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60年的高速發展曆史上,占了世界人口幾分之一的中國,生生往往大約30億人中,沒有一人擷取到諾貝爾獎項,直到2012年莫言獲得文學獎也沒能改變理學不昌的格局。到底是中國人太笨還是教育太水?
教育無論在什麼國家、什麼地方,都是文化中最具有生命與活力的內核,這種內核的裂變與聚合,又是全社會每一個專門機構、組織、家庭更在於個人的取向價值和選擇歸屬,而絕不單單是所謂的教育部門的事情。因此,無須申明的申明——這裏所指的教育,不隻是教育職能部門或者其所管轄的學校、機構,而是全社會所有係統、組織、個人所肩負的傳承曆史、發展未來責任的那種文化、價值與理念。因此,教育,指的是現代文化概念下的全民的教育,包括公民自身、組織、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家庭等對教育的觀念與行為,而非特指某個或者某種貼著教育標簽的機構。所以,我們說教育害死中國,主要是從文化的理念、表象以及行為等維度展開的廣義教育問題。
中國教育的落後,最主要的表現在於不知道什麼是公平、平等與尊重,然後才是教學和研究水平及其成果的低級與平庸。
在這種人性之基本都不保的落後下,教育的問題多如牛毛——西安灞橋區蘇王早慧幼兒園,4歲男孩在做操彩排時調皮了一下,便被老師用鋸條鋸破手腕;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的老師,專為學習、思想品德“表現不佳”的學生設計製作了綠領巾讓他們佩戴,“自”取其辱;武漢獨具匠心、莫須有弄出個少先隊“五道杠”的總隊長職務來;包頭二十四中特別為初二、初三年級成績排前50名的學生,製作了印有包二十四中優秀生和讚助企業名稱的紅色校服,以區分別的學生;廣州荔灣區芳村一學校兩名五年級學生因坐校車遲到幾分鍾,被老師要求互扇耳光長達3分多鍾,覺得不解“恨”的老師又親自動手增強“教訓”;南昌市進賢縣第二中學初三年級考試,學習較差的學生被老師特別安排單獨坐在教室外麵的走廊上;四川電子科大附小全校2957學生,人人都是班幹部……這分明就是一種不知道價值觀是什麼的病態,更可怕的還是沒有人承認教育已經病了,而且病入膏肓。
這種屢屢挑戰人性底線和普世價值觀的教育,又怎麼可能培養出舉世無雙的優秀人才來?
中國教育最大的功利軟肋,還不是在教育領域也去定製“好貓”並以此去抓住“老鼠”,而是沿襲官本位文化去切割好學生、壞學生,用“接班人”的思維去打造學生幹部的那種與人文精神相悖的習慣。所謂的官本位、學生幹部,說白了,其實就是爭做人上人的高人一等的精英教育思維。這種思維定勢成為中國主流文化的意識和追求之後,那種熱愛、追求、獻身創造發明的科研精神、個性自由特質以及職業平等的社會機製就自然被人治的主觀標準生硬阻斷,如果你不入流,不一切行動聽指揮,那就隻會落得個低人一等的下場,就會被主流不屑,就會被社會遺棄。從眾到這種份上,創新的追求和富有個性的行為選擇,也就失去了生長的土壤,就會顯得蒼白並與社會文化格格不入而受到絕對主流的打擊和排斥。
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下,不要說培養創新的精神、先進的社會文化和卓越的行為追求,就是教育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北都沒有找到。
2011年12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在長沙市一中向該市四大名校中學生發表演講時,針對社會上諸多對教育的非議,他說:“我認為美國的教育一塌糊塗,他們的每一任總統都不懂得尊重人,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別人,如此看來,他們的教育是一塌糊塗的。”“我們的國家在進步,靠的就是我們的教育培養的人才。”
這位校長先生寫的《化學是你化學是我》這首歌早先在網上發酵,被網友封為“神曲”,這裏麵更多的還是網友對一個著名化學家客串文藝創作的包容。哪知道,自己一手領導的、攬到了全中國最多最優秀學生的最好的大學,剛進入世界排名前50,反而說在前100名裏麵擁有三分之一以上席位的美國大學教育一塌糊塗,的確有些顛覆全球共識的雷人,這恐怕也不是所有中國大學的校長都弄得出來的——順著這種理論來推理,中國的環境汙染、礦難、低效、浪費、上訪、強拆、腐敗……當然也拜特立獨行的教育所賜。事實上,全球絕無僅有的教育在中國特立獨行,很多習慣、做法與公認的價值觀均背道而馳,而另一麵,卻又罔顧教育無為的事實,年複一年無一不在宣揚自己很創新、很有成就感,真實的場景卻是——學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理應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尊重——這不同樣也一塌糊塗嗎。
