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頁(1 / 2)

天邊一朵雲,一端是又黑又濃的一筆,就像毛筆書寫‘捺’字開頭,沾足了墨汁,用足了力氣,彼端則稀薄疏鬆,淡淡的墨暈中透露隱隱地霞光,像水墨上開出的桃花,有點嬌豔,有點風騷。

夕陽西下,這最後一抹霞光,還在意猶未盡地發射光輝,這種孜孜不倦,永不服輸的精神,讓那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感歎也變得可笑起來。

有時候黃昏不代表結束,反倒是某些事情的開始。

回到行宮,我一邊走,一邊做些無謂的感歎。

還沒到住處,就聽一陣悠揚的提琴音從裏麵傳了出來,我忍不住彎起了嘴角,加快腳步。

在門口,照顧我飲食起居的宮女蘭合端著兩碗紅豆沙冰正要進屋,見我過來,笑道:“姑娘這張嘴真夠長的,吃什麼好東西都躲不開你。”

我佯怒地瞪了她一眼:“還敢說,姑娘我想吃碗紅豆沙餅還得沾十三爺的光!你個賊丫頭!”

蘭合臉微紅,嬌嗔道:“姑娘又在胡說!”說罷,憤憤地卷簾進屋,把托盤往桌上輕輕一擱,轉頭跑了出去。跑到影壁那裏,又不甘地轉頭,洋洋道:“我告訴趙嬤嬤去!”

我笑笑,滿不在乎地擺手:“去,去,去,趕緊去!”

這丫頭才跟我沒多久,隻知道趙嬤嬤原來德妃娘娘身邊的,又是十四貝勒專門送來服侍我的,凡事我都賣她幾分麵子,卻不曉得,姑娘我今非昔比,趙嬤嬤再不敢對我說一句重話了!

進門就見十三爺正‘憂鬱’倚在軒窗前拉小提琴,奏得曲子正是我從前教他的那首經典的《沉思曲》。

我見他眯著眼睛,好不陶醉,裝得還挺像,故意貓著手腳悄悄走過去,在他身後大吼了一聲,嚇他一嚇,他這才轉過頭來,笑得很包容:“你呀,你呀,跟小孩兒相處久了,脾氣也越來越孩子氣。”

我反擊道:“你呀,你呀,跟四爺相處久了,口氣也越來越老氣橫秋。”

“好,好對子!回頭我要好好說給四哥聽聽,教他點評一番。”他大笑。我連忙討饒。要是叫四爺知道我在背後這麼埋汰他,下次見了我,非得跟我長篇大論:為什麼十三跟我在一起,就老氣橫秋?為什麼說我老氣橫秋?其實我是很什麼什麼,你不要以為我什麼什麼的……這樣的話,讓我很有壓力。

笑罷,十三爺揚了揚提琴,得意洋洋地問道:“怎麼樣,許久沒有拉給你聽,你覺得我琴藝進步沒有?”

我撇撇嘴,帶著五分誠意,五分嫉妒,說:“十三爺的水平已經頂尖了,沒有進步空間了。”

自從我在皇上身邊當差,常常被人恭維多才多藝,其實同十三爺比起來,我還真算不上什麼。尤其我擅長的網球,遊泳,街舞什麼的,在這個時代根本用不上,想拿出來炫耀也沒條件,有條件的則沒人欣賞,而十三爺精通各種中西樂器,有些樂器比如笛子,一上手琢磨琢磨就能無師自通,小提琴更是從小就開始練習,技藝非凡。

皇上英雄一世,對子女們的要求也很高,要他們天文地理、文治武功無所不通。所以清朝的龍子龍孫最不容易當,早晨不到四點就得起床,一直學到晚上,功課比現代的高中生還多!在京傳教士馬國賢寫回歐洲的信件中也曾提到,康熙皇帝雖然在音樂和數學上造詣不高,卻很想成為專家,他這一生達不到這個目標,自然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兒子身上。他為皇子們請了眾多音樂教師,其中有一個來自意大利,叫德裏格(Pedrini,Theodoricus)。

德裏格擅長演奏小提琴和編曲,他是將西洋交響樂傳入中國的第一人,後來他還編著了我國第一部正式刊行的西洋樂理著作《律呂正義?續編》。有這樣專業的老師,加上十三爺天賦異稟,勤苦練了這二十多年,怎麼也算個‘家’了!

我對提琴則完全上不了手,鋼琴還是我媽手把手教起來的,我的長處是記性好,所以從前記得那些曲譜都還沒忘了,十三爺經常來我這裏蹭曲子。

我現在用的鋼琴是康熙五十四年皇上叫人從德國買的,用了整整一年才運到中國來。這次來熱河,也一並帶來了。

我教給十三爺的譜子都是彈出來,而不是畫出來的。

十三爺得我恭維,明明樂得嘴巴都快咧到耳後去了,還煞有介事的搖頭道:“非也,非也,人生在世,學無止境,我隻恨自己無知,無用,從不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多。”

我坐在桌邊吃紅豆沙冰,不暇分心逗他一句:你若知道的太多,就該被上帝滅口了。

“喲,沙冰,怎麼不早說!”他陶醉完了,一斜眼看到桌上的沙冰,三步並作兩步過來,端起碗來就吃,才吃了一口,就歎道:“你這丫頭手藝堪比禦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