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汽車產業增長迅速。在全球經濟回暖的大背景下,與中國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勢頭一致,2010年上海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68萬輛,增速均超過了35%。2010年上海汽車產業仍然是上海工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力之一,是上海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上海汽車產業盈利能力繼續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在上海汽車製造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上海汽車製造業依然是上海吸納勞動力的重要領域。2010年上海汽車銷量穩步提升、再創新高。與此同時,上海汽車在市場拓展上出現了新的動向:一是積極通過技術的合作開發,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二是繼續利用汽車下鄉政策,向農村市場拓展;三是組建安吉、誠信兩家公司,積極向二手車市場拓展;四是借船出海,利用美國通用汽車的國際渠道,打入國際市場,主要包括印度、英國等國家。
第一節上海汽車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一、上海汽車行業總體表現優異
2010年上海汽車行業延續著2009年發展迅速的態勢。得益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強勢發展,上海汽車整個產業鏈在2010年的經濟運行中,表現優異。2010年上海汽車行業工業總產值、產量、銷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比均保持大幅度增加。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602.20億元,同比高速增長40.34%;汽車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達到169.89萬輛,同比增長35.9%;銷量達168.94萬輛,同比增長36.3%;銷售收入同比增速達40.34%,達到4084.32億元;全行業創造利潤總額582.85億元,增速高達72.63%。各項數據顯示出上海汽車行業在2010年的快速發展。
二、上海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
2010年上海市汽車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產銷(上海地區)分別為169.89萬輛和168.94萬輛,同比分別上升35.9%和36.3%。其中,乘用車銷售168.26萬輛,同比增幅36.5%,占整車總量99.6%;與全國市場增幅比較,上海汽車銷售增幅高於全國市場3.89個百分點。
汽車行業協會內的上海市四大乘用車整車企業銷售業績優異,2010年全年上海通用(含外地)、上海大眾、上海汽車(含MC)、華普汽車分別銷售103.33、101.78、16.02、5.86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45.1%、42.3%、94.9%、48.3%。特別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是:2010年12月15日在中國汽車市場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上海通用,年產銷量超越100萬輛,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第一個年產銷躍上“百萬量級”的轎車企業,十天以後,上海大眾年產銷量也超過了100萬輛,上海的兩大轎車企業成為全國範圍轎車企業百萬量級的排頭兵。
三、上海地區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
保有量分布情況
2010年上海地區汽車保有量為166.92萬輛,比去年淨增加19.14萬輛。其中:私車保有量為100.8萬輛,占全部保有量的60.39%,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公務用車保有量為60.06萬輛,占全部保有量的35.98%;出租車保有量為6.05萬輛,占全部保有量的3.63%。
2010年淨增加的19.14萬輛車中:私車淨增16.12萬輛,占全部增量的84.2%,同比增幅19%,高於總量增幅5.5個百分點。
四、上海汽車景氣指標穩中略降
一方麵,上海汽車產業運行狀況表明,2010年上海汽車市場進入穩步增長周期。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綜合指數穩步上升,全年指數微漲0.37%;在全國汽車市場穩步運行的大背景下,上海汽車綜合指標穩中略降,全年指數略降1.39%,指數增長幅度低於全國汽車指數的增長幅度。中國汽車市場綜合指數是由中國汽車市場指數研究所發布的,由一係列反映汽車行業市場活躍程度的指標構建而成,以反映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波動情況。
另一方麵,隨著汽車市場的穩步發展,汽車價格也隨之發生了相應變化。中國汽車價格指數和中國轎車價格指數均穩步變化,但轎車價格指數走勢弱於汽車價格指數。
中國汽車價格指數均在100以上運行,且一直呈穩步上升趨勢,並於7月份達到了最高點,之後則一直呈小幅下降趨勢。中國轎車指數則與汽車指數存在較大的差異,2010年1—6月份轎車價格指數一直呈上升趨勢,但7月份卻突然跳水,之後又呈緩慢上升趨勢。但總體來看,2010年全國汽車和轎車價格指數均較為穩定,波動範圍不大,都在4個百分點之內波動。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2010年汽車和轎車價格相對比較穩定。
五、占國內市場的量值比重穩中有升
