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上海汽車產業的運行分析(3 / 3)

另一方麵,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平均中標價的增長率變化呈有升有降的W型。由於2003年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平均中標價突上台階,價格比2002年增加約14000元,因而2003年的同比增長率高達63.84%;隨著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平均中標價的逐年上升,2004—2007年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平均中標價也連續上升,從2004年的-0.05%上升至2007年的22.49%;2008年和2009年平均中標價均為負增長,分別為-31.07%和-0.01%;2010年平均中標價同比增速快速回升,高達21.67%。盡管平均中標價增長率有升有降,2008—2010年平均中標價增長率有向上的趨勢,總體上看中標價為正增長;隨著居民對汽車的需求增加,未來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平均中標價可能會繼續走高。

第五節汽車銷售和出口

2010年上海汽車行業發展繼續發力,全年產銷均創曆史新高。在上海汽車行業發展勢頭良好的大背景下,上海汽車銷售和出口情況一片大好。2010年上海整車銷量為168.94萬輛,同比增速36.3%;上海汽車整車出口交貨值為131.75億元,同比增速4427.135%。

一、上海汽車銷售情況

2010年上海汽車整車銷售情況火爆,銷量增加迅速。2010年上海汽車年銷量為168.94萬輛,銷量比去年增加了45萬輛,同比增長36.3%。其中,乘用車銷售168.26萬輛,同比增幅36.5%,占整車總量99.6%;與全國市場增幅比較,上海汽車銷售增幅高於全國市場3.89個百分點。2010年汽車銷售勢頭良好的原因主要在於五個方麵:一是各種促進因素疊加的影響。首都搶購示範效應、通脹預期帶來的購車消費熱、車價優惠力度帶來的刺激、經銷商的努力多角度宣傳、廠家的資源保障能力提升等都有貢獻。二是通脹預期帶來的購車消費熱。流動性充裕帶來了長期的通脹壓力,及時消費是合理的選擇。三是車價比較實惠。由於2010年年末車價包含了節能車的3000元補貼,廠家針對補貼的運作都很規範,這是很實在的讓利,消費者感覺年末購車很值。四是經銷商的努力多角度宣傳。經銷商的宣傳很能抓住消費心理,對不確定的信息能夠變成購車的最大誘惑因素。五是廠家的努力保證銷量最大化。同時廠家對物流運輸等也有效的強化,確保了經銷商的貨源快速到位。

(一)上海汽車銷售量情況

上海汽車銷售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一方麵,上海地區汽車銷售量是與上海地區汽車產量是密切相關的。1999—2010年間上海汽車產量在曲折中穩步上升,上海汽車銷量也在曲折中穩步上升。上海汽車產量從1999年的25.28萬輛上升至2010年的169.89萬輛,同時上海汽車銷量從1999年的25.26萬輛上升至2010年的168.94萬輛,12年間上海汽車銷量增長了約9倍,產銷率也高達99.44%。另一方麵,上海汽車銷量增長率波動幅度明顯高於銷量的波動幅度。2000—2003年上海汽車銷量增長率逐步上升,從2000年的0.59%上升至2003年的高增長率51.44%;2004—2005年則連續下降,2005年下降至最低的增長率-12.67%;2006年銷量增長率又有所反彈,但反彈勢頭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又下降,2008年上海汽車銷量增速同比下降了-1.17%;隨著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逐步回暖,以及相關政策效應的發揮,2009年和2010年上海汽車銷量大幅上升,2009年同比增長了53.5%,為1999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在2009年銷量大增的情況下,2010年上海地區汽車銷量同比增速仍然高達36.3%。

上海汽車產銷率始終維持在98%的高位上。上海汽車產銷率一直很高,1999年上海汽車產銷率最低,當年的產銷率為98.75%;2000年的上海汽車產銷率最高,達到100.47%。除1999年上海汽車產銷率低於99%之外,2000—2010年上海汽車產銷率均在99%以上;2010年上海地區汽車產銷率高達99.44%。

