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愛情婚姻經濟學(3)(3 / 3)

第三,她們在交友上的費用會高於同齡的已婚女子。情感交流的天然需要,因為不存在婚姻的耐用消費品,單身女子就需要用交友這樣的日用消費品來替代。所以,我們看到,已婚女子出門很少,一般都在家中相夫教子,而單身女子則經常會出現在各種熱鬧時尚的場合。當然,對於一些對婚姻還心存期望的單身女子而言,交友還包含著搜尋的動機,搜尋她的耐用消費品。她購買日用消費品,真正目的在於尋找自己的耐用消費品。

第四,她們為失衡的心靈找回心理平衡的投資更多。單身女子的感情和事業更容易出現失衡狀態,這時她們需要看心理醫生、找朋友傾訴、買玩具狗熊或者養寵物、讀聖經、上教堂。她們還需要酒和藥品,比如鎮靜藥安眠藥抗抑鬱藥。她們用閱讀來消耗的時間會比已婚女性多,用於CD、DVD的投資也會更大。當心理失衡到一定程度,婚姻也許會成為單身女子的新的選擇。一個單身女子到了整夜獨看碟的地步,就很可能會現實地開始考慮建立一個家庭了。

第五,單身女子為未來與老年的保障投資的更多。婚姻其實是人類社會最早的社會保障措施。單身女子沒有可指望的婚姻,對未來的擔憂會更多,所以會想辦法為自己保障。一般說來,男性會中意帶來更大活動空間的車,而女性則更中意於買房,以獲得安全保障。如果到了一定年齡,比如35歲以上,她們更會開始為養老做安排,會更願意購買社會保險。所以,她們其實是保險的重要市場。

學好經濟學,成為戀愛高手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愛情,亦有別樣樂趣。

“欲望是無窮的,但資源是有限的”,經濟學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在有限資源下將資源作最佳的配置。如果將戀愛中人的相處看做是“經營愛情”的話,那麼對於人而言,“精力是有限的,但欲望是無窮的”。每一名戀愛中人都想投入更多的時間或金錢,讓愛情更感動、更溫馨、更浪漫,但是精力有限,也正因為如此,如何在有限的精力下將談情說愛變得浪漫、溫馨,成為大家所追求並期望解決的矛盾。

我們先看一則愛情故事:

有一位小夥子帶著女友出去遊玩。途中,小夥子想吃雪糕,問女友是否也要。女友回答不想,結果小夥子帶了雪糕與橙汁邊吃邊走過來,此時女友甚為不悅,埋怨男友不體貼:“為什麼你隻買自己的份?”小夥子一臉無辜地回答:“你不是不想吃嗎?”接下來一路,氣氛凝重,自然也玩得不盡興,雙方差點分手。無奈之下,他們找雙方都熟悉的朋友幫忙調解。

朋友問女方:“為何不高興?”那女孩說道:“類似情形已發生多次,他一點都不體貼。我不想吃雪糕,但我想喝橙汁。”“那你當時為什麼不說?”女孩說:“我怎麼知道他要買橙汁?”女孩仍然氣呼呼。

接下來朋友打電話給男方,詢問:“你為什麼不幫她買飲料?”“她當時感冒,我想過買熱飲,但沒賣的。怕她喝涼的對身體不好,所以就買自己的份。”朋友說:“你有沒有告訴她這些原因?”“常為這些小事吵,看她不悅,我也不想再多說。”小夥子回答。

二人因為一瓶橙汁與一個雪糕鬧了許久情緒,好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後兩人又和好如初。

這個故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在戀愛中,女方的要求一般都會多些,她們一般都會希望男友能主動了解她的需求,覺得如果要自己開口,就沒意思。男方則希望女友能少一些要求與矜持。女方卻認為如果男友不主動有所表示又怎能顯出對方是愛自己呢?正因為多數人都認為情侶或夫妻應如此,所以要求對方也就變成理所當然,提出任何需求似乎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