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陳倉暗渡(1 / 3)

南宮淩風一愣道:“我也正納悶。剛察覺中毒時,真氣運行已然遲滯,寒氣淤塞於五髒六腑;但一運功逼毒,這毒居然緩緩消解,寒氣漸漸消失於無形,功力竟恢複了大半,而時常鬱結的熾熱窒悶之感竟也少了許多。”

路月姬精神大振,驚喜道:“莫非這化血禪師所配製的‘十日銷魂散’反倒能克製你體內的熱毒?”

南宮淩風聞言呆住,心想:“單從名字上便知,這‘十日銷魂散’是極其厲害的毒藥,怎麼可能克製我體內熱毒?月姬恐怕是救我心切,才生出這荒唐的念頭罷?”

風如塵心有餘悸道:“路姑娘此言怕是錯了。這毒藥乃是我師傅數十年潛心研製而成,所選藥料均為極陰至寒的毒物,配製比例極為嚴格,可達到毒入人體內卻不至於頃刻斃命,初時真氣凝滯,寒氣鬱結;再隨時日遞增而寒毒加重,緩慢消耗人性命,十日之後方才寒毒攻心而亡。如此陰寒毒藥,豈可當克製南宮少俠體內熱毒之良藥?”

路月姬沉思半晌道:“不然,自古都有‘以毒攻毒’之神奇療法,雖然極度凶險,眼下恐怕卻是最好的治療途徑。你且說說,你師傅都用了些什麼藥料?”

風如塵麵道:“師傅所用藥料大約十餘種,我也知道不全,大概是冰蟾、雪蠍等極陰至毒之物。”

路月姬大喜:“冰蟾最好,至寒之物,卻是極其稀罕的寶貝,你師傅從何得來?”

風如塵道:“這冰蟾的確是稀罕之物,但在我朝鮮境內卻有一個地方,生長著這樣的冰蟾。”

路月姬急切道:“果真如此麼?那你快帶我去抓幾隻回來罷!”

風如塵麵露難色:“不是我不肯帶你去,隻是這個地方不是一般人能去得了的。”

路月姬撇撇嘴道:“看你的模樣,八成是不肯帶我去了?就算它是龍潭虎穴,我也要去闖一闖!”

風如塵無奈道:“路姑娘說的沒錯,那地方還真稱得上龍潭。你可知道那是什麼地方?那是昌福宮秘苑漢山中的冰龍潭,你叫我如何能帶你去?”

“昌福宮?”路月姬呆了呆,“難道是你那什麼孝宗大王的王宮麼?你師傅能去,我們怎的就不能去?”

風如塵哭笑不得:“我師傅因當年治愈宣祖仁穆王後之頑疾,立下蓋世奇功,宣祖大王欲加賞賜,但金銀珠寶師傅概不接受,隻希望能到昌福宮秘苑漢山中,捕捉兩隻冰蟾。宣祖大王竟欣然應允,我師傅這才得以如願。否則,要進入戒備最為森嚴的王宮秘苑內,恐怕比登天還難的!”

路月姬無比失望:“兩隻冰蟾怎麼能供你師傅研製毒藥?你師傅就沒再去抓過?”

風如塵怔住了:“師傅研製毒藥,的確曾因為冰蟾太少而停滯,他還惋惜說,早知道宣祖大王如此爽快,就應該奏請大王多賞賜幾隻。我原以為師傅會知難而退,就此罷手,哪料到他還是將毒藥研製成功了……”

路月姬狡黠的笑了笑:“你師傅一定再次偷偷潛入王宮密苑裏去抓過冰蟾!”

風如塵嚇了一跳,臉色都變了:“路姑娘,此話萬萬不可隨便亂說,這可是是欺君犯上的萬死大罪呀!更何況師傅他半身癱瘓,武功盡失,如何能做到出入於戒備森嚴的王宮密苑而神不知鬼不覺呢?”

路月姬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當下眾人稍作歇息,待到三更過後,便隨風如塵借著漆黑的夜色,潛回到了將軍府邸。

第二日,風如塵身著朝服,早早便入朝去了。待到晌午,卻不見他回來。直至日落西山,他才騎馬踏雪歸來,眾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去。

風如塵換了常服來與眾人相見,他麵色憂鬱道:“雖然宋判書大人那邊收集材料進展順利,但有一個極壞的消息。恐會危及我們的計劃!”

眾人一驚,南宮淩風忙道:“是何壞消息,說來聽聽。”

風如塵道:“那虜使鄭命壽果然狡詐,今日向大王建議,讓義順公主移居昌福宮,由他手下代為看護。如此一來,十八日後路姑娘要見義順公主,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南宮淩風心頭一凜:“他這次前來,究竟帶了多少人手?”

風如塵道:“今日他命我前去接受麵訓,我見他身邊便有五六人,一看便知個個是內功精湛的武林高手,而潛伏在使館內的高手不知還有多少。”

正說著,一個武官神色慌張的跑進來,手裏捧著一隻渾身鮮血淋漓的信鴿,結結巴巴的說著什麼。風如塵神色一凜,急忙接過信鴿查看。隻見信鴿翅膀上脫落了大片羽毛,一道深深的創口十分刺目。他將信鴿腳上係著的小金屬筒取下,從金屬筒裏抽出張小紙卷,打開一看,臉色變得非常凝重。

此時,又一名武官匆匆進來,向風如塵跪拜稟報。風如塵神色更是難看,轉頭向眾人道:“鄭命壽的傳信官已到我府邸,大家在此等候片刻,我去去就來。”說罷和武官便匆匆出門而去。

眾人不知發生了何種變故,隻得坐在房裏焦急等待,大半個時辰過去了,風如塵才匆匆趕回廂房裏來。他神色緊張的關好門,便道:“事情有些不妙!”

“啊?”眾人心頭一緊。

他小聲道:“方才我接到飛鴿傳書,南明密使今晚便抵達仁川,讓我做好接應準備。而鄭命壽那傳信官卻帶來手令,命我即刻前去使館,有要事相商,這當如何是好?”

“南明密使?”眾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風如塵見眾人茫然的樣子,驚訝道:“難道你們還不知道?雖然南明紹武帝駕崩,但湖廣總督何騰蛟、兩廣總督丁奎楚等不久前在廣東肇慶,又擁立桂王朱由榔為帝,年號永曆,重新建立了大明政權。從弘光帝到紹武帝,南明朝廷均暗中與我朝有密切聯係。永曆政權建立後,永曆皇帝便派來密使,得孝宗大王親自接見。大王承諾養精兵十萬,隻要時機成熟,便配合南明軍隊直搗北京城,將滿清夷狄趕出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