上海轎車銷售情況與上海汽車銷售情況非常相似,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一方麵,上海轎車銷售量與轎車生產一樣,一直處於穩步上升態勢。1999—2010年間轎車產量在曲折中穩步上升,上海轎車銷量同樣也在曲折中穩步上升;上海轎車產量從1999年的25.42萬輛躍升至2010年的159.77萬輛,與此同時上海轎車銷量也從1999年的25.10萬輛躍升至2009年的153.38萬輛,12年間轎車銷量增長了6倍多。另一方麵,上海轎車銷量的增速波動幅度較大。1999—2003年上海轎車銷售量增長率連年上升,從2000年的-1.13%上升至2003年的52.03%;2004—2005年上海轎車銷售量增長率均為負增長,分別為-6.08%和-13.42%;2006年增速有所反彈,但2007年同比增速又有所下滑,且2008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轎車銷售增長率同比下降-1.79%;在各項利好政策刺激下和政策效力的逐步發揮,2010年轎車銷售同比增速達到了26.38%。

上海轎車產銷率也始終維持在95%的高位上。從上海轎車的產銷率變化情況來看,1999—2009年上海地區轎車產銷率一直在98.5%以上,但2010年產銷率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比2009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與上海整車產銷率一致,1999年上海轎車產銷率最低,為98.74%;2000年的轎車產銷率最高,為100.52%。

(二)上海汽車銷售產值情況

在2009年上海汽車銷售大增的情況下,2010年上海汽車(包括上海轎車)銷售量仍然實現了穩步上升,那麼在銷售量上升的過程中,上海汽車銷售產值是如何變化的?上海汽車銷售產值是否與上海汽車銷量同步增長?

顯然,上海汽車銷售產值也在波動中穩步增長。一方麵,盡管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升中有降,但總體趨勢是向上的;且上海汽車銷售產值的變化趨勢與上海汽車銷售量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2003—2005年,上海汽車銷售量處於下降的區間,同期上海汽車銷售產值也是向下變動的;銷售產值從2003年的1352.61億元下降至2005年的1010.88億元,這也是近年來上海汽車銷售產值的最低點。2006—2010年,與上海汽車銷量變化一樣,上海汽車銷售產值也處於上升區間,並於2010年上升至近年來的最高點。進一步可以發現,盡管金融危機對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但上海汽車銷售產值仍然略高於2007年的水平。

另一方麵,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增長率則呈W形波動。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增長率波動要大於產值波動情況。2007年以前,兩者的波動趨勢大致是一致的;但2008年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增長率還是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出現下降趨勢。除2003和2004年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增長率為負增長之外,2005—2010年的增長率均為正增長;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銷售產值增長率是一位數增長(當年增速為4.55%)之外,其餘年份裏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均以2位數增長,2009年和2010年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增長率均在35%。此外,上海汽車銷售產值及其增長率的變化趨勢與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及其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幾乎是一致的,兩者同升同降。

(三)上海汽車銷售在全國汽車銷售中的地位

2010年上海汽車銷售情況令人振奮,但上海汽車銷售在全國汽車銷售中占據著什麼樣的地位?本文通過分析全國汽車銷量前十位企業產量及其增長率,從而從一定程度上透視上海汽車行業的銷售情況。

2010年上汽集團以358.3萬輛的銷量繼續位列榜首。從入圍前十位的企業來看,2010年銷量前十位的企業名單與2009年基本保持一致,吉利汽車被江淮汽車替代,銷量前十位的汽車企業是上汽集團、東風汽車、一汽集團、長安汽車、北京汽車、廣州集團、奇瑞汽車、比亞迪汽車、華晨汽車和江淮汽車。從前十位企業的銷量情況看,各企業間仍然保持著較大的差距:上汽集團銷量領先於排名第二的東風汽車84萬輛,領先地位較為穩固;東風汽車、一汽集團和長安汽車之間的差距較小,處於膠著狀態,但長安2010年增速高達44.64%,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他幾家除北京汽車之外,另外五家的銷量均在100萬輛以下,且銷量相對比較接近。

全國汽車銷量前十位企業銷量增長率存在很大差異。上汽集團不僅銷量占據首位,且銷量增速在前十位企業中排名第二,為31.5%,長安汽車追趕速度很快,2009年增速高達44.64%,增速排名首位,進一步縮小了與東風汽車和一汽集團的差距,未來東風汽車、一汽集團和長安汽車三者間的競爭會繼續加劇。其餘5家企業仍需進一步發展壯大才有可能與排名前五的企業進行同等級的競爭。不過,隨著各個汽車企業的快速發展,未來不同品牌汽車銷售之間的競爭會逐步加劇,未雨綢繆對於每一家汽車企業都是非常必要的。轎車銷量前十位的企業情況則呈現出與汽車較大的差異。2010年轎車銷量入圍前十位的企業為: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北京現代、東風日產、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吉利集團、長安福特和一汽豐田。其中,上海入圍的有兩家企業: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且二者分列前兩位,轎車銷量分別為96萬輛和91萬輛;一汽大眾則以83.75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三。東風日產、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吉利集團、長安福特和一汽豐田之間的競爭則相對比較激烈。

