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貨員看了一下連衣裙,發現有明顯幹洗過的痕跡。但是,直截了當地向顧客說明這一點,顧客是決不會輕易承認的,因為她已經說過“絕沒穿過”,而且精心地作了一定偽裝。於是,機敏的售貨員說:“我很想知道你們家的某一位是否把這件衣服錯送到幹洗店去過。不久前我也發生過一件同樣的事情,我把一件剛買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結果我丈夫沒注意,把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髒衣服一股腦兒塞進了洗衣機。我懷疑你是否也會遇到這種事情,因為這件衣服的確看得出已經被洗過的痕跡。不信的話,您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這位小姐看了看衣服上的證據知道無可辯駁,而售貨員又給了她一個台階下。於是,她順水推舟,吞吞吐吐地說了幾句,就收起衣服走了。
經驗總結:
上述例子中的售貨員,在明知對方穿過且洗過衣服後而不直接點破,給了對方一個台階下,讓事情得到了解決。試想,她若堅持說顧客“一定穿過”,而對方則堅持說“沒有穿過”,事情鬧騰起來,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不歡而散,且會影響超市的生意。
其實,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不和諧的情形是時有發生的,比如:話不投機,不歡而散;觀點相左,爭個麵紅耳赤;關係破裂,互不理睬;自己的好心被誤解,等等。但最難堪、最尷尬、最使人丟麵子的事,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下不了台,被“晾”了起來。比如經過多次交往知道某人是個臉皮厚的白食者,再有大家一起出去吃飯的場合,要麼一個一個地悄悄溜出去,到外麵再集合;要麼趁他不在的機會快走。這叫給他留個台階,要不然當著他的麵大夥七嘴八舌地商量去哪家飯館,接著幾個人招呼也不打地揚長而去,臉皮再厚的人也會覺得無地自容的。
台子很高,蹦下來會摔壞,所以要給人留個台階,讓人下得了台。這是一種真正的與人為善。這裏最忌諱也是人們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是得理不讓人。須知,不占理的一方已經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了,如果我們寬厚地予以對待,必使對方產生感激之心,當然會有利於以後的交往;反之,倘若凡事尖酸刻薄,久久地揪住不放,不留任何餘地,以致使人無法下台,看起來是大獲全勝,可是關係往往便從此徹底完結了,這不是無異於失敗嗎?
在社交場合,每個人都展現在眾人麵前,因此格外注意自己的社交形象,都會比平時表現出更為強烈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在這種心態支配下,如果你措辭不當讓人難堪,他會因為你使他下不了台而產生比平時更為強烈的反感,甚至與你結下終身的怨恨。同樣,當他處於尷尬的境地,騎虎難下時,也會因你為他提供了台階,使他保住麵子,而對你更加感謝,產生更強的好感。
專家點撥:
1既能使當事人體麵地下台階,又盡量不使其他在場的人覺察,這是最巧妙的“台階”。
2與別人出現矛盾時,也不要得理不饒人,喋喋不休,要給別人留個台階下,化幹戈為玉帛。
3俗話講:“得讓人處且讓人。”不要把人逼到沒有退路的境地。有些時候給人留個台階下,這也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不做澆滅別人談話熱情的冷水
與他人交談時,隨便中斷對方的說話是不禮貌的,但對於冗長的談話,則可以根據自己和對方的關係,談話的內容、時間、周圍環境等等來判斷是否應該讓對方繼續談下去。若不得不中斷對方談話,也要考慮在哪一個段落中斷為好,同時也應照顧到對方,避免給對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案例分享:
7位年輕人聚餐,席上有6位山大生和一位北大生。當這六位山大生說到學校的製度和上課情形時,北大生不停地打岔,還總是在言談中強調“我們北大”如何如何。
聚餐結束後,這六位山大生向人表示,他們對那位北大生幾乎沒有好感。因為山大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學校,學生當然也有很強的榮譽感,而這位北大生言談問總是提及“北大”二字,仿佛在他們的優越感上重重地銼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