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實戰篇:好口才走遍天下(8)(2 / 3)

2不要對部門職責以外的事情下命令。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工作職責,你不應該命令自己的下屬去做其它部門的事情。

3不要對不是自己的下屬下命令。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直接上級,你如果不是他的直接上級,就不應該直接給他下命令。

做會訓誡下屬的領導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你的下屬由於遲到、早退,工作時不夠盡心努力而造成惡劣的影響,或是違反公司規定、犯了某些更為嚴重的錯誤的時候,你應該用一種什麼方式來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從而幫他改正錯誤呢?

案例分享:

一次,企劃部通知全體人員在第二天上午10點鍾準時召開會議,研究一份比較重要的策劃方案。通知強調,不得遲到,不得以任何理由請假。盡管如此,職員小陸還是在會議開始5分鍾後,才走進會議室。正在主持會議的宮銳看到小陸進門後,什麼也沒說,隻是繼續發表著他的講話。會議結束後,宮銳仍然對小陸的遲到沒有表態,夾起公文包轉身走出會議室回到他的辦公室。

過了一會兒,小陸敲門走了進來。宮銳示意他坐下,問道:“怎麼回事?”

小陸囁囁喏地說:“昨天晚上,我加班寫份材料,睡得晚了。所以……”

“我知道,你很辛苦。不過今天的會議十分重要,而且會議通知寫得非常明白……”

“我……”小陸低下了頭。

“好了,小陸,這件事就這樣。以後要注意一些。晚上加班不要太晚,也要注意身體,去幹事吧!”

經驗總結:

為什麼強調那麼嚴格的事就這樣輕描淡寫的過去了呢?因為宮銳知道,小陸平日向來遵守紀律,從來沒有遲到過。況且,小陸昨天晚上也確實是加班寫材料了。這次遲到,情有可原,如果批評得太嚴厲,的確也說不過去。於是,宮銳隻有稍作了提醒。

其實,訓誡下屬也是一門學問,怎樣對待犯了錯的下屬,是領導者必須謹慎看待的一個重要問題。解決好了,雙方都滿意,能促進工作的順利展開;處理不當,則會給自己樹立起敵對麵,無形中增加工作中的阻力。所以,批評處罰需謹慎,一定要注意分寸,方可懲前毖後,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下幾種巧妙的訓誡方法應該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1暗示

一個員工如果遲到了肯定有他的理由,你若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狠狠地訓斥一番,隻會造成他的消極抵抗情緒。你不妨微微一笑,首先跟他打個招呼:“早上好。”他就能意識到自己確實錯了,並且還會因沒被指責而感到很溫暖,從而加倍努力工作,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的暗示方式避免上司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給下屬以畏懼感,增加了上司的親和力,也讓下屬不失麵子,同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一種很巧妙的訓誡方式。

2忠告

上司可以告訴辦事失敗的下屬甲說,下屬乙是怎樣獲得成功的,讓他也試試。這樣不直接批評甲的錯誤,而是提出忠告,通過與別的同事的對比,讓下屬可以虛心向別的優秀同事學習,而不是固守自己的錯誤方法。不進行批評的訓誡同樣可以讓下屬意識到錯誤,從而及時改正。

3.提醒

可以稍微給你的下屬施加一些壓力,但一定要尊重對方的人格,注意自己的態度與措辭:“你平常一向十分謹慎,這次實在是太出入意料了,但請恕我直言……良藥苦口利於病,我隻是想提醒你注意一下……”這種事先聲明出於善良的關懷,並非嚴厲的指責,能讓對方感到更加羞愧而又心悅誠服。

4指責

采取指責的方法,指責者是很痛心的。在指責別人之前,上司要先認真反省一下自己,這點非常重要。在批評對方的時候,還應該意識到自己也是有責任的。另外,指責下屬或者青年人之前,自己要先在上級那邊承擔起一些責任。指責要對事不對人,隻針對下屬做錯的事來批評,而不牽扯別的事情或問題。

5.製裁

製裁的方法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使用這種方法之前,一定是已經將所有的事情都搞清楚了。製裁必須講求實事求是,隻有這樣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專家點撥:

1作為上司,批評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上司在批評下屬時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這樣,才能做到既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又不致使下屬產生抱怨、抵觸等情緒,影響了上下級關係和工作的質量。

2有些管理者總覺得批評、責備人是件嚴肅的事,於是總會下意識地找個正規的場合,用比較嚴肅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批評。其實批語、批評與責備有很多講究,對不同的對象要采取不同的技巧,也要選擇不同的時機。

3批評下屬一定要以事實為根據,千萬不能根據推測,盲目下結論,使下屬蒙冤,自己也可能因此受到傷害。

對下屬不要吝嗇讚揚的語言

很多老板認為,激勵職工的方法一般有兩種:獎勵和懲罰。從人類的本性來講,人們通常希望做一些愉快的事情,獎勵比懲罰顯然更容易讓人接受。假如員工按照老板的吩咐去做,老板往往就會獎勵他們、認可他們,而這些就是員工內心裏想要的。一旦你不照老板說的去幹,老板就會殺一儆百、給予懲處,例如警告、責怪、降級察看、辭退解雇等,這些都是員工所不願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