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領導者主持會議的語言形象設計
我們召開會議,是為著一定的目的,有組織地商量議事、解決問題。這是一個互相交流、溝通的過程。一方麵,有較多的與會人員通過會議主持人運用的語言以及表情、手勢等來觀察領導者的思想素質、組織決策能力和文化修養及對某個問題的態度與傾向;另一方麵,領導者本人一般也利用這個機會,來貫徹自己的領導意圖,引導與會人員作出某項判斷或決策,並以此表現自己的領導藝術和才華。所以,對任何一名領導者來講,不斷研究和提高主持會議的語言藝術,樹立一個特定的語言形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召開的各種會議中有90%都拖得太長,幾乎沒有什麼組織工作,令人厭煩或者毫無結果。不客氣他說,這往往應歸咎於作為主持人的領導者。一位出色的領導者在主持會議時都能應付自如,通過絕妙的幽默和對會議程序的強有力的控製,以及他對議題實質的清晰掌握,使會議取得成功。
一般來說,會議大致可分為兩類:交際會議(如招待會)和工作會議(如日常工作例會)。本節主要探討後者。在這些會議中,作為主持人的領導者,往往以此下達工作指令,聽取群眾意見和下級報告,綜合決策,統一思想認識,協調行動。這些工作過程領導者應設計一個怎樣的語言形象呢?
(1)理想的會議主持人——民主、公正並且非常老練理論上,主持人應是“會議的公仆”,即使他是領導者,他的責任在於確保會議作出的決議是合理的、可靠的,尤其是,他必須在確保自由言論的同時,維持秩序並使少數服從多數。最巧妙的主持人僅限於表現出他的公正和民主,這正是領導風範的影子。一般情況下,會議所涉及的問題無關緊要,他會欣然接受集體的意願,但對某些特殊問題,他必須設法做出合乎自己意願的決定,以挫敗某些潛在的勢力,這就必須在語言方法上下大工夫。顯而易見,主持會議的領導者自有相當數量的人尊重其權威,但為了保持人們的信任,他起碼在外表上要讓人感到自己是沒有偏見的,是客觀、公正、民主的,對眾人的意見是敏感的,絕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2)領導者在召開會議前必須有充分準備
每個會議都應有一個議程,最好通盤考慮一下,用心製定出來,了解有關背景和介紹材料。議程的安排是一個複雜而微妙的問題,請記住這兩條原則:
其一,人們總是拖延前麵的議題而草率對待後麵的議題。因此,分量較重的問題應安排在前麵,而日常議題和瑣細議題在後。
其二,人們不會輕易地由笑轉怒,因此,敏感的問題安排在會議中間,並不要忘了在它前麵擱上幾個輕鬆愉快或是能活躍氣氛的議題。如果主持人能恰到好處他說幾個笑話,讚揚人們一番,氣氛會更佳。另外,請不要忘了事先了解一下重要與會成員的態度,這樣才好運用自如,說話時有的放矢。
(3)著手設計語言形象
會議應在預定的時間開始而不要提前或推遲,否則將影響大家情緒。讓每個人都就座後,主持會議的領導者應麵帶微笑,用一種交談的語調熱情他說:“歡迎各位,我宣布會議開始。”會議記錄將從此刻開始,而此前所說的任何話都不記錄。同樣,會議結束時,主持人也應宣布會議結束。
會議上所用的稱謂自始至終應當一致,或者是正式的,或者是非正式的。若在一個正式會議上,與會者彼此之間互不相識,可以互相稱呼某某先生或某某小姐。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應當互相稱呼各自的名字。如果沒有有關規定可以遵循,作為會議主持人的領導者,你將不得不決定應該如何嚴格地進行會議。你可以堅持要求每個人隻能就某個問題發一次言,或者你並不嚴格,允許人們自由發言,而當他們離題亂扯時把他們拉回來,在適當的時候總結一下,然後問大家:“我們都認為這是我們想要采取的步驟嗎?”怎樣形成一個好的會場氣氛呢?記住你可以這樣做:在你的目光和別人接觸後,要停頓一下,做一個親切的表示。不要總是盯著一個人看,而要讓你的目光無意識地巡視大家的臉。講話時絕對不要著急,要不慌不忙。當你研究自己的發言稿或反複考慮所要說的文字時,不必擔心產生長時間的停頓,講話的速度太快和總是顯得忙忙碌碌的主持人會使大家感到很不安,影響氣氛。
講話時,要使用友善的語言和適當的幽默並對任何一個與會者給予鼓勵和同情,對那些害羞或不善於表達思想的人應有特別關照,對這類人你不妨事先暗示他或她準備一番。
你可以直接了當地用這種方式開始討論一個議題:“這裏有一份材料,它對某個問題做了說明並提供了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有誰想為這份材料辯護或是反對它?”如果看起來大家很快便讚同了這份說明,你就可以立即加以概括:“這麼說我們大家都同意這份說明了?”下麵幾種說法都是可取的:“諸位的希望是不是如此?”或“我們是不是同意?”等。主持會議這樣講話的領導者,從不會被指責為不民主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而實際就是這樣。另一優點是:即使你的設想是錯誤的,也很容易挽回。如果討論反反複複仍得不出結果,主持者應打斷爭論並歸攏雙方的觀點:“我建議這個問題集中在這兩種選擇上?要是這樣,諸位能否進一步看看各自的利弊?”
