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 四月管理者的做事之道 (5)(1 / 3)

(四)四月 管理者的做事之道 (5)

。一旦管理者是在領導一個團隊,而不僅僅是個鬆散的群體,團隊成員或團隊外的人士就會根據整個團隊的業績來評價管理者。如果管理者接受了團隊仆人的角色,那麼,管理者就能夠代表整個團隊去與其他管理者和部門談判,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團隊業績也會提高,此後就會很好地影響到整個的團隊。

管理者是教官,也是隊員。管理者要鼓勵隊員認識到合作共事並幫助彼此發展,會產生協同作用,對提高個人技能與績效都會有莫大的好處。合作其實是一種天性,例如兒童就傾向於共享他們的知識和技能。人們並不必專門學習就可以掌握這一點,隻要順其自然即可。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和進入工作世界,我們都已變得麻木、懶散,這種天性似乎也已經失去了。

行動指導

團隊的管理者要成為團隊成員的榜樣,他不是把困難的或棘手的任務交給別人,而是通過承擔這些任務表明自己對團隊的忠誠。

“不失其所者久”——好的管理者,執著於有價值的東西

道德經箴言

原文:不失其所者久。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譯文:不離失他所維係、歸依的道的可以長久。

一個能力平平卻有著熱忱的人,往往能超越一個能力很強卻毫無熱忱的人。

霍夫曼原先是一家小化工廠的老板。那時候,科學家們已經合成了維生素,但還沒有進入臨床應用階段。有一次,霍夫曼偶然聽人談到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他隱隱感覺到,這種產品很可能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他當即去向科學家請教有關維生素的知識,不久後,他就出售自己的化工廠,以所得資金購得維生素專利權,又大量舉債,成立霍夫曼製藥公司,準備生產維生素。

霍夫曼此舉,使親朋好友大為驚駭,連一向順從的妻子也對他大發雷霆。他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瘋狂之舉。假如維生素不被市場接受,他豈不要賠掉自己原有的基業?但霍夫曼堅信,既然維生素對人體大有好處,沒有不被市場接受的道理。

事實證明了霍夫曼的判斷力。隨著維生素的價值進一步被科學家證實,它成了一種頗受人們歡迎的產品。當其他企業家跟風而上時,霍夫曼製藥公司已經占領了全世界半數以上的市場。

現在,霍夫曼製藥公司已是全世界最大的製藥公司之一。

一般來說,成功人士判斷事情成敗的一種方法是:它有沒有價值?它對多少人有價值?它的價值是否易於被接受?它的價值是否易於實現?競爭者有多少?假如一件事對很多人有價值,而且很容易讓人得到好處,跟社會價值觀也沒有明顯衝突,也沒有很多競爭者卷入角逐,那麼,這件事的勝算一定很大,值得你堅持到底。

有些人遇到了一次失敗,便把它看成拿破侖的滑鐵盧,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人總是需要有一些狂熱的夢想來鼓舞自己的,如霍夫曼在做出了天才的判斷之後,無論別人怎麼看都對自己的理想有著執著的狂熱。每個企業家都會經曆很多艱辛,如果沒有對自己的創意懷著無限的激情,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那些一心要得勝、立誌要成功的企業家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失敗為最後的結局,還會為原先的那個目標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再重新站起來,比以前更有信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行動指導

熱忱是一切成功的底蘊,也是一切企業家和追求物質幸福者必備的核心精神。

愛以身為天下——領導者要多說“我們”少說“我”

道德經箴言

原文: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經》第十三章

譯文: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樣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護天下;像愛養自己的身家一樣愛養天下的人,可以托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