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初次逛街(2 / 2)

想來想去是適合的人選隻有一個。玉清商便駕起馬車,來到位於村口的村長家敲開了門,恰好齊嫂子在家。說明原因後,齊嫂子爽快地答應下來:“放心去吧,我會好好照看卓哥兒的。”

“多謝嫂子。”玉清商甜甜地道了聲謝,問過路徑後,駕馬而去。沿著鄉間土道走了約摸個把時辰的功夫,她便來到了錦裏鄉最大的鎮子,四方鎮。

說是最大,但也看同誰相比。玉清商估摸著這裏也就安樂京的兩三條主街那麼大,但比起清水村來,確是熱鬧許多。雖然不是集市的日子,但街上仍有不少四裏八鄉過來擺攤的人,豬肉魚蝦,竹筐蔑籮,吃的用的都有。

看到這些與現代截然不同的用品,玉清商不禁一陣感歎:這些手作品雖然沒有現代流水線上做出來的整齊,但卻比之更多了幾分拙樸可愛。她跳下馬車,喂了馬兒一把事先準備好的幹草,然後找了家客棧暫寄馬車,便開始了來到古代後的第一次逛街。

四方鎮很小,不多會兒她便將較為熱鬧的幾條街走了個遍。這一圈逛下來,她發現個問題:這裏的日用品不但品種極少,而且樣式都非常單一,各家各戶賣的都差不多。這固然有小地方東西少的原因,但由小見大,想來其他地方由是差不多的情形。

而這一片空白之中,就意味著商機與大把的銀子。

一想到銀子,玉清商頓時兩眼放光。當年她的教官與手下都曾打趣過,說她來做特工是商界的損失,以她愛財如命又肯打拚的勁頭,一旦下海肯定是賺得缽盆皆滿。

不過,雖然發現了商機,玉清商還是決定先經營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兒。日用品這些東西本小利薄,最多是剛開始時會火爆一陣,以後走的還是細水長流的路子,想要多賺就必須要提升銷量,但這裏頭又有個時間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己還是先把根基打好再說。

大致了解情況後,玉清商便開始采買東西。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蔬菜肉類,還有做給卓卓做尿布,以及裁床單的棉布等等。林林總總買了一堆之後,玉清商又特別捎了一袋子綠豆種子回去。這可是個好東西,沒有高能化肥的現在,提升地力就全靠它了。

買完這些小件的東西,掂一掂隻剩一半的銀子,她又去牲口市場看牛。村裏沒有產婦,卓卓喝不到母乳,隻能繼續喝牛奶,再考慮到以後耕地需要,她決定買一頭母牛,再買一頭犍牛。

牲口市場的味道很是難聞,幾乎沒將玉清商熏昏過去。捂著鼻子邊走邊看,卻始終挑不到合意的,那些牛要麼病秧秧的,要麼還沒長大,都派不上用場。找了兩圈,就在玉清商要絕望的時候,突然見前頭一陣喧嘩,隻聽一個憤怒的聲音說道:“姓陳的,你別欺人太甚!這牛明明是你的人自個兒牽過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