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斷是有朝中奸佞與東海王裏應外合,奪取京城,再發布告文說陛下南巡,各地官員不知京城內況,勢必忙著接駕,如此無暇顧及京城,東海王一入京便有時間穩住陣腳,如此以來北方半壁江山盡歸東海王了!”
“伏禦說的不無道理,當務之急要尋見皇帝,保住皇帝無虞方是正道!”
“如今天下紛亂,凡有異心者勢必會紛亂而起,割據一方,不如發下檄文北伐東海王!”歐陽誌言道。
“此事不急,如今還需先尋陛下要緊,一來打探中合那邊戰事如何,再者看看鎮南關那處如何了,再定下計劃,東海王若真攻下京城,怕是先要在京中安穩一段時間了!來人!”
伏禦一聲喝道,門外進來一員守將,“傳令三軍校尉,來府中議事!”
守將應聲而去,伏禦有道:“歐陽大人,勞煩讓雲城大小官員也來府中議事!”歐陽誌聞言忙去傳話。
不時州府大堂之上,文武各列兩班站立一旁,伏禦站在眾人麵前,左右各站著歐陽誌與孔伯軒,肖雲則站於孔伯軒身旁,伏禦見諸人皆至開口言道:“今日京城傳來消息說東海王攻陷京城,陛下難逃了!”伏禦話音一落,大堂上立即炸開了鍋。
“安靜,如今當務之急需先尋見陛下,務必確保陛下無虞,我今在此下令,雲城上下官員人等不可造次,一如平常。軍士等皆要嚴加管束,二十萬大軍於城外不可擾民,各部校尉各遣一名都統領領五百精兵北上尋找陛下下落,各部且要往同州、方巷、豐雲、和延、上中、歸德、靖州、三陽八城遣本帥將領,令守方官吏緊守城池不可妄動,可聽明白了!”
“遵將軍令!”
伏禦訓話完畢,又對肖雲言道:“雖已派了斥候往中合探聽消息,未必能如我願,煩勞你去一趟,去那廂一探究竟,往天爵山一趟,天爵山元晏門便離中合甚近,不知莫掌教怎樣了,你去一趟!”肖雲領命,隨即去了!
伏禦於雲城自得東海王占據京城消息之後便一直坐臥不安,又過了一日,前往鎮南關的斥候回來了,龍嘯天果然不負眾望,將李忠賢一直打到了白象山中龜縮不出,南雲城又入朝廷手中,龍嘯天令供奉局的於南雲設立州官縣宰,奏報朝廷。
伏禦得聞消息心中稍稍安定,有龍嘯天在南作依靠,便不必擔心南北受夾擊了。
歐陽誌聞言言道:“將軍,供奉局乃是修士,嚐聞將軍也是修士,天下各大派皆與將軍相親,將軍不如修書一封,令各派編入軍中效力,如此圍了京城便可一舉將東海王殲滅!”
孔伯軒笑笑言道:“歐陽大人卻是不知道,供奉局所設乃是為了國家有異常之事非是人力所及,便是供奉局去做,天下軍政何處不是凡人官員處置?各派乃是修真之士,若非天下大亂,萬靈倒懸,皆不出山,想來東海王便是破了中合也不會拿捏天爵山的,能做的隻不過是派人禮節的問候莫掌教!”
“如此說來這便指望不上了?”
“歐陽大人,東海王既然占據京城,一時斷不能取得,東海王內外勾結占據北方,如今我等據雲城,已令校尉探報各城狀況,一旦探明,我等便先發製人,北取同州、方巷,據天爵河之險,若同州、方巷已失便取豐雲、和延、上中、歸德、靖州、三陽六城,據三山之固,如此也可保住半壁江山與東海王相抗!”
“將軍所言不錯,難怪陛下縷縷委將軍以重任!”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如今陛下出逃,臣子不能周全,甚是痛心!”
“將軍不必自責,將軍苦心,陛下一定會明白的!”
這便見天日過,一夜不題。次日一早肖雲便從中合回轉而歸,伏禦忙找肖雲問話,肖雲言道:“小侄往中合去,中合城已然屬於東海王,小侄奉命再往天爵山,天爵山一切安然,莫掌教對小侄講起中合城之事。當日袁丞相到中合城,莫掌教便遣門下弟子往中合相助,當日於中合城兩軍相交不分勝負,奈何當日夜間,不知何人竟做叛敵之事,將東海王放入中合城,袁丞相見城破無力回天,殉國而亡!”
“什麼?殉國而亡?可有證實?”
“莫掌教如是說,他也未曾證實,隻是聽回來的弟子如是說起!”
“那可有我哥哥江宇的消息!”
“江大人繞過天爵山便再無消息!”
伏禦聽聞眉頭緊鎖,這天下一下子格局大變,一時間天機不明,這真是安定天下亂風雲,幾人生死幾人知,自古征戰白發淚,龍泉沙場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