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接]校舍麵積7.35萬平方米。藏書十數萬冊。
設作曲係、音樂學係、音樂教育係、指揮係、聲樂歌劇係、鋼琴係、管弦係、民樂係、基礎教育部、繼續教育部,另有音樂附中、幹部進修班、外國留學生班、研究生班,及音樂學研究所、提琴製作研究中心、現代電子音樂中心、嗓音研究中心、音樂治療中心、現代遠程音樂教育中心、社會音樂教育部等機構。本科專業有作曲、音樂學、指揮、鋼琴、聲樂、管弦樂器演奏、民族樂器演奏等,碩士學位專業有音樂學、音樂表演藝術、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等。
有教職工562人,其中教師278人,包括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98人,教授69人,副教授119人。有在校學生1665人,其中本科生538人,專科生、學位班、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斑、幹部進修班等進修生223人,博士生22人,碩士生52人,留學生30人。
中央美術學院:於1950年由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美術係合並成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曆史可上溯到1918年由蔡元培積極倡導而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華北大學美術係前身是1938年創建於延安的“魯藝”美術係。該校首任院長是美術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現任院長是國畫家、美術史論家潘公凱。它是教育部直屬唯一高等美術學院;中國美術教育與研究的中心;集美術教學、創作和研究為一體的中國最高美術學府;培養美術、設計藝術、美術史論高級人才的搖籃。其圖書館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美術專業圖書館。辦有《美術研究》、《世界美術》兩本著名專業學術刊物。該校新址在東北角朝陽區花家地,靠近四元橋與首都機場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視野開闊。
[聯接]占地麵積200畝。藏書30萬冊。
設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雕塑、設計、美術史7個係和造型藝術專業基礎教學部,並有成教部、附屬中專;有本科專業4個(繪畫、雕塑、藝術設計、美術學)、碩士專業2個(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博士專業1個(美術學)。
有教授、副教授88名,講師53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1000名,留學生100餘名。
中華女子學院:其前身是1949年解放之初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老前輩親手創建的“全國婦聯婦女幹部學校”;1984年改建為“全國婦聯管理幹部學院”,成為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女子成人高等學校;1987年更名為“中國婦女管理幹部學院”;1995年遷址、擴建並正式命名為“中華女子學院”。2002年成為本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仍是全國唯一的本科層次女子普通高校,並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於一體。隸屬全國婦聯,陳慕華任名譽院長。在學曆教育方麵,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突出女性教育特色;在非學曆教育方麵,以中高級女性人才培訓為主,廣泛拓展社會力量辦學渠道。其婦女工作管理、學前教育管理兩個專業被北京市教委評為特色專業。該校圖書館還定期編輯出版《中外女性研究信息》雜誌。它坐落在亞運村薑莊湖畔(附近有中國花卉協會),位置幽靜,環境整潔,是一所花園式單位。
[聯接]占地160畝。藏書13萬冊。
設9個係、1個部、2個中心、1個二級學院,即社會工作與管理係(社會工作、物業管理專業)、學前教育管理係(學前教育專業)、法律係(法學專業)、秘書係(人力資源管理、涉外秘書、商務文秘專業)、經濟管理係(會計學專業)、外語係(英語專業)、藝術係(服裝藝術設計、花卉設計專業)、計算機係(計算機應用技術)、女性學係(女性學專業);基礎教育部;培訓中心、電教中心,中華高麗(職業)學院。有社會工作、法學、會計學、學前教育、人力資源管理5個本科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人大是中共誌士勇於革命、創立新中國的產物,並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其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1950年,以華北大學為基礎的人民大學正式成立,成為我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綜合大學,當時真是全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大學,即令北大、清華亦有所不如,排名一直穩居第一。隻是1952年院係調整,人大分出許多學科與師資(包括今天的中央音院、中央戲院、中央美院、北理工、北外、外交學院等校的大部分,中國農大、北航、北醫、北科等校的一部分,甚至北大、清華、北師大的一部分,同時人大也從其他院校“吃”進了一些學科與師資),成為一所純粹的文科院校,實力大為減弱;“文革”十年浩劫人大又長期停辦,更是一片凋零。直到1977年,在鄧小平同誌關心下才複校,但元氣已傷。由於曆史原因,人大本部地盤有限,隻好向空中發展,建高層樓房,沒有什麼風景;但位於北京市區的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及清史研究所)卻是原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所在地,一幢法式建築與庭園,雖不大,倒也典雅精巧、美侖美奐。
人大是文科大學的排頭兵,相關學科在全國高校數量最多、門類最全、水平最高。如果說北大是傳統文科最好的大學,則人大就是當代文科最強的大學。人大在中文、曆史、哲學、外語等學科總體上要略為遜色於北大、複旦、南大、北師大等校,但是人大在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管理學、新聞學、社會學等方麵的實力更強,是真正的中國第一。人大在人文社會學科領域擁有的博士點、碩士點數量列全國高校前兩名;國家重點學科數列全國第五,其中人文社會科學類數量列全國第一;而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國高校文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與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科評議組成員及評議組召集人、連續三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承擔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指標亦均列全國第一。目前人大在讀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是全國最高的3所高校之一。人大書報資料中心編輯的年度報刊資料索引是中國3大學術文摘之一。人大出版社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首家大學出版機構。
作為有著“中央第二黨校”(人大校訓就是刻在東大門老區石上,毛澤東主席那遒勁、豪邁的大字“實事求是”,這與中央黨校簡直一個模樣)之譽的人大,其從政“入世”氣息最為濃厚,所以在中央各部委的行政幹部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電台等各大新聞媒體中,人大的校友最多。人大積極麵向現代化建設主戰場研究重大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充分發揮高校“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從陝北公學至今,人大一共培養了17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包括許多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政治學家、法學家、企業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曆史學家、文學家、各級黨和政府重要管理幹部,新聞、法律、文藝工作者及其他優秀人才。可以“厚顏無恥”地說,本人亦忝列其“17萬”分之一。幾年前,我在這所全國名校度過了4度春秋。對自己母校,我有著非常複雜的感情。
[聯接]本部占地麵積900畝,另有幾個機構、分校在北京其他地區(清華東路、張自忠路、房山區等地)與外地(黃山、珠海等地)。藏書250餘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