二、上海汽車出口情況

2010年上海汽車產銷兩旺,種種跡象表明上海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穩步發展期。在全國乃至上海汽車市場發展火爆的同時,作為世界汽車大國的中國和作為汽車強省的上海來說,它們的出口情況如何?因為汽車出口狀況是一國汽車產業走向世界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

(一)上海汽車出口概況

2010年上海汽車出口增長較快。一方麵,2007—2010年間上海汽車出口產值一直都較為穩定。出口產值一直維持在100億元以上上海汽車出口產值包括整車出口產值和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產值,出口產值均使用當年年底的彙率換算成了人民幣。;除2009年外,其他三年上海汽車出口產值均在160億元以上。2009年上海汽車出口為128.77億元,同比下降23.25%,這主要是因為金融危機對國外消費者的影響在2009年逐漸凸顯出來,且2009年中國國內市場異常火爆,在這雙重因素的影響下,2009年上海汽車出口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隨著經濟持續回暖,海外市場的汽車需求快速增加,結果導致中國汽車出口迅速增長,年出口增長率高達40%以上;在全國出口情況大大好轉的情況下,2010年上海汽車出口交貨值也快速增長,全年汽車出口產值達183.31億元,為近四年來的最高出口產值這還沒有考慮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2007年以來人民幣彙率一直在攀升;且2010年人民幣升值速度逐步加速。,創近幾年來的新高。

另一方麵,上海汽車出口值增長率呈V形變化。上海汽車出口增長率波動幅度較大,2008年同比增長4.27%;在金融危機影響效應逐步發揮的情況下,2009年出口產值同比下降了23.25%;但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回升以及中國各項刺激車市政策效應的發揮,2010年上海汽車出口產值增速高達42.35%,創近幾年來的新高。2010年上海汽車出口額劇增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金融危機的陰霾逐漸褪去,隨著經濟回暖加速,國外消費者的汽車需求快速回升;二是上海生產的主要是高中檔汽車,在國外汽車需求快速回升的大背景下,對中高檔汽車的需求量增速會更快;三是上海汽車企業越來越關注汽車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國際化步伐。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因素影響下,上海汽車出口額呈現出大幅上升的態勢。

上海汽車出口產值占全國汽車出口產值的比重相對穩定。上海汽車出口產值占全國汽車出口產值的比重一直維持在9.5%以上;除2007年所占比重達到10.75%之外,其餘年份所占比重都在10%以下,且均在9.8%附近微幅波動;2010年為9.76%,較之於2009年微幅下降0.2個百分點。上海汽車出口產值占全國汽車出口產值比重與上海汽車產業在全國汽車產業中所占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二)上海汽車整車出口狀況

2010年上海整車出口微幅上升。一方麵,2007—2010年上海整車產值呈逐步下降趨勢。隨著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效應的逐步發揮,2009年上海整車出口額僅為15.24億元,較之於2008年減少了17.68億元;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漸恢複,2010年上海整車出口值有所回升,全年出口產值為16.53億元,比2009年微增1.29億元。另一方麵,上海整車出口值增長率呈V形變化。2008年整車出口值增長速度最快,同比增長達44.23%;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同比降幅達到了53.70%;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回暖,2010年上海整車出口同比增長8.47%。由此可見,整車產值增長率波動幅度過大導致上海整車出口產值波動幅度較大。

上海整車出口與中國整車出口形狀是一致的。2008年上海整車出口產值大幅上升,同年中國整車出口產值也大幅上升,全年實現出口交貨值564.19億元;2009年由於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益深入,國外消費者消費需求下降,最終導致中國整車出口值出現大幅跳水,全年實現出口交貨值322.28億元,較之於2008年下降了242億元;2010年中國整車出口情況好於上海的整車出口,2010年中國整車出口產值達471.55億元,比2009年增加了150億元,而同期上海整車出口僅微增了1.29億元。上海和中國整車出口值均呈V形增長,2008年均為正增長,年增幅達17.01,低於上海的增長速度;2009年同比下降42.88%,高於上海-53.70%的增速;2010年年增幅達46.32%,好於上海不到10%的增速。

