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談情說愛是一種過程,如果你是理性的人,就會發現愛情中也有“需求法則”。所謂愛情的“需求法則”,是指談情說愛時所付出的代價較大、風險較高,人們就會減少對愛情的需求;而當談情說愛時付出的代價較小時,人們就會勇於嚐試愛情,對愛情的需求就會增加。這表示愛情的代價與需求呈反向變化。這也印證了為什麼愛情中雙方越敏感,要求越多,就越容易產生矛盾,造成分歧。
但是從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來講,每增加一次愛情消費所引起總效用增加的部分將會逐漸遞減。第一次戀愛的滿足感最大,得到的啟發亦最多。隨著戀愛次數的增加,對於愛情的好奇與新鮮感會逐漸遞減,所得到的戀愛滿足感亦是遞減的。
因此,經濟學家們會建議情侶或夫妻應少對對方一些要求,多一些理解和寬容,最大可能降低戀愛的“成本”,隻有這樣,戀愛才會更甜蜜、更圓滿!
學好經濟學,成為獨立女性
“婚姻是找一個體貼的伴侶,而不是求得一張長期飯票。”有過兩次失敗婚姻經曆的小孟比任何女性都能夠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婚姻並不是女人一輩子的依靠,女性甚至有可能因為婚姻而失去經濟自主性,因此,小孟不斷提醒身邊年輕的女性朋友或同事:“先別想著嫁人,經濟獨立是第一優先。”
現代社會,許多單身女性都以嫁有錢老公為第一目標,以為生活會因此而有保障。其實,天有不測風雲,老公現在有錢,不代表將來一定有錢,中年破產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再看一看近幾年直線上升的離婚率,女性就更要認清,有錢的老公不一定可靠。
這裏有一組統計資料:在1997~1998年間,結婚15~19年的夫妻離婚率增長了10.97%,而結婚20~24年的夫妻離婚率增長了13.8%。這就表明,結婚時間愈長的夫妻,離婚率愈高。這也特別提醒了女性朋友,千萬別覺得有了“飯票”,就可以高枕無憂。如果不幸失去“飯票”,年齡越大,對於生活上的衝擊也將越難以承受。
如此一來,女性怎麼可以不及早追求經濟上的獨立?
如今,經濟上完全依靠老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時代年輕的女性朋友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及善用年輕的優勢,讓自己在經濟上獨立起來。因為愈早開始追求經濟獨立,愈能夠讓你在婚姻中保持獨立和尊嚴。
經濟獨立的單身女性最快樂。人生的緣分奇妙而難預測。單身,也許是一個過渡,也許不是短期內可改變的狀況,但公主與王子若沒有良好的財務規劃為後盾,也很難在結婚後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讓現在的自己成為經濟獨立、財務規劃穩健、坐擁成就與財富的快樂單身女郎,絕對是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
女性在結婚前,雖然經濟條件不一定非常好,但是由於沒有家室之累,能夠自給自足,這樣也可以生活得很輕鬆。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支配自己的收入,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那麼,如何支配收入才能為將來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呢?對此,受過良好教育,又從事金融行業的單身女孩曉曉頗有心得,她建議:冷靜評估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確定自己理財的短、中、長期目標,以開放的心胸篩選信息,就可以輕鬆理財。
年輕女性要想經濟獨立,除了會掙錢,還要會花錢。盲目攀比是不少女士的通病,尤其是一些愛美、愛時尚的白領們。
28歲的謝小姐,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多年。平時,謝小姐與幾個年輕的白領女友,經常一起逛街購物形成了關注時尚的小圈子。同樣的小圈子在公司裏還有好幾個,並因此形成了暗自攀比的局麵:人家昨天穿了新買的意大利名牌服裝和皮包,今天,謝小姐一夥必定要穿上新買的法國名牌時裝、拎法國產的皮包;今天,人家提前穿上了夏季連衣裙,明天,謝小姐等一定要更超前,把剛買來的新式吊帶裙穿上。就這麼攀比來攀比去,商家當然高興了,貨出錢進,隻不過是多派發幾張貴賓卡而已,而謝小姐她們可就慘了,皮夾總是空空的,銀行卡裏也所剩無幾。為了攀比買來的時尚衣物,有的並不適合長久穿著,於是,剛買不久的衣物要麼壓箱底,要麼落得送人了之的結局,實在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