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實戰篇:好口才走遍天下(3)(3 / 3)

案例分享:

銷售員:“先生您好,昨天您來看我們公司新出產的病床,我想了解下,你覺得這批床怎麼樣,適合您的醫院嗎?”

醫生:“一些功能挺好的,隻是我覺得這床太硬,病人會不喜歡的。”

銷售員:“硬嗎?這種類型的床還是硬一點好。”

醫生:“對病人來說,並不要求太軟的床。但它真的是太硬了。”

銷售員:“您怎麼過了一天就說這床太硬了呢?昨天您還說挺合適的啊。”

醫生:“不適合,我覺得各個方麵都不符合我們的選擇標準。”

銷售員:“可是這種床是專為你的這批腰肌勞損的病人設計的啊。如果有這種床,他們會更舒服的。”

醫生:“我們有專門的采購部,我們會處理這個問題。”

銷售員:“你們的采購部並不可靠,他們哪有我們的專業設計人員懂得多啊。”

醫生:“哼,再見。”

銷售員:“你這個人怎麼這樣呢?”

經驗總結: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銷售員都不應該和客戶發生爭執。因為爭執一旦發生,無論你的產品多好,客戶都不願意從你這裏購買。雖然可能在爭執過程中,銷售員可以拿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壓服客戶,在爭論中取勝,但也徹底失去了成交的機會。所以,銷售員應該借鑒上麵例子中的教訓,拿出真誠和耐心,心平氣和地和客戶溝通,才會讓推銷變得順利。

當然,這樣做並不是說客戶永遠是對的,為了避免爭執,就要忍氣吞聲地放棄原則和利益,遷就客戶的無理要求,事實上也不必如此,隻要換一種方式就可以做到。例如,一位顧客想退掉一件剛買的特價衣服,但商場規定這種衣服是不能退貨的。這時,銷售員可以這樣對顧客說:“我們商店有統一規定,特價商品是不能退貨的。不過,我可以去請示一下經理,看他能不能給您特殊處理。”當客戶聽到“特殊處理”這四個字時,會對銷售員產生一種好感。如果經理不同意退貨,客戶也會認為銷售員已經盡了力,就不會再難為銷售員;如果經理同意退貨,客戶會認為自己受到了特殊待遇,心中更會對銷售員充滿感激。

客戶就是“上帝”,永遠是對的,這是每個銷售員都要牢記的話。但怎樣才能避免和客戶起爭執呢?

交易中,真誠的自責對顧客是一種體貼、一種安慰,責備自己,給對方以慰藉。善於與顧客進行心理溝通也是一種讓顧客感到快樂的方式,它不但可以讓交易繼續進行,沒準對方還會介紹給你更多的客戶。示弱是一種揚他人之長、揭自己之短的說話技巧,目的是為了使交易重心不偏不倚,或是讓對方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最終達到銷售的目的。

有個人非常善於做皮鞋生意,別人若賣一雙,他通常就可以賣出去好幾雙。在一次交談中,有人問他做皮鞋生意到底有什麼小竅門,他笑笑說道:“善於示弱。”接著他還舉了例子來說明:“有些客人來你這兒買鞋子,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將你的皮鞋貶得一文不值。顧客常常會告訴你哪種鞋子是最好的,價格適中,樣式和做工是多麼精致,說得頭頭是道,似乎他們是這方麵的行家。在這個時候,你如果和他們爭辯是沒有絲毫用處的,他們這樣講說到底就是為了用相對較低的價錢要到皮鞋。而這時,你就應學會示弱了,例如,你可以恭維他的眼光確實很特別,的確是會挑選鞋子,自己賣的皮鞋則確有不足的地方,像樣式不新穎了,不過鞋跟很穩固,鞋底不是牛筋底,走路的時候不會發出篤蔦的響聲,但柔軟也自有它獨到的好處呢……你在承認這鞋子有不足的同時從另外的角度把它的優點誇讚了一番,或許這正是他們中意的地方呢,這樣就可以令他們心動。顧客費了這麼多的心思在上麵不正好能表明他們對這鞋子很滿意嗎?”

你的示弱,可以充分滿足顧客的挑剔心理,這樣一筆買賣很快就能做成功。示弱並不代表著示真弱,而是要摸準顧客的思路,采用一種委婉的方法來俘獲顧客的心罷了。

專家點撥:

1認真分析客戶異議,並采取相應的對策。

2客戶有異議時讓客戶多說,你多聽,充分了解客戶的想法。

3任何一個推銷員都要牢記,與客戶溝通時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不能與客戶起爭執。

4永遠避免跟別人起正麵衝突,尤其是和你的客戶。

不同的顧客需要不同的口才

銷售語言是一門藝術,銷售人員要想將這門藝術運用好,就應該在推銷過程中有的放矢、對症下藥。由於每一次推銷都有其特定的對象、時間、地點、目標和內容,所以,隻有綜合考慮這些影響銷售的因素,並據此來確定最終的推銷語言風格,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銷售語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