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四) 四月管理者的做事之道 (4)(3 / 3)

能否善於抓住機會,是一個人是否有所成就的重要條件。當別人認為機會已經不可能再降臨的時候,或許機會已經來臨,隻是你沒有發現。我們必須善於抓住機會,或許在就在一秒鍾,你就會從一個乞丐變成一個富翁。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首先要看到商機。如何看到商機?這需要對所有可能與未來有關的信息變化進行分析,依靠敏銳的商業感覺嗅到機會。

要抓住機會,就必須善於分析現實信息,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市場的需求。我們要隨時準備拿出拚搏和應戰的勇氣來,抓住每一次機會,獲得成效。

行動指導

水能順應天時地利,遵循道性而動,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冬為雪,夏作雨,從不違背天時,管理者也應做到動善時,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第四周 做事的終極哲學

不自生——找準自己在團隊中的的位置

道德經箴言

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道德經》第七章

譯文:天地是永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永久存在,是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的運動變化規律而存在,而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規律平衡的集合,因為他是和諧平衡的,所以它能夠永世長存。

很多管理者,都有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表麵上知道自己是該幹什麼的,實際上在很多時候都會忘掉自己在團隊中的權限和責任。

赫爾曼?海塞的《東方之旅》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群想要旅行的人們四處打聽,想雇一個仆人,以便在他們旅行時有人為他們做飯、洗衣及其他仆人做的事情。他們拜訪了一個修道院,問是否有人有空,可以在他們旅行時為他們服務。僧侶們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叫利奧的人,但條件是利奧不能長期跟隨他們,必須在陪他們一段時間後返回修道院。

利奧成了他們忠心耿耿的仆人,為他們做瑣碎的事情,激勵他們的士氣,在約定離開他們之前一切都很順利。然而在利奧離開他們之後,漸漸地,他們的士氣衰減,那個群體漸漸分裂,最終他們的旅途被取消。他們中的一個人浪跡了多年,終於來到了利奧所在的修道院。當他進入修道院時,他發現利奧的真實身份遠遠不是一個卑下的仆人,而是偉大的、受人尊敬的、那群僧侶的領導者。

這個故事說明管理者不僅是團隊領導者,而且還是團隊的仆人,為團隊做仆人這一點很重要。許多管理者以為他們的工作就是發號施令,如果他們不這樣做,他們害怕會失去人們的尊重。然而,團隊的工作目標是完成任務,而管理者的工作是使團隊凝聚起來,並且被激勵。

當一個人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那這個人也是永世長存死而不亡的,就像雷鋒一樣,人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在。

對管理者來說,企業長盛不衰的關鍵是管理者找準自己在團隊中的的位置,始終躬身做好團隊的仆人,永遠不忘自己帶領企業做大做強的使命。

要想把團隊管理得好,必須首先明確自己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否則就成為不了好的“領頭羊”,也不可能帶出一支高績效團隊。

管理者要通過站在他們的利益上工作以使團隊團結起來,而不是通過告訴他們如何去做來達到這一點,通過以自己的行動表明,他確實信任自己的團隊,並願意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團隊發揮作用。這種榜樣的力量使其他團隊成員很難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