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車製造業各項指標呈逐年上升態勢。盡管2003—2005年之間,上海汽車製造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和利潤總額均有所下降,但2006年至今則一直呈快速上升勢頭。2003—2010年,上海汽車製造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已從2003年的1362.09億元上升至2010年的3602.20億元,8年間增長了近三倍;利潤總額也從2003年的226.28億元上升至2010年的582.85億元,創造利潤總額占六大行業的38.41%。
上海汽車製造業各項指標占六個重點發展工業行業的比重呈V形變化。2005年上海製造業各項指標所占比重最低,之後呈現出上揚的態勢;且2010年各項指標所占比重增長都較為迅速。2010年汽車製造業創造利潤總額的比重較之於2009年有所下降,為38.41%,比2009年下降了2.59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占六大支柱產業的份額為18.13%,較之於2009年則有所上升。以僅占六個重點發展工業18.13%的比重,創造了超過40%的利潤,也充分說明了上海汽車製造業較強的盈利能力。
二、上海汽車產業促進地方就業
上海汽車製造業日益成為吸納勞動力的重要產業。隨著上海汽車製造業的迅猛發展,汽車製造業的從業人數逐年上升,從2003年的9.78萬人上升至2010年的20.31萬人2010年從業人數根據上海汽車行業協會《2010年上海汽車行業統計分析》倒推過來。,從業人數增加10.53萬人,增加了一倍還多;2010年的就業人員構成中,上汽集團從業人數增長了15.3%,上汽集團外企業從業人數同比增長了1.6%,上汽集團外企業從業人數占全部人員的23.6%,比重較上年略有下降。就業人數的增長率則呈現出較強的周期性,2005年吸納勞動力的增長率最低,之後隨著上海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但由於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汽車行業就業人數增長率下降較快,隻增長了2.77%,增長率僅高於2005年,2010年增長率因為2009年基點較小,因而增長率達到了11.72%。盡管汽車製造業就業人數增長率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但汽車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卻始終呈現出上升趨勢。但毋庸置疑的是,上海汽車製造業正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一支生力軍。
三、勞動生產率在波動中上升
上海汽車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則呈現W形變化趨勢。隨著上海汽車製造業就業人數的增長,上海汽車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則呈現出較強的周期性。2003—2005年處於下降區,於2005年達到穀底92.64萬元/人;之後上海汽車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快速上升,於2007年達到近年來的次高點125.26萬元/人;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上海汽車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又於2008年降至近年來的第二個低點,為104.65萬元/人;隨著國家一係列消費政策、產業政策發揮效力,2009—2010年上海汽車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又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10年又刷新了2009年的新紀錄,達到了新的最高點,為177.36萬元/人。上海汽車製造業勞動生產率變化率與勞動生產率的運行趨勢是一致的,二者同升同降。
第三節上海汽車銷售市場主要特點
一、汽車銷量穩步提升再創新高
2010年上海市汽車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產銷(上海地區)分別為169.89萬輛和168.94萬輛,同比分別上升35.88%和36.26%,其中乘用車銷售168.26萬輛,同比增幅36.5%,占整車總量99.6%,與全國市場增幅比較,上海汽車銷售增幅高於全國市場3.89個百分點。
上海市四大乘用車整車企業銷售業績優異,2010年全年上海通用(含外地)、上海大眾、上海汽車(含MC)、華普汽車分別銷售103.33、101.78、16.02、5.86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45.1%、42.3%、94.9%、48.3%。特別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是:12月16日在中國汽車市場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上海通用,年產銷量超越100萬輛,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第一個年產銷躍上“百萬量級”的轎車企業,十天以後,上海大眾年產銷量也超過了100萬輛,上海的兩大轎車企業成為全國範圍轎車企業百分量級的排頭兵。
二、汽車銷量受政策影響明顯
中國的汽車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政策市場,這是與國外汽車市場最大的不同。2010年,在購置稅優惠、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節能惠民產品補貼等多種政策推動的作用下,上海汽車延續了上一年的發展態勢,產銷量再創新高。
其中,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實施不僅減輕消費者的購車費用,也有效促進了小排量乘用車的銷售,對車市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上海汽車在2010年銷售的358.3萬輛汽車中,受益於汽車節能惠民補貼政策的小排量汽車不在少數。此外,汽車下鄉政策的實施在拉動中國微車市場發展的同時,更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有效的發展,有效擴大了汽車的需求市場。而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可以說起到了雙重作用:一方麵讓一批老舊車輛得到更新,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另一方麵消費者購車也得到實惠,調動了消費者購車的積極性,促進了汽車銷量的提高。
三、上海汽車自主品牌銷量逐步提高
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陣營強大,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增長迅速,市場份額明顯提高。2010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627.3萬輛,占乘用車銷售市場的45.6%,市場份額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轎車銷售949.43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轎車銷售293.3萬輛,占轎車市場的30.9%,市場份額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較排名第二的日係車高出8個百分點。
上海汽車自主品牌問世四年來,榮威和MG在品牌建設、新品投放、網絡布局等各方麵全力推進,產品銷量保持高速增長。根據第三方調研公司調研顯示,至2010年年底,榮威品牌知名度達94%,接近合資品牌標準;MG品牌知名度達87%,創造同期汽車品牌提升速度之最。同時,榮威入選2010年JD Power CSI售後服務滿意度指數第四名,繼2009年後再次成為自主品牌在服務領域的模範標兵。
2010年上海汽車自主品牌實現銷售1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7%。其中,榮威550“數字化轎車”的定位深入人心,銷量穩居細分市場主流陣營;MG6上市以來深受消費者歡迎,銷量節節攀升;新品榮威350上市半年累計銷售近5萬輛,已順利進入A級車這一車市最大的細分市場。但是,上海汽車2010年自主品牌的銷量比年初的目標18萬輛仍有差距。
第四節上海汽車市場開拓的戰略布局
一、加速新能源新技術開發與合作
金融危機過後,借助於中國汽車市場良好的發展基礎,繼2009年12月4日,上海汽車和通用汽車達成股權轉讓合作協議後,聯手拓展亞洲新興市場後,2010年上海汽車開始進一步通過與跨國汽車企業之間的深層次合作,搭建新的發展平台,為下一輪發展奠定全球化的布局基礎;2010年9月,上海汽車工業公司宣布有意在美國通用重新上市之後收購其部分股份;2010年11月份,上海汽車集團與美國通用汽車方麵進行了接洽,就收購通用IPO股份的可能性進行商談。
更重要的是,2010年上海汽車加強和提升了與美國通用之間在新技術、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步伐。2010年8月18日,上海汽車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將聯合開發新一代環保節能動力總成技術,包括高效能小排量係列發動機和幹式雙離合變速器,全球範圍共享知識產權。上海汽車和通用汽車將聯合開發新一代動力總成,包括1—1.5升的緊湊型、輕量化設計的缸內直噴、渦輪增壓係列發動機,以及相匹配的幹式小扭矩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新一代動力總成相較傳統動力總成,在提供充足動力、滿足駕駛樂趣的同時,有望降低20%以上油耗和20%以上碳排量,滿足消費者對環保節能汽車的需求。這是中國汽車企業首次與國際大型汽車集團在動力總成這一核心技術上進行聯合開發,並在全球範圍內共享知識產權,具有裏程碑意義。這次合作也開拓了上汽和通用戰略合作的新局麵,通用有技術基礎,而上汽有國內汽車業實踐經驗,聯合開發將充分融合雙方的開發資源,提高開發速度、降低開發成本。通用汽車和上海汽車的研發人員將共同在底特律和上海開展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