當某人做了一篇傻裏傻氣的發言或者一通並不符合你的本意的發言之後,怎麼辦?通常是不做任何表示,讓他任風吹,並等待下一個人發言繼續討論,領導者決不能在此時“貶低他人”,那將有失身份並可能使你失去支持。如果有人固執地堅持一種不切實際或你所不喜歡的想法,你隻需停頓一下,然後說:“好,好。”此時自會有人了解你的意思,舉出這個建議不可能被接受的理由,並進行反駁。優秀的領導者從不濫用自己的權力去扼殺別人的想法,那實在是往自己臉上抹黑。對付這種情況的要領在於及時辨別出其中的危險性,然後設法孤立他們,使之成不了大氣候。
2如何掌握議事進度
掌握議事進度對一次會議的成功可謂至關重要。控場也就成為一個主持人最應訓練的技巧之一。掌握議事進度主要包括2種方式:語言方式與非語言方式。
1.語言方式
語言方式是指主持人用一些比較有技巧的話語來控製會議的議事進度。例如,麵對一些非常容易滔滔不絕的發言者,主持人可以憑借對其的了解,讓其先發言,使其盡量縮短發言的時間。具體做法如:“能不能用3分鍾的時間給我們簡單的說一下?”當他說到5分鍾的時候,你可以再說:“嗯,已經5分鍾了,你說的正是我們需要的。”或者可以采用一帶而過的方法,例如“你剛才說的內容非常好,你對下一問題怎麼看?”這樣就可以把他從一個問題帶到另一個問題,或是可以轉移說話對象,如“你說得很好,坐在你旁邊的這位怎麼看呢?”
通過以上這些話語,即語言方式,主持人可以有意識的、合理的控製議事進度。
2.非語言方式
更有效的掌控議事進度的方式是用非語言性的方式,即通過眼神、手勢等麵部表情告訴發言人說多了或者別說了,或者是說得不夠接著說等。比如主持人把目光轉向別人,就可能是在提示正在說話的人可以停止說話了;不耐煩的敲桌子,也可以提示結束發言;用比較不禮貌的方式,如不停的看手表,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語言和非語言這2種形式的合理運用,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場,使會議既不會太短,也不會太長,準時開始,準時結束。
3領導者主持會議的語言藝術
會議是與會人員通過會議主持人運用的語言及表情、手勢,來觀察領導者的思想政治素質、組織決策能力和文化修養等;領導者本人也利用這個機會,來貫徹自己的領導意圖,表現自己的領導藝術和才華。這樣,研究和提高領導者主持會議的語言藝術,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1)突出中心,緊扣議題
無論開什麼樣的會議,都必須事先擬訂好一項或幾項議題,這是會議的目的、核心和靈魂。會議主持人是會議的“舵手”,要隨時把握、駕馭好會議之舟,層次要清晰,邏輯要嚴密,表達要準確,中心要突出。切不可主次不分,輕重不分,內容龐雜,使聽者不知所雲,無所遵循。
(2)會議講話應深化會議的主題
領導者講話事前要了解會議內容,了解有關方針政策,了解與會者的心理,從而確立自己講話的要點。使自己的講話與會議內容相呼應,與有關方針政策相吻合,與到會人員心理相共鳴。同時領導者的講話要高瞻遠矚,畫龍點睛,深化會議主題。在講到深層次和關鍵性的問題時,還應做到聲音宏亮,速度放慢,語氣加重,給與會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強調講話隻是重複會議內容,就事論事,不加思索地講些空話,就會使與會者感到你並不高明,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會影響領導者的形象和威信。
(3)會議講話應準確、鮮明、生動
會議主持者置身於一個同與會者麵對麵的語言表達環境,並且除傳達文件外,通常不宜用書麵文稿照本宣科。因此,如果說得不分場合,不合身份,或政策精神把握不準,就會言不達意,如實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真正用簡潔精煉的語言,給人以啟迪,給人以鼓舞。
(4)會議講話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幽默生動
參加會議的人員,不可能都是一個知識層次,會議主持人不能不看對象、不管效果,在講話中大談艱深難懂的東西,即使是政策性、專業性、學術性較強的會議,主持人也要用樸實無華、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內容,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符合通俗易懂的語言不但讓人聽得不吃力,還會給人一種親切樸實、平易近人的感覺,能縮短主持者同與會者的距離。在講話中,適當獲得愉快的放鬆,同時又深受包含在幽默之中的道理的啟迪,促使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樂於接受主持者的思想觀點和施政主張。
(5)因會製宜,善於調動聽眾情緒
針對不同的會議,把聽眾的情緒鼓動起來,刺激聽眾的興奮點和注意力,是領導者主持會議過程中充分發揮評議藝術特色的一個重要課題。要因會製宜,在語言的運用上賦予不同的感情色彩。譬如在莊嚴的會議上,語言應注意嚴肅性、規範性;在歡慶會上,語言則應熱烈喜慶;在工作部署會上,語言應清晰、準確、明快,而動員、誓師會上,語言就必須富有鼓動性,以提高人們的決心與信心、幹勁和勇氣。不同的語言,應和不同的會議、不同的氣氛相配合、相一致。
4怎樣正確引導會議
會議在研究討論問題時,出現偏離主題、意見分歧、無謂爭辯等現象,都是很正常的。要使會議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的,離不開主持者的正確引導。這個過程能夠充分顯示主持者的知識水平、應變能力、領導藝術。主持者要善於提問,積極引導,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讓大家進行深入思考。正確引導會議,需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傾聽
真正耐心聽取別人發言,是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尊重別人的具體體現。主持者要創造條件讓大家講話,即使是刺耳的話也要讓人講完,不滿的牢騷話也要讓人發泄,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除非他的發言又偏又長。革命導師列寧,就非常注意傾聽別人發言,他在聽別人發言時,總把食指放在耳邊,集中精力傾聽每一個細節,傾聽其中的每個觀點和意見。甚至在對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看法以後,仍然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