上海整車出口值占全國整車出口值的份額呈倒V形。2007—2008年,上海整車出口占全國整車出口值呈上升趨勢,2008年所占比重為5.84%,高於2007年1個百分點,並達到近4年來的最高值;2009—2010年上海整車出口值占全國整車出口值的比重則呈下降趨勢,分別為4.73%和3.51%。

(三)上海汽車零部件出口狀況

上海汽車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值較為穩定。首先,2007—2010年上海零部件出口值均在100億元以上。零部件出口值從2007年的137.77億元上升至2010年的166.78億元,4年時間出口值上升了30億元;如果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因素的影響,出口值的增加幅度會更大。但中間還是有波動的,特別是2009年上海零部件出口值僅為113.53億元,比2008年下降了20億元,這表明金融危機深入影響到了實體經濟層麵,國外消費者對整車需求下降,進而造成外國整車製造企業對上遊產品的需求也相應下降;2010年上海零部件出口交貨值大幅上升至166.78億元,比2009年增加了53.25億元,是近4年來的最高值。其次,上海汽車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值增長率呈V形變化。除2009年增長-15.81%為負增長外,其他年份均為正增長,且2010年增速高達42.35%,創近年來的新高。

上海汽車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與中國汽車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的表現非常相似。首先,上海汽車零部件出口值變化趨勢與中國總體表現一致。2007—200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值一路上揚,從2007年的1014.78億元人民幣上升至2008年的1124.82億元;2009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比2008年減少了154.18億元,降至970.64億元;2010年則增長迅速,全年出口交貨值超過了1400億元。與中國零部件出口類似,上海零部件出口也是前兩年上升,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9年出現下跌,2010年隨著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的快速回升,上海汽車零部件增長迅猛。其次,上海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率變化情況與全國相似,但波動幅度高於全國振幅。2007年和200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增長率均為正增長,分別為25.42%和10.84%;2009年為負增長,為-13.71%,但降幅小於上海的-18.34%;2010年增長迅速,增速高於40%,略低於上海的42.35%的增幅。

上海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值占全國零部件出口份額較為穩定上升顯著。除2007年上海零部件出口占全國零部件出口比重達15.86%之外;其他年份該比重都在12%左右,2008—2010年這三年上海零部件出口占全國出口比重分別為11.99%、11.70%和11.85%。進一步可以發現,上海零部件及其配件出口值占全國的比重與上海汽車在全國汽車市場中的地位是相當的。

第六節汽車金融

2010年中國汽車產業繼續著上一年的高速發展勢頭,全年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26.47萬輛和1806.19萬輛,創曆史最高水平;隨著汽車消費量的增加,汽車金融產業也發展迅速。

一、全國及上海汽車金融產業發展整體概況

(一)汽車金融服務產業發展迅速

2010年,全國汽車消費貸款餘額2428.27億元,在2009年1796.2億元基礎上新增632.07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同比增長35.2%。目前,汽車消費貸款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個人房貸的第二大個人信用市場。

上海汽車金融服務肇始於1995年成立的上汽集團財務公司,2004年8月成立的上海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專業汽車金融公司。至2010年,上海汽車消費貸款為141.75億元,比2009年增加17.75%,貸款餘額已達471.75億元。2007年至2010年,銀行貸款餘額由26.27億元上升到134.29億元,增長了5倍,金融服務公司貸款餘額2010年增長至293.07億元,同比增長了93.67%。其中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僅2010年前8個月就簽署了10.9萬份零售貸款合同,這一成績已經遠遠超過2009年全年簽署合同的總和,其零售信貸業務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長64%,零售總資產超過169億人民幣(折合約25億美元)。

(二)國家對汽車金融產業的扶持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

國家繼續對汽車金融行業進行了規範和整頓。2008年1月24日起,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通過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並實施,以代替2003年出台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和《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新《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通過提高了汽車金融服務的準入門檻,增加或者修改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種類,添加或刪除風險監管指標,為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也預示著國家對汽車金融產業政策由緊縮向寬鬆轉變。2008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08〕126號),明確提出要支持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發展,拓寬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等。為落實《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的有關要求,加大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拓寬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200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製定並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09〕14號),允許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並明確規定了申請發行金融債券的具體條件。2009年年底央行進一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製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完善汽車消費信貸製度和業務流程,實現資信調查、信貸辦理、車輛抵押、貸款擔保、違約處置的汽車消費信貸全過程法製化、規範化;支持和促進符合條件的國內骨幹汽車生產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建立汽車金融公司;積極開展汽車融資性租賃、購車儲蓄等業務,促進汽車消費信貸模式的多元化等措施的推出和落實。2010年雖然國家沒有在汽車金融政策方麵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但主要政策在2010年得到較好的落實,其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上汽通用在政策放行近14個月後,首次發行15億人民幣的金融債券事件,這意味著汽車金融公司完成了向新領域融資的首度試水。

