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筆錢,娜姆做了一張風靡全球的中國民族音樂專輯,並開始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也因此結識了她的先生——前任挪威駐華大使石丹梧,二人終成伉儷。
原來,對他人友好的關愛,無私地伸以援手也是可以帶來機遇的。所以,不要吝惜你對他人的關愛。
春風化雨才讓人刻骨銘心。這是人人都該學習的一課,不是嗎?
10.勿讓機會白白流失
有兩個追求幸福的窮苦青年甲和乙,經過艱難的跋涉,終於在一個很遠的地方,找到了幸福的使者。使者見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便給了他們每人一顆幸福的種子。青年甲回去後,將種子撒在那些無土的亂石崗裏——因為他沒有土地。但甲青年每天辛勤地澆灌,不久後,大石縫裏終於長出了一顆樹苗。第二年枝繁葉茂,果實掛滿枝頭。他繼續努力,漸漸擁有了大片的果園,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足之人。
甲娶了妻子,有了兒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青年乙回去後設了一個神壇,將幸福的種子供奉在上麵,每天虔誠地祈禱。青年乙把頭發都熬白了,卻仍然一貧如洗。他十分生氣和不解,又跋山涉水來到幸福使者麵前,抱怨使者騙他,幸福使者笑而不答,隻讓他到甲那裏看看。當乙看到大片的果園時,頓時醒悟,急忙回去將那顆種子埋到了肥沃的土裏,但幸福的種子已被蟲子蝕空,失去了生命力。
此故事說明將種子供奉於神壇,其實是將機會束之高閣,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
生活中有許多如此有膽無識之人,迷信他人,讓機會白白流失。
有一位黑人名叫喬治,他自幼生長在芝加哥,以擦鞋為業。他常常聽到他的朋友希望將卷曲的頭發弄直。
有一天喬治為一位顧客擦鞋,閑聊時,喬治發現這位顧客是一位化學家。喬治問:“化學家通常做些什麼?難道你能夠調製某種藥水弄直我的頭發嗎?”化學家笑著答應一試。
幾天之後,化學家交給喬治一種藥水。喬治試了之後發現頭發變直了,於是喬治將這種藥水分瓶出售給一些朋友及商店。沒過多久,喬治就建立起了一個小有規模的銷售網。今天喬治個人的財產已超過千萬。對於一個擦鞋童而言,這當然是一項相當不錯的成果。
是啊,一個擦鞋童都能通過主動把握機會,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如此成就。有智者還抱怨什麼呢。在抱怨上天將那麼好的機遇贈給了別人惟獨不給你之前,先從反省自己做起吧!
11.點擊:機會隱身之處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有的機遇是偶然的,有的則靠自己的努力把握和創造。所以說,機遇其實有一千個麵孔。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機會還是有可尋蹤覓跡的脈絡以供搜尋的。
具體地說,創業機會隱身之處在以下四個方麵:
(1)變化蘊含機會
環境的變化會給各行各業帶來良機,人們透過這些變化,就會發現新的前景。變化可以包括:A,產業結構的變化;B,科技的進步;C,通信的革新;D,政府放鬆管製;E,經濟信息化、服務化;F,價值觀與生活形態變化;G,人口結構變化。
一篇有關簡樸化商業的文章表明在美國摒棄高消費,追求生活簡樸化的生活潮流中,蘊育著有關的衣食住行娛樂等各方麵的商業機會,精明的商人將簡樸化變為一場商業潮,兜售他們的簡樸化產品。
(2)從“低科技”中把握機會
隨著科技的發展,開發高科技領域是時下熱門的課題。例如美國近年來設立的風險性公司電腦占25%,醫療和遺傳基因占16%,半導體、電子零件占13%,通信占9%。但是,公司機會並不隻屬於“高科技領域”。在運輸、金融、保健、飲食、流通這些所謂的“低科技領域”也有機會,關鍵在於開發。
(3)關注顧客的需要
機會不能從全部顧客身上去找,因為共同需要容易認識,基本上已很難再找到突破口。而實際上每個人的需求都是有差異的,如果我們時常關注某些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就會從中發現某些機會。
因此,在尋找機會時,應習慣把顧客分類,如政府職員、茶農、大學講師、雜誌編輯、小學生、單身女性、退休職工等,認真研究各類人員的需求特點,機會自見。
(4)從問題中找到機會
問題是那些大家“苦惱的事”和“困擾的事”。有了問題,人們總是迫切希望解決,如果能提供解決的辦法,實際上就是找到了機會。例如雙職工家庭,沒有時間照顧小孩,於是有了家庭托兒所;沒有時間買菜,就產生了送菜公司。這些都是從“負麵”尋找機會的例子。
其實,機會無處不在,對有心人來說,機會是可以認識、把握和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