我們先來回顧下新聞——2010年3月23日早晨,福建南平市延平區實驗小學門口發生一起凶殺案,造成該校小學生9人死亡,4人受傷。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小學生受害?查找問題和症結,隻得出學校沒有保安人員的結論,於是,全國所有城市的學校都增加了相關保安人員。表麵的現象,其實掩蓋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學校規定不到時間不開大門,除了老師和有關係的學生外,不讓已經來到校門前的學生進校而任其擁擠在校門附近的大街上,一旦發生難以預測的事故,必然株連一片。
每到距打開學校大門10多分鍾的時候,學校門前人聲鼎沸,慘案發生的外部條件除了增加幾個保安外一樣未變——誰也不能保證如此密集的學生,怎樣才能有效應對突發性事件。問題的根源應在於,為什麼非要規定時間才開門讓學生進校?難道中國學校建圍牆、修大門,就是為了在非教學時間把學生擋在校外以及任由某些有特權的學生長驅直入?其實,這隻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為了推卸自己可能承擔的學生意外被傷害的責任而作的中國式規定。
任何學校和老師,當然都不可能阻止或避免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尤其是老師還沒有上班的非工作時間,可是,避免和推卸這種可能的責任的最好辦法難道就隻有將學生擋在學校大門外?提倡單向尊師重教的中國教育,何時也能以同樣的尊重對待祖國的花朵兒?如果推倒中國學校的那些圍牆,教育將會怎樣?以單一、孤立的防火牆方式來阻斷問題的產生,而不是從充分保障人的權利出發去係統解決出現的問題,這是中國文化大事化小最拿手的一招。
嚴酷的現實,正在啃啄師道尊嚴數千年的頂禮膜拜,學生意識的覺醒隻承認教師就是搞服務的一種職業,學生理應被當做上帝來看待,與嚴酷的現實嚴重背離的卻是,中國文化從來就認為服務業與教師的尊嚴相去甚遠。這是教育不思進取、自甘墮落的結果之一。
中國2000年建立起來的師道尊嚴大夏顯然正在坍塌,除了學生在課堂和學校對老師還有一點表麵的尊敬外,背後他們對自己的老師表達的不屑和異議卻更多。更為嚴峻的是,由於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無為等原因,直接導致了針對教師的暴力行為有增無減。這在30年以前,是絕不可想象的。
教育被詬病的頻率愈發加快,主要是因為公眾對教育係統知之不多又崇敬有加,其高高在上的堂皇遮掩和積累了許多令人不齒的東西。
幼兒園:老師們用虐狗虐貓都嫌殘忍的手段——電熨鬥燙手、封口膠封嘴、針紮肌體、高聲辱罵、肆意恐嚇、180°拎起來摔在地上、動不動罰站、打手心、擰耳朵、敲頭、關在黑暗處等等來對付不省世事的別家幼兒,好似有什麼無以排遣的深仇大恨。
中小學:對學生惡語相向、拳打腳踢、任意損毀學生的書本及其他物品、偷看並張揚學生的私人信息、師生戀……隻要你隨便去問問身邊的中小學生究竟內心裏裝著多少委屈和秘密,自然就會得到意想不到又有過之無不及的結論。
大學:教師競相開公司、上完課後在學校就見不到老師蹤影、老師熱衷在外搞講座一次收入即可超數月月薪、學術造假醜聞不斷、申報項目專業代理、交錢出書發論文、性交易、教授成為老板學生為其打工……
奇怪的是,對自己獨生的子女都舍不得打罵的爹媽,卻被幼兒園、中小學的教書先生或者女士們仍然繼承著,這實在是教育的無能和對文明發展的漠視。盡管自己的爹媽不再打罵孩子並不是意味著他們進步神速,已經植入了尊重孩子、平等對待未成年人的普世價值。但是,作為現代教育理念實踐者的教師,卻還在死死抱著遺臭萬年的封建教育的衣缽不放,想以此來掩蓋自己不思進取並繼續維係已經搖搖欲墜的那點可憐的師道尊嚴
中國教師的處罰隨意而名目繁多,一切隻取決於他們對學生可能反彈程度的揣摩,因為他們一方麵以為這樣的處罰是“棍棒底下出英雄”,是為了學生好,而另一方麵,他們認為師道尊嚴和應試教育已經把學生弄成了溫順的綿羊,在家長和老師麵前,學生就應該逆來順受。中國的學生,在幼兒園、中小學,如果沒有當著同學被老師厲聲嗬斥、辱罵教訓或者懲罰,那完全可以稱為奇跡。雖然法律並未賦予教師以語言暴力去懲罰未成年人的權力,但是,這種嚴重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反教育事件卻一直普遍存在於中小學和幼兒園,針對教師的暴力事件越來越多,其實就是學生希望奪回上帝尊嚴而口誅筆伐贏不了老師才結下的惡果。
相當普遍的處罰教育,實際上培養出了一大批祖國的另類花朵出來。這樣的教育,難道不是在蓄謀害死中國?