(三)汽車金融專業服務公司發展迅速

2010年專業汽車金融服務企業進一步發展。2010年9月,寶馬集團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共投資5億元組建的合資企業——寶馬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集團”)、湖南華菱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發起成立三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而國內首家由銀行控股的汽車金融公司也即將破題,2010年4月,中信銀行宣布將與BBVA(西班牙對外銀行)旗下CORFISA在內地成立汽車金融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中信銀行將出資6.5億元,並持有合資公司65%股權,CORFISA持有餘下權益。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的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已達12家。

(四)汽車金融業務再次取得突破

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汽車金融企業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如在傳統的等額還款、等本還款之外,還根據消費者需求推出智慧還款、無憂智慧還款、分段式還款、廠商貼息零利率融資、廠商貼息低利率融資等業務模式。特別是上海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針對近年來年輕消費者購車增加的實際情況,推出專為年輕人設計的汽車融資方案——年輕人計劃,客戶可選擇分段式的還款方案,以低首付低月供開始,在還款期內逐步增加還款的額度,非常符合年輕人的生活需求。福特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聯手長安福特針對嘉年華、蒙迪歐、Smax推出“低利率、半付半貸”活動。這些業務創新為上海汽車金融服務企業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二、上汽通用首發金融債券事件的意義

2010年10月16日,在政策放行近14個月後,汽車金融公司終於完成了向新領域融資的首度試水——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以下“上汽通用”)宣布其於15日完成中國首單汽車金融公司金融債券的發行,繼上汽通用在2008年1月發行了中國首單以個人汽車抵押貸款作為基礎資產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再次成為首個發行金融債券的汽車金融公司。

本次金融債券是金額為15億元人民幣,期限為3年的附息式浮動利率債券,發行首年的票麵利率為3.00%,債券按年付息,票麵利率按照各記息年度起息日適用的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上浮75個基點確定。本次發行由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提供擔保,主承銷商為中信證券和中國銀行,大公評級對本期債券給予了3A的評級。這為更多的投資者了解本次債券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這距離2009年8月31日央行和銀監會明確對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融資開閘後,已近14個月。由於該政策對發行債券的汽車金融公司的資質有很高要求,如注冊資本金不低於8億元、最近3年連續盈利等,使得這一利好政策一直放空。上汽通用在2008年1月發行了中國首單以個人汽車抵押貸款作為基礎資產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後,又再次成為首個發行金融債券的汽車金融公司,作為示範作用不可小覷,此次債券順利發行,將開啟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渠道多元化時代。

事實上,融資難一直是製約汽車金融公司發展的主因之一。在政策放寬之前,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接受股東存款和向銀行貸款。由於依靠銀行批發貸款,麵對高企的資金成本,汽車金融公司隻能將車貸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在國外,汽車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包括:商業票據發行、公司債券、購車儲蓄、以應收賬款質押向銀行借款、商業銀行等機構投資者出售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證券化等。但國內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由於運營資金太少導致其資金的運作成本比較高,無法推出質優價廉的汽車貸款產品,達不到真正推動汽車消費的效果,相對銀行而言缺乏專業化的競爭優勢。

從國際經驗來看,汽車金融已成為汽車產業鏈中資本和利潤收益率最大的一環,國外汽車企業的汽車金融公司的利潤收益貢獻率平均占到其母公司利潤的30%—50%左右,甚至起到了支撐、挽救其母公司的作用。而目前中國汽車金融公司尚在起步階段,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潛力巨大,據業內預測,至2016年,汽車信貸規模將達到約5000億元市場規模。但如何讓目前不足500億元的貸款規模增加至5000億元,並與我國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的位置相匹配,是擺在各大汽車金融公司麵前的問題。因此,隨著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渠道的增加,在帶動汽車消費增長的同時,未來會成為上市車企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本次發行金融債券是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的有益補充。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向來短期化比較明顯,銀行借款的平均期限與汽車抵押貸款之間存在一定的期限錯配問題,發行金融債券能直接募集長期、穩定的資金,改善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增強經營的靈活性和主動性,發行債券將成為未來汽車金融服務企業重要的籌資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