謂合同就是結婚證,以領取結婚證的時間為界限,在這之前,所有的愛情都會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所以在契約達成之前,買賣雙方總是想絞盡腦汁瞞騙對方。
不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有利也有弊,它既保護你也傷害你。因為在尋覓愛情的時候,是你自己主動出擊, 身為賣方市場你就會隱瞞自己的某些真實信息。而一旦你尋覓到愛情,兩個人真正進入戀愛期的時候,雙方的位置就進化成互為賣方市場,就他愛上的並不是100%真實的你這一點來推論,他也不可能是100%真實的他。
但愛情裏有時候需要故意的“逆向選擇”,不是因為信息不對稱,而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這和穿衣服是一個道理,雖然今年流行長裙,有的人卻選擇一條超短裙。這時候的“逆向選擇”不但可以避免潮流引領下的撞衫尷尬,而且可以凸顯自己的標新立異,最大限度吸引公眾眼球。愛情還是需要更多的誠實,哪怕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誠實也比不誠實的收益顯著。
愛情中的逆向選擇可能是因為信心的造價,也可能是因為那些對漂亮女孩向往已久的崇拜者們相互之間,以及和漂亮女孩之間不能溝通信息。
漂亮女孩的追慕者會這樣想: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輪得到我來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有錢的男人,比如巴菲特去追求她,於是長歎一聲,轉而追求其他女孩去了。而巴菲特在華爾街上巧遇到來紐約觀光的漂亮女孩之後,也頗為心儀,但是他轉念一想: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輪得到我來追?肯定有那些比我年輕的小夥子,比如比爾·蓋茨去追求她。於是巴菲特長歎一聲,轉而與結發老婦相伴去了。
漂亮女孩去微軟公司麵試時,巧遇比爾·蓋茨。麵對如此佳人,比爾·蓋茨再也不能正襟危坐了,心中一陣激動,但他轉念一想: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輪得到我來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強壯的闊佬,比如喬丹去追求她。於是比爾·蓋茨長歎一聲,埋頭繼續與司法部周旋。
漂亮女孩去觀看籃球比賽時,邂逅飛人喬丹。麵對如此佳人,喬丹豈能坐懷不亂?腦海中翻起千層浪,但他冷靜下來一想: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輪得到我來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英俊的小夥,或許她的同學或同事,早就已經把她追到手了,於是喬丹長歎一聲,轉身來個空中走步。
這些就是漂亮女孩的困惑。那些想追求她的人相互之間都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她的尷尬處境和真實想法,結果是那些男人都根據自己的預期來決定是否要去追求她。但由於大家都預期追求漂亮女孩一定有極高的門檻,最後造成大家都退縮不前的局麵。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隻觀察到了女孩的美貌和自己的不足之處,而根本不知道其他任何信息。因為都相信追求漂亮女孩的代價很高,所以大家都不采取行動,最後反而是那些考慮問題簡單、懵懵懂懂的普通男生追到漂亮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