2010年上海地區生產的汽車占全國汽車市場的份額呈穩中略升的趨勢。2010年全國汽車市場形勢仍一片大好,除黑龍江省外,全國27個省市的汽車生產均呈快速發展態勢。在此大背景下,按產量計算,2010年上海汽車占全國汽車市場份額與2009年基本持平,略高於2009年的占有量。2004年之前上海汽車市場占全國汽車市場的比重均在11%以上,1999年占全國汽車產量的比重最高,接近14%;2005年則下降至最低點8.49%,之後占全國市場份額又有所上升,為9%以上(2008年除外),2010年占全國汽車市場份額為9.08%。自2004年以來上海汽車市場占全國汽車有所下降主要在於:一是全國汽車市場急劇發展,全國汽車產量增速快於上海汽車產量增速;二是由於關稅保護,汽車產業利潤率較高,全國各省市均將汽車產業作為大力發展的產業;三是上海汽車產業戰略轉移。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盡管上海汽車產量逐年上升,但所占市場份額較之於2004年以前有較大幅度下滑。盡管如此,上海汽車在全國汽車市場中的地位仍然是舉足輕重的。
另一方麵,按產值計算,上海汽車市場份額則較為穩定。自2003年以來,除了2003年和2004年上海汽車市場份額分別為25.82%和21.69%之外,之後上海汽車市場份額始終維持在19%以上(2008年除外)。2010年上海汽車行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份額與2009年基本持平,達到了18.13%,略高於2009年的0.11%。上海汽車產量市場份額占全國市場份額的9%,但創造的產值卻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9%以上;由此可見,上海生產的汽車中高中檔汽車和高附加值汽車比重較大,因而盡管產量占全國比重較低,但創造的產值份額比重則較高。
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與中國汽車工業增產值增長率保持著很高程度的趨同性。2003年以來,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的增長率經曆了一個波動周期;2003—2005年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並於2005年達到最低點,當年的增長率為-17.87%;之後工業總產值則處於上升期,並於2006年達到了最快的增長率42.46%;2006—2007年又進入了新一輪的下降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於2008年達到了近期的低點,2008年小幅增長2.42%;隨著國家出台了相關刺激經濟增長和汽車市場的政策,以及政策逐漸發揮作用,2009年和2010年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持續上升,2009年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出現了大幅增加,同比增長了38.65%,2010年則同比上升了40.34%。同樣,中國汽車工業總產值增長率的變化趨勢與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增長率是一致的,也分別於2005年和2008年達到了穀底,這兩年的工業總產值增長率分別為-0.02%和11.1%;2006年和2010年達到了高峰,分別為25.7%和9.49%;但2003年中國汽車工業總產值的增長率為2003年以來的最高增長率,為47.5%。總之,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增長率波動幅度較之於全國的增長率要大,且2005年之後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增長率高於全國水平,這也是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占全國汽車工業總值之份額有所上升的重要因素。
第二節汽車製造業仍為上海經濟增長重要力量
一、工業增長的重要拉動力之一
2010年上海汽車產業仍然保持著快速發展態勢。在中國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情況下,上海汽車產業表現也令人眼前一亮。受益於一係列消費政策、產業政策的疊加效應,作為上海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業,2010年發展勢頭非常好。在國內競爭日趨國際化、白熱化、原材料上漲、商務成本上升、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和自主品牌有待培育等一係列的挑戰,上海汽車製造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上海汽車製造業(包括整車製造業與零部件製造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602.20億元,比2009年淨增1035.41億元,同比上升40.34%,占六大支柱產業總產值的18.13%,所占比重較之於2009年上升了1.61個百分點;創造利潤582.85億元,比2009年淨增231.13億元,同比增長72.63%,占六大支柱產業創造利潤總額的37.41%。汽車產業工業總產值增幅居六大支柱產業之首,利潤增幅居前列。
上海汽車製造業日益成為拉動上海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觀察2010年上海六個重點發展工業行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精品鋼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和生物醫藥製造業)的運行數據,盡管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精品鋼材製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和生物醫藥製造業表現均較之於2009年有所好轉,均為正增長,但增長速度顯然遠低於汽車製造業;除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增幅為34.70%,與汽車製造業差距較小,其他四個行業增幅均低於20%,遠遠低於汽車製造業的40.34%。顯然,上海汽車製造業在上海工業中的地位日益較強,依然是上海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