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特殊場景下的說話技巧(1 / 3)

1突破談話障礙的技巧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自負不擅於交際的人往往是那些強迫別人接納己見的人。無視他人感受,這是使得他人苦於與其交往的根本原因。這種現象尤常見於上司與部屬之間,一般來說,部屬常由於職務較低的關係,或是自己不擅交際而克製自己的情感,處於被動地位。而主管則因職位高、具有高度自信,為維護“主管”形象易於嚴肅刻板,難以迂尊降貴與部屬親切往來,如此一來,便妨礙了兩者之間的交往,甚至因此難以建立工作上的默契。

1.“交往有深有淺”,不必過分要求公平待遇

傳統觀念一向要求人們盡力做到“兼善天下”,盡心盡力獲得每個人的好感,因此總設法尋求一視同仁的方法。然而,人皆有好惡之心,即使自我勉強也很難平等。平心而論,在辦公室中是否真能以同等的心態麵對每位共處的同事,相信大部份人都無法肯定回答。

2.交往有深淺並非錯誤

與親密的好友相處,必須投注相當的精神與情感。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勉強自己以全副精力維係與每個人的情感,試想如此側重人情又有何餘力處理事務呢?再說,交朋友是雙方麵的感情交流,若隻是單方麵地投入感情,則可能造成誤會、幹擾的情形,反而令對方產生困惑及不自在。譬如單方麵地刻意與上司交往,卻得到冷漠的響應,或許上司以為你為了升遷而巴結,一旁觀看的同事則誤會你諂媚逢迎。如此豈非得不償失,反倒使雙方陷入猜忌之境?

其實,說話沒有什麼訣竅,隻要能抓住重點,便可達到預期的效果。也不必刻意討好對方,隻要研究談話內容,能夠抓住對方心理,往往一句話就能促進彼此的友誼。

因而,不論與上司、同事或部屬交往,皆應視情況而論,如對方能樂於接受自己示好,則可繼續深交,否則大可保持點頭之交。若一味使自己局限於“公平的人際關係”的桎梏中,則有限的時間、精力將限製你進一步接近真正的朋友。

因為交往是靠雙方麵的情感交流,所以付出與獲得是相等的。為求健康美好的人生和獲得知心好友,首先必須舍棄“希望所有人都喜歡我”的觀念,以自我的好惡為交往準則,一旦遇到值得珍惜的好友,便應好好表現自己的熱情,把握交往的機會。

2畫龍點睛的說話藝術

在人際交往中,需要講究說話的藝術,而說好“畫龍點睛”的話至關重要。所謂“畫龍點睛”的話就是要以簡潔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含義,以少勝多,一語中的,對打造你智慧的人生,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這裏略說幾種畫龍點睛的說話藝術:

1.巧設迷宮法

碰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任你冥思苦想,也難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這時你不妨運用巧設迷宮之法,讓對方就範,使問題迎刃而解。據說文成公主與鬆讚幹布的婚事,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佳話:文成公主美麗且聰慧,她選駙馬時提出一個條件,求婚者誰能提出問題難倒她,她就嫁給誰。盡管前來求婚的公子王孫絡繹不絕,然而個個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麵對對答如流、口惹懸河的公主,鬆讚幹布卻別出心裁:“請問公主,為了使你成為我的妻子,我應當提個什麼問題才能難倒你呢?”文成公主經鬆讚幹布這一問,二話沒說,便欣然應允了這門婚事。鬆讚幹布沒有像其它公子王孫那樣老老實實地提問題讓公主去答,而是獨辟蹊徑,以商量的口吻,貌似請教,實則智設迷宮,讓文成公主進退兩難:如果你能告訴我一個可以難倒你的問題,那麼我就可以用這個問題難倒你,使你成為我的妻子;如果你不能告訴我一個可以難倒你的問題,那麼我這個問題就難倒了你,你也要做我的妻子,告訴也好,不告訴也罷,都將成為我的妻子。鬆讚幹布之所以能力挫眾敵,贏得文成公主的芳心,正是他跳出了傳統思維的模式,運用巧設迷宮的點睛之法,使文成公主進退維穀,束手就範,從而成就了這樁美滿姻緣。

2.模糊應答法

對於對方的提問,非回答不可,但又不便明確作出回答,你便可試用“模糊應答”的說話藝術,以擺脫糾纏,走出困境。美國第13任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以少言寡語出名,常被人們稱作“沉默的卡爾”。他在總統任期快要結束時,發表了有名的聲明:“我不打算再幹這個行當了。”記者們覺得他話裏有話,老是纏著他不放,請他解釋為什麼不想再當總統了。實在沒有辦法,柯立芝把一記者拉到一邊對他說:“因為總統沒有提升的機會。”柯立芝對記者的解釋乍一看上去,確實就像是真實的回答,因為總統是一個國家的最高官員,當然不可能提升,但這一回答又能給記者什麼信息?什麼都得不到。記者明知得不到明確答案,也無由再追問下去。柯立芝機智作答,運用“模糊應答”這一畫龍點睛的說話藝術,輕鬆地避開記者的糾纏,走出窘境,同時展現了他的幽默機智。

3.出奇製勝法

在有些競爭場合,有人突然向你提一些高難度問題,你若輕率作答,極易落入俗套,若能運用“出奇製勝”這一畫龍點睛的說話藝術,出言不凡,獨出心裁,便能一舉奪魁。曾聞這樣一個故事:“香港小姐”競選決賽時,為了測試參賽小姐談吐應對的技巧,司儀問參賽的楊小姐:“楊小姐,請問,假如要你在下麵的兩個人中選擇一個作為你的終生伴侶,你會選擇誰呢?這兩個人一個是肖邦,另一個是希特勒!”回答說選肖邦,便落入俗套,說選希特勒,又難免挨人罵,怎麼可以選一個殺人魔王做自己的終身伴侶,同流合汙呢?可是這兩個人中又非得選擇一個,這就把楊小姐逼入困境。隻見楊小姐說:“我會選擇希特勒的。”台下觀眾頓時騷動起來,有人問她:“你為什麼要選擇希特勒?”她回答得很巧妙:“我希望自己能感化希特勒。如果我嫁給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戰肯定不會發生,也不會死那麼多人了。”

麵對司儀的奇問,一般人都會陷入“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境,可是聰明的楊小姐避開從眾意識,運用“出奇製勝”的說話藝術,一語驚四座。她的解釋更是精彩絕倫,不但使自己走出困境,走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而且表現出自己的不同凡響,表現出她超人的治夫才能,令眾位競爭者自愧不如,令在場的觀眾讚美不絕。

4.借言推辯法

與一些不懷好意的強勁敵手談話,要思維敏捷,借用對方話題、觀點和思路積極反駁,使對方處於無言以對的被動位置。有一次,周恩來總理與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進行會晤,批評赫魯曉夫在前蘇聯全麵推行修正主義路線,赫魯曉夫沒有直接回答這一問題,而是就當時頗為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攻擊。他說:“你批評得很好。但是你要知道,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就是指責周總理是資產階級的代言人。聽到這些話,周總理隻是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誌,但至少我們倆人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此言一出,使赫魯曉夫不得不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