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等閑識得機遇麵(3)(1 / 2)

首戰告捷,李威馬不停蹄,繼續研製。他細心觀察礦工的生活和工作特點,千方百計改進和提高產品的質量,設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考慮到幫助礦工防止蚊蟲叮咬,他將短褲改為長褲;又為了使褲袋不致在礦工把樣品放進去時裂開,特將褲子臀部的口袋由縫製改為用金屬釘釘牢;又在褲子的不同部位多加了兩個口袋。這些點子,都是在仔細觀察淘金者的勞動和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地捕捉到並加以實施的,使產品日益受到淘金者的歡迎,銷路日廣。

靠抓住顧客需求而致富的老板李威,就是如此開創了其經營牛仔褲的生涯。並將牛仔褲從下層百姓的標準發展為各階層都能接受的商品。

農夫亞默爾剛去加州淘金時才17歲。他曆盡千辛萬苦趕到加州,一段時間後,他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挖到一兩金子。

淘金夢是美麗的,山穀中艱苦的生活卻令淘金者難以忍受。特別是當地氣候幹燥,水源奇缺,尋找金礦的人最痛苦的是沒有水喝。許多人一麵尋找金礦,一麵不停地抱怨。

一個淘金者說:“誰讓我痛飲一頓,我寧願給他一塊金幣。”另一個說:“誰給我喝一壺涼水,我情願給他兩塊金幣。”還有一個發誓說:“老子出三塊金幣。”

在一旁的亞默爾見這些人發完牢騷又繼續埋頭挖掘,自己停住了手中的鐵鍬。他想:如果我把水賣給這些人喝,也許比挖金礦能更快地賺到錢。於是,亞默爾毅然放棄找金礦,將手中挖金礦的鐵鍬變為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經過細沙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後將水裝在桶裏,運到山穀一壺一壺地賣給找金礦的人。

結果,許多人深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有些人甚至忍饑挨餓,流落異鄉,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賺到了6 00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十分可觀的財富。

古人說:“水路不通走旱路。”老板在追尋機遇時,一定要懂得變通,勿固執己見。如果現有的生意難有收獲,應及早罷手,另辟蹊徑。

9.創造機會

法國白蘭地酒曆史悠久,酒味醇厚,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白蘭地仍然沒打入美國市場。

趁著1957年10月艾森豪威爾總統67歲壽辰之際,法國商人製訂了一項完美的計劃,他們致函給美國有關人士:法國人民為了表示對美國總統的友好感情,將選贈兩桶已有67年曆史的白蘭地酒作為賀禮;這兩桶酒將由專機運送到美國,白蘭地公司為此支付巨額保險金;將舉行隆重的贈送儀式……

美國新聞界將此消息如實報道出去,結果這兩桶白蘭地還未運到美國,美國人對它已經是如雷貫耳,思之如渴了。

白蘭地酒運抵華盛頓舉行贈送儀式時,市民們趨之若鶩,盛況空前,而新聞界更是不甘寂寞,有關贈送白蘭地酒儀式的專題報道,新聞照片無處不在,總統大人對白蘭地的讚賞更無人不知。

聰明的法國商人們如願以償:白蘭地酒堂而皇之地打入了美國市場。

把握機會最可靠的方法是通過行動自己創造機會。坐等良機往往是徒費功夫。精明的商人總是如此創造一個又一個商機。

就象賀綠汀在“遊擊隊歌”中所寫的“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一樣,其實,說沒有機遇往往是愚懶人的借口,機遇不需要等;機遇在你的手中。精明的商人總是一個接一個的製造機遇,創造成功。就象法國白蘭地酒打入美國市場一樣。

關愛他人

有時候,對他人的關愛也會變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娜姆初到美國留學,生活拮據,為了生存,除了學習英語和音樂,每天晚上她都到一個餐廳打工,當服務生。

那天,一個麵容憔悴、神情淒苦的老人,為躲避外麵的狂風走進餐廳。所有的人都漠視他,甚至有人因為他的寒酸要趕他出門。隻有娜姆動了側隱之心,她知道有很多美國老人晚年都很孤獨淒苦,於是,她搬了一把軟椅子讓老人休息,並自掏腰包為他要了飲料。為了讓老人開心,還專門為他點唱了中國的民歌,並熱情邀請他參加中國學生的聚會。漸漸地,老人笑逐顏開了。

兩個月後,這位老人交給娜姆一封信和一串鑰匙,信裏裝著一張巨額支票,娜姆驚愕萬分。信的內容如下:娜姆,我年輕的時候收養了3個越南孤兒,為此一直沒有結婚。可當我含辛茹苦地教育他們長大成人自立後,他們卻拋棄了我這個養父。我退休前在一家公司當工程師,有著豐厚的收入,但錢對我這個曆盡滄桑、將要入土的老人毫無意義,我需要的是親情的溫暖和友誼。娜姆,隻有你給過我這種金錢難買的情誼。現在,我已回到鄉下落葉歸根,我把這一生的積蓄和房子都留給你,用這些錢來實現你源於瀘沽湖畔的音樂夢吧。

從此,老人杳如黃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