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來了醫療隊的醫生,他們也沒有辦法。
萬般無奈,醫生取出了手術用的鋼鋸,一點點地來鋸張米亞老師的雙臂了。鋼鋸的一推一拉,都要發出尖利的嘶叫,看得旁邊的人群閉緊了眼睛,有人說,輕一點,再輕一點……有人說,別鋸疼了張老師。
年齡隻有二十九歲的張米亞老師,在校園裏是個愛跳舞愛唱歌的人。老師和同學們後來回憶,張老師最愛唱的一首歌,有這樣兩句歌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的張老師,唱出的歌詞,好像一個神秘的讖語,他必須要摘下自己的翅膀,來為他的學生飛翔助力了。
截肢的鋼鋸,在醫生的手裏不停地推拉著,咯嚓咯嚓的聲響,刺激著現場所有人的耳膜……我雖未身在現場,而且過去了好些時日,可我麵對那已經沉寂下來的廢墟,心潮依舊難以平靜。在我起伏的心裏,英雄的張米亞老師,已經變成一座不朽的雕塑了!
他的妻子,同為鎮小學老師的鄧霞,在大地震來臨時,正和他們3歲的兒子在一起,坍塌的樓房,在掩埋了張米亞老師的時候,也把享受著天倫之愛的母子倆埋在了廢墟中。我向陪同的人打問,想要知道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爸爸的這對母子,他們的情況怎麼樣?陪同的人沒有告訴我,讓我痛苦地想起“失蹤”兩個字,我不要他們變成冷冰冰的“失蹤”,我要他們活著,生機勃勃地活著!
杜正香
像她的名字一樣,平武縣南壩小學的杜正香老師,在這場撼天動地的大災難中,用她寶貴的生命,將永遠留“香”在人間。
挖出來了!挖出來了!我們的杜老師挖出來了!5月14日10時許,大地震已經過去了三天,當救援的解放軍官兵在南壩小學的廢墟下挖出杜正香老師時,圍在現場的老師和家長不約而同地驚呼出聲,大家希望可敬的杜老師能活著爬出廢墟。但是大家失望了,同時,又都震驚了……在那根塌下來的水泥橫梁下,已經死去的杜老師,趴在瓦礫堆裏,頭朝著門的方向,伸展的雙手,各自緊緊地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而她胸前,還緊緊地保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
在南壩小學,48歲的杜正香隻是一個學前班的代課老師,但她從不計較那兩個表示身份的字:代課。哪有什麼呢?能站在講台上,杜正香就一定要教好她的孩子們,因此,她獲得了孩子極大的愛戴,把她不叫老師,而是歡愉地叫“杜婆婆”。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杜正香是能夠逃出危境的。搜救她的解放軍戰士說,看得出來,在大震來臨時,杜老師不顧自己的安危,她是要把亂成一團的孩子都帶出教室的,可是教室塌了,杜老師就用自己的肩背死死地抵擋著墜落的水泥橫梁,讓孩子們趕快逃生。
也是學校老師的楊樹蘭,地震發生時,正在宿舍午休,當她連滾帶爬地跑到學校的操場上時,她看見了杜正香老師,剛把送小孫子上學的嚴明君老太太祖孫倆,狠勁地推出搖晃著的教學樓,並急轉身,衝進身後的教室,連拖帶抱,又救出了幾個孩子,之後再次衝進教室……正是第三次的衝入,教學樓塌下來了,有一股濃重的煙塵,籠罩了塌成一堆碎磚爛瓦的教學樓。
活著的杜正香老師,給人間留下了一個如此壯烈的身影……楊樹蘭老師敘說著,眼睛裏蓄滿了清亮的淚水。
在南壩小學,杜正香老師對孩子的好,是出了名的,要不,她不會把代課老師一做就是二十多年。現在,她的月工資隻有四百五十元,而且沒有絲毫轉正的機會。那麼,她就沒有別的想法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或許想過了,但孩子們愛她,她又愛孩子們,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壓製回去,堅持在三尺講台上,盡心竭力地盡著一個代課老師的職責。
十四日的下午,南壩子幸存的人都來為孩子們的“杜婆婆”送行,從這邊山扯到了那邊山,按照當地的風俗,不斷地點燃爆竹,響徹在震後顯得寂靜的山穀。杜老師的丈夫,走在出殯隊伍的前邊,他手扶著有些簡陋的梓棺,走一步,哭一聲,呢喃地說,我知道你會那樣的,你一定會那樣的,你一輩子,把自己從來都不當事,你走了,你要走好啊!
確實是要走好的。作為一個人民教師,不論什麼時候,隻有始終如一地把真愛獻給孩子,她就一定能獲得大家的熱愛,否則隻能為人所唾棄,特別在生死攸關的大災大難麵前,更是如此。我在學校讀書的女兒,回家來說,同學們以地震災害為鏡子,評價一個老師時,不再以他的教學能力為主,而在於他有沒有真愛,沒有真愛的教學能力,其價值隻能等於零。