教育之弊,說是罄竹難書也不為過。
2011年12月29日7時35分,濟南交警在308國道桑梓店沙李村附近,查獲一輛嚴重超載的校車,該車是桑梓店鎮小蓓蕾幼兒園接送學生的專用車輛。這輛小型普客行駛證明示核載6人,交警卻清點出實載43人,其中40名幼兒、1名駕駛員、2名跟車老師。超員竟然達617%。全世界還有比此更囧的超載記錄嗎?
那些漆成黃色就當作校車的普通客車事故頻發,教育相關部門應該弄清楚中國到底需不需要校車並拿出怎麼解決校車窘迫難題的切實辦法來。然而,在公安部已將校車作為道路交通最優先車輛來確保的情況下,教育部門卻在說,按照全國所有義務教育1.5億名在校生測算,所有中小學都配備上校車,那需要150萬輛符合標準的校車才行,加上運行費用,需要財政投入4600億元之巨。言下之意,這事還得慢慢來研究研究,除非財政一次性把錢撥到位。
其實,中國的義務教育實行的是就近入學原則,這樣的設計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校車。就像校車事故都發生在分散上學的農村那樣,真正需要校車的主要是農村。而就算先給全國5萬個鄉鎮各配10台校車,也不過150萬台的三分之一。做起來而不是抱怨不好做,才是積極的教育應該的作為。
城市義務教育是按就近入學的來安排的,需不需要校車可作進一步研究。但廣大的農村因為加強了對校車的監管,原先不能作為校車的車輛已經迫使退出,遙遠的學校和住家之間,隻能讓位於更糟糕的三輪車、人力車。農村更急需校車的現實,卻隻等來“很難一步到位”一句搪塞。動不動就拿中國人多的現實和海量總數的難以一蹴而就來當借口,這恰好也說明了教育行政化、官僚化的不可救藥。就是有那麼多錢來普及校車,150萬輛校車訂單交貨也有先有後,校車先保證誰用,恐怕都是問題。
正是這樣一種僵化和迷失自我的教育生態,讓中國教育自己欲振無力,隻能抓住經費不到GDP4%的把柄顧影自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斷推行教改來試圖挽救自己的不可救藥。教育改革推而不動的畫外音,似乎就包括——全世界有點臉麵國家的教育經費都不像中國低於GDP的4%,而4%是提了若幹年也沒有達到的一個指標。
國民對教育未來的動向,要求並不高,隻是希望能夠回歸到“文革”前的狀態即可,因此,請不要拿教改來說事、來繼續忽悠百姓,教育隻要能回歸為國為民的本底理念就行。
教育作為文化中最活躍、最能動、最自由、最新鮮、最基本、最富有個性精神和價值也最能準確遺傳下去的細胞和基因,應該總是在追尋時代發展最前鋒的價值和思維才對。然而,不幸的中國教育,卻陷落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弄到更多的錢和讓學校更大更漂亮,成了教育家們最急切和最拿手的一招。
中國教育的確差錢,但最差的和最需要的肯定不是錢。那些本來就不多的經費,除了開工資外,大多數都用在了大興土木而不是提升內涵和素質之上。一鳴驚人的校門、極盡奢華的賓館、高大偉岸的圍牆、高貴的綠化……不都在炫耀中國教育有的是錢嗎。蘇州相城區,耗資1.1億建起的陽澄湖小學,設計可供1400名學生入學,可真正到該校就學的學生僅有一半。
肯定點說,如果按照目前這種教育思維與文化,就算教育經費達到GDP的8%,也還是枉然。那些增加的經費除了能修出更多世界第一的大樓、圍牆、大門、館所之外,難道還能在學生的大腦中灌入更多的知識不成。
在這裏,我們不能窮盡有關教育的負麵信息或者連成為負麵消息都沒可能的產自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的種種怪狀。在你知曉種種駭人聽聞的虐待和辱罵幼兒、打罵學生、讚助與擇校內幕、爭權奪利、學術造假、錘殺室友、刀捅被自己撞翻的受害者等等之後,難道還會以為“教育害死中國”言過其實抑或惹是生非?如果深究教育華麗表象下營養不良的肌體和神經,教育令中國蒙羞,自然又是個殊途同歸的答案。因為許多由沒落的教育引發的許多無恥的事實和悲劇,已經足以令讀書人感到悲哀和寒心。很多局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如此教育教出來的人格殘疾,可能釀成極具危害性的行為和走火入魔的畸形價值觀。
每年的中考、高考成績一出來,全世界隻有中國,迫不及待在學校大門上方懸掛上“祝賀我校XXX成為高(中)考狀元”、“熱烈祝賀我校XXX被清華(北大)錄取”之類的炫耀式標語;全世界也隻有中國的企業、有關部門,要直接向那些考上著名的重點大學的學生提供機票、數十萬獎金。仿佛,中考、高考就像一次又一次大樂透,而較好的成績就如同中了一次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