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中合之敗(1 / 2)

且說伏禦下令一舉全殲了清靜穀中夏侯靖殘軍,一把火燒的清靜穀寸草不生,伏禦法壇齋醮,於山崖上超度亡魂,一邊下令入穀中尋夏侯靖屍身不題。

穀中八九萬將士,收拾屍首便花了三個時辰,待清靜穀中收拾差不多時,有校尉來報,未曾發現夏侯靖與那幾個修士得屍身。

伏禦莞爾一笑揮手讓校尉下去,孔伯軒道:“想是被那幾個修士救走了!”

“固然逃脫東海王焉會放過他麼?”

“那倒也是!”

二人說話間肖雲葉無盡、李元心、封德一、沈言希五人齊步而來,伏禦稽首言道:“金大戰報捷,多虧五位施以援手,禦必當奏報朝廷,朝廷必會曉諭萬民銘記五位之恩德。禦在此亦是謝過五位大義之舉!”

“將軍切莫如此,我等皆是家中長輩所遣,按理我等皆要喚將軍一聲師叔,隻是在這軍中號令所止,不能全禮,我等望乞師叔勿怪才是,今日舉手之勞何足師叔掛齒!”葉無盡忙言道。

伏禦聞言微笑不語,又聞封德一言道:“葉師兄說的正是,今日戰事已全,我等修士非是紅塵之人,這便向師叔辭行,也好早日回轉山門向師父交付法旨!”

“也好也好,此處血腥卻是不該你等再留,待回山門提我向各位掌教真人問安,他日伏禦親自登門道謝!”

“謹遵師叔之命!”

言罷,葉無盡騰身禦劍而去,李元心與沈言希緊隨其後,封德一向伏禦與孔伯軒稽首告辭亦是禦劍而去。

伏禦轉首看見肖雲站立一旁,伏禦問道:“你不回山門麼?”

“向前來時雷師叔再三交代,讓小侄陪在師叔左右,待師叔還朝小侄再回山門!”

伏禦歎氣一聲,“多謝雷兄了!”

“伏禦,現在夏侯靖逃遁,我等是否收拾收拾,班師回朝?”

“也不知袁丞相與我大哥那處怎樣了,我們先將兵馬暫紮於雲城雲城北去便能到豐雲,我想當初夏侯靖要走雲城便想著據雲城之險,進可取豐雲,退可守雲城,我將兵馬紮於雲城亦是處於此法,若中合又有便可過了景官河,過北龍嶺直達中合!”

“此處正是好算計!”

伏禦定下主意,隨即命人將後事安排妥帖,隨地將那些士兵屍身埋了去,自顧領兵往雲城去了。

伏禦領兵順利進了雲城,雲城城主歐陽誌暫將城主之位讓出,除去民政,全城一悉聽調。伏禦初至雲城,便遣三路斥候各往中合、京城、鎮南關探聽消息,不過三日未見斥候回來,卻得了朝廷發來的告文,皇帝出巡,南下靖州!

伏禦正拿著歐陽誌送來的告文,發出躊躇,皇帝怎麼在此兵連烽火之時出巡靖州,伏禦又看了一遍告文,告文曰:“四域王化之內,天下君臣之間,先皇留錦繡於後君,朕久居深宮,未覽四域之景,誠不能承先皇之誌,今朕巡狩天下,所到之處,百官接駕!”

伏禦看罷在殿中踱步,隨即問道:“歐陽大人,如此榜文是否都會發到各州縣?”

“皇帝出巡乃是天下莫大之事,隻是今日之境地,天下尚且不安,如何陛下回出巡至靖州呢?”

“陛下南下,沿路州縣勢必會鋪張接駕,戰事尚且難顧,唉!”這邊廂正歎氣間忽聞門子來報,說是一個斥候回來了,伏禦急令那斥候前來。

那斥候一進府中跪地稽首,伏禦令起,卻是往京城去的斥候,伏禦忙問:“在京中可聽到什麼消息麼?陛下如何會南下巡狩!”

“回稟將軍,小的未入京城,乃是半路折回來的!”

“這卻是為何?”孔伯軒在一旁疑惑問道。

“小的離開雲城,一路北上至豐雲,便見官道之上百姓攜家帶子南下,小的一問才知皇帝都逃出京城了!”

“什麼?那些百姓說皇帝是逃出京城的?”伏禦、孔伯軒、歐陽誌三人頓時大驚,不約而同發問道。

“那些百姓正是如此說的!”

“快快說來!”

“是,百姓說是東海王攻進了至都,圍了京城,皇帝在羽林衛護衛之下逃出京城一路南奔!”

“那中合呢?可有袁丞相消息麼?”

“這倒不曾聽說,想來東海王攻上京城勢必中合被破了!”

歐陽誌揮揮手讓那斥候下去休息,“那為何發布告文說皇帝要南下巡狩,國都被圍且不說頒布聖旨令各地勤王,竟逃出京城豈非有悖常理,且如今下的告文竟這般模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