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在這裏正是運用了“借言推辯”的說話藝術。周總理並沒有就人的階級出身與階級立場問題與赫魯曉夫進行辯論,而是以赫魯曉夫提出的階級出身問題巧妙推論提出兩人的共同點“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這樣反擊力度反而更加大。
3交際中的“兜圈子”技術
在日常交際中,一般說,直言快語,是人的真誠所在,是受歡迎的。但有時候,效果並不佳,輕者損害人際關係的和諧,重者造成麻煩,違背言語交際的初衷。而有時有意繞開中心話題和基本意圖,從相關的事物、道理談起,即“兜圈子”,卻常能收到較理想的交際效果。請看下列三例:
一位年輕媳婦,見小姑穿一件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買的,故意高聲對小姑說:“嗬,從哪裏買來的羊毛衫,真漂亮!”婆婆在一旁答話:“從對門商場買的,剛到的貨。我先買一件,讓你們穿上試試,要看中了,下午再買一件。你們倆一人一件。”
一天,某青年教師早早回家做了一鍋紅棗飯。妻子下班回來,端起碗,高興地問:“這棗真甜啊,哪來的?”丈夫說鄉下姨媽捎來的。妻子不無感慨地說:“姨媽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棗來!”丈夫說:“那還用說,我從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媽把我撫養大的嘛!”妻子說:“她老人家這一生也真夠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歎了口氣,說:“聽捎棗的人說,姨媽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那就接來唄,到醫院好好治治。”不等丈夫把話說完,妻子說出了丈夫想說還未說出的話。
晚飯後,幾位青年人去拜訪某教授。談到夜深,教授接這青年人的話題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參加一個學術會,準備就這個問題找幾位專家一塊聊聊。”幾位青年立刻起身告辭:“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還要出差,耽誤您休息了。”
第一例中的年輕媳婦見小姑穿上了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買的,也想要一件,但又不好意思說出口,於是轉向小姑誇羊毛衫,“環顧左右而言他”,達到目的。
第二例青年教師想接姨媽來城裏治病,但不直說,而是通過吃棗飯、憶舊情,造成一種適宜的氛圍,然後再說姨媽生病,而讓妻子接過話題,說出接姨媽的話。這樣的說話方式比直說高明多了。
第三例教授明天出差,要早點休息,但礙於情麵,不好直言辭客,即達到了辭客,而接過對方話題一兜,即達到了辭客的目的。話語委婉得體而不失禮儀。由此看來,說話兜圈子,有時候確實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直言快語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說過兜圈子是一門說話的藝術。要正確運用這種藝術,首先要善於分辨言語交際的具體情況,做到當兜則兜,不當兜還是直說為好。言語交際中兜圈子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顧及情麵,有些話不便直說,可以兜。比如婆媳之間、戀人之間、兩親家之間等,均是剛剛建立起來的情感寶塔,基礎欠牢固,交往中雙方都比較謹慎、敏感,言語中稍有差錯,都會帶來不快或產生誤解、造成矛盾。第一例的那位年輕媳婦,如在娘家麵對親生母親,大可不必兜圈子;但在婆家,麵對婆婆,就不好直說要東西了。而她的兜圈子,既達到了要羊毛衫的目的,又不失情麵。
——出於禮儀,有些話不便直說,可以兜。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稱“禮儀之邦”,具有文明禮貌的社交風尚。人們在言語交際中,十分注意話語的適切、得體。私人場合、知己朋友,說話可以直來直去,即是說錯了,也無傷大雅。在公共場合,對一般關係的人,特別是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對待外賓,說話就要特別講究方式、分寸。為了不失禮儀,說話就常需兜圈子。第三例的那位教授的話,就與特定的交際場合、對象、自身的身份相稱,實現了和諧的溝通。試想,如果直言明天出發,改日再談,雖可以達到辭客的目的,但卻易置對方較為尷尬的處境,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藹的一麵。
——某個意思,直接挑明,估計對方一時難以接受,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強調事理,征服對方,就可把基本觀點、結論性的話先藏在一邊,而從有關的事物、道理、情感兜起。待到事理通暢、明白,再稍加點撥,自能化難為易,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第二例的那位教師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兜圈子的。如果他直言接姨媽來城裏治病,妻子不一定同意。而通過吃棗飯、談紅棗、憶舊情,事理人情雙關,形成了接姨媽的充分理由,水到渠成,所以不用自己講,妻子說出了他的心裏話。
——由於對方的情緒、思想所致,難以與之進行交際。如人們所熟悉的《觸龍說趙太後》,觸龍的言語成功就在於他采用了兜圈子這種藝術手段。
4酒席上的說話技巧
酒作為一種交際媒介,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發揮了獨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奧妙”,有助於交際的成功。
1.眾歡同樂,切忌私語
大多數酒宴賓客都較多,所以應盡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知識麵不同,所以話題盡量不要太偏,避免惟我獨尊,天南海北,神侃無邊,出現跑題現象,而忽略了眾人。
特別是盡量不要與人貼耳小聲私語,給別人一種神秘感,往往會產生“就你倆好”的嫉妒心理,影響喝酒的效果。
2.瞄準賓主,把握大局
大多數酒宴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時首先應環視一下各位的神態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單純地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機會,更不要讓某些嘩眾取寵的酒徒攪亂東道主的意思。
3.語言得當,詼諧幽默
酒桌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常識、修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所以,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語言得當,詼諧幽默很關鍵。
4.勸酒適度,切莫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