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昆侖鴞巢 第十章死亡穀(2 / 2)

這個故事並非是傳說,而是事實,所以一段時間內,死亡穀都被列為了禁地。失蹤的那個小夥子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可他為什麼還要進穀呢?黃憲章猶豫再三,決定先進穀看看,他們一行十幾人,各個都是荷槍實彈、訓練有素,就算是遇到了什麼事情,也能保證全身而退。就這樣,黃憲章帶著兩個班的戰士進入了死亡穀。

初一進穀口,感受到了絲絲寒意。跟昆侖山脈常有的低溫冷略有不同,這種寒氣是直鑽進脖領的,就像是有人在後麵衝你的脖子吹氣,透徹骨髓。很多人都不禁打了一個寒戰。

當黃憲章進入死亡穀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裏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就像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死亡穀外麵的場景是一片荒蕪,植被已經發黃,而死亡穀內還是草長鶯飛,流水淙淙,仿佛是世外桃源。黃憲章笑了一下:“說出來你或許不信,有點兒像是童話世界裏的森林了。”

這樣的美景令所有人懸著的心落了下來,大家的情緒也漸漸放鬆了,有說有笑地朝著死亡穀的深處走去。死亡穀全長不過千餘米,走過幾百米後,大家發現了不對勁,因為森林的場景不過是隻有一小片,如果把巍峨的昆侖山比作是一個人,這片森林的大小也隻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痣而已。很快,他們麵前就出現了傳說中的場景:幹裂的地皮,光禿禿的峭壁,以及……遍地的屍骸!

昆侖山向以巍峨大氣著稱,這種常出現於影視劇中類似於死亡地獄的場景大家還是第一次看到,剛才還有說有笑的眾人瞬間沉默了。穀中遺骸的數量之巨超乎想象,黃憲章每邁出一步,都是心情沉重。穀中的遺骸除了動物,就是人類的了,但從頭骨看去,葬身於這個穀中的,差不多有二十多人。

這時候,一個班長喊了一句:“在這裏!”大家急忙跑過去,看到了失蹤小夥子的遺體。說到這裏的時候,黃憲章雙手抱著頭,老淚縱橫:“慘,太慘了……”

我也被他略帶哭腔的腔調所動容。黃憲章自己說道,那小夥子的遺體肢零破碎,內髒都已經空了,像是被一種凶猛的猛獸剖開了胸膛……黃憲章無法控製住情緒,我隻好了拍了拍他的後背以示安慰。他又說道:“我……我知道,那裏真的是很危險。我甚至懷疑這道光,就是某種動物的把戲,引我們上鉤的。一旦進入死亡穀,我們都將成為它的獵物!”

我沉吟不語,而是在內心細細盤算:動物中靠誘捕這一招的不在少數,比如鮟鱇魚、響尾蛇等……靠發光吸引動物上鉤的,更是鮟鱇魚的拿手好戲。但是說陸地上大白天的有什麼動物可以發光,我還真的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而且能發出這麼一片耀眼的光芒,這家夥得多大個兒啊!

所以,我很快否定了黃憲章的想法,覺得這可能不是他所想的那樣。我想,當初可能是這小夥子誤入死亡穀,遇到了藏狼群。相比於前者,這種說法可能更靠譜。但我並沒有急於表露出來。我隱約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總覺得昆侖山中越是不能接近的東西,才越有我急於追尋的真相。

第二天,那片光華如約而至,我們也徹底摸清了光華出現的規律:每當清晨至正午這段時間,當太陽斜照的時候,這片光華會呈現。但是當正午以後,太陽偏西,光華又會消失不見。摸清楚了這個規律後,我們的行動坐臥也跟著規律了。上午追著光華走,午後就休息。這樣一來,也保證了我們充足的體力。

這樣行進了四五天後,我們終於到達了那片光華的所在地——是一道深穀。站在峭壁上往下看,穀內一片幽靜,恰如黃憲章所說,臨近穀口的位置是蓊蓊鬱鬱的叢林,再往深處望去,則是荒蕪一片。而光源,則在穀內的最深處。

金鎖咋舌道:“乖乖隆地洞,昆侖山還有這樣的好去處呀!”

我沒有發言,隻是看向了黃憲章,他的臉色跟他的姓氏一樣,蠟黃,額頭上的冷汗直冒,神色很是驚慌。

(昆侖山死亡穀,即那棱格勒峽穀,號稱昆侖山的“地獄之門”,真實距離與九別峰相距甚遠,此乃小說家一家之言,諸位看官萬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