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實戰篇:好口才走遍天下(4)(1 / 3)

不同的顧客,在購買動機、性格習慣、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年齡、性別等方麵都有所不同。某種風格的語言和銷售方式很可能適合於某一類或幾類顧客,但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顧客。隻有選擇顧客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說服顧客。不同的時間和場合,由於顧客的需求強度不同、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洽談環境不同、洽談氣氛不同,自然也會要求不同的談話方式和內容,需要使用不同的語言藝術。

案例分享:

有一天,推銷員沈青去訪問一個客戶。這位客戶是個“自高自大”型的人,脾氣很怪,沒什麼嗜好。這是一般推銷員最難對付的人物,不過對這一類人物,沈青倒是胸有成竹,自有妙計。

沈青來到客戶的辦公室,他正背著門坐在大班椅上看文件。過了一會兒,他才轉過身,看了沈青一眼,又轉身看他的文件。就在眼光接觸的那一瞬間,沈青有一種講不出的難受。

忽然,沈青大聲地說:“總經理,您好,我是沈青,今天打擾你了,我改天再來拜訪。”

“你說什麼?”

“我告辭了,再見。”

這位客戶顯得有點驚慌失措。沈青站在門口,轉身說:“是這樣的,剛才我看你很忙,其實我隻是來拜訪總經理並向您請安,如今已完成任務,所以向您告辭,謝謝您,改天再來拜訪您。再見。”

“嘿,你怎麼一來就走了呢?你這個人蠻有趣的。”

“啊,今天真是打擾您了,我早該來向您請教……”

“請坐,不要客氣。”

經驗總結:

由於沈青采用“一來就走”的妙招,這位“不可一世”的客戶比上次乖多了。遇見什麼人就說什麼話,遇到難纏的人,我們不能放棄,要知難而上,相信再頑固的堡壘也能被你攻克。由此可見,推銷員既要注重方式方法,又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隻有這樣你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事倍功半。

做銷售講究“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與眾不同的性格,即使是同一需要、同一動機,在不同性格的消費者那裏,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

對於沉默型的顧客,推銷員一定要設法使之開口。但怎樣才能使對方開口呢?這就要看推銷員的本事和經驗了。推銷員一定要有耐心,提出一個問題後,要耐心等待,等對方開了口再說下一個問題。

對於冷淡型的顧客,無論他的態度多麼令人失望,但推銷員都不應泄氣。要真誠地、主動熱情地和他打交道。對這樣的顧客,特別需要的就是熱情。

對於慎重型的顧客,銷售人員應該不厭其煩、耐心誠懇地回答和解釋顧客所提出的問題。如果推銷員急於求成,以降價為條件,反而會引起顧客的懷疑。要盡量向他們講明情況,使其理解。在和這種顧客談話時要注意給對方留有思考的餘地,切不可“窮追猛打”。

對於自高自大的顧客,要順水推舟。首先滿足他的自尊心,他要吹,就讓他吹個夠,推銷員不但要洗耳恭聽,而且在恰當前時候要附和幾句。對於他提出的反對意見,不要正麵衝突。他講夠了,再巧妙地讓他變成聽者,反轉對方的優越感,讓他來附和你的意見。

當你遇到博學多識型的人時,你應當把你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項請求提出,請他指點迷津。有的顧客確有真才實學,甚至有關商品的某些領域他懂得比推銷員都多,因此有的時候似乎給人一種盛氣淩人的感覺。一個推銷員應該實事求是,老老實實,把對方作為良師益友來對待,這樣就會取得他的支持。

對於見異思遷、喜怒變幻較大的顧客,最要緊的是於以理解和諒解,要牢牢把握住他們的心理,要弄清他們的興趣是什麼,對什麼事情比較關心。

對於爭辯成性的顧客,最要緊的是不要和他爭辯。對對方的意見可表示完全讚同,同時避開注目的重點,回答別的問題,不要使對方丟臉。

對激動型的顧客,推錆員一定得注意保持冷靜的態度。對方激動時,自己不能激動,等對方平靜下來後再慢慢誘導,即使生意不成也要仁義在。

專家點撥:

1不同的推銷目標、不同的推銷內容,導致推銷對象的不同,這就要求銷售人員的推銷語言要能夠很好地反映這些差異。

2銷售沒有固定的技巧,也沒有一定成規。一名優秀的推銷員知道見到什麼人說什麼話,他們往往能夠靈活地隨機應變。

3跟人交談要看對象,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俗話說得好:“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任何交談,都離不開特定的對象。要使交談達到既定的目的,必須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顧客喜歡什麼,你就談什麼

許多有經驗的推銷員都喜歡投其所好以說服客戶,這方麵成功的案例數不勝數。剛開始的時候,對方可能對推銷員、對交易很厭煩,但是後來由於推銷員巧妙地聊起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從而使對方產生了好感,並最終達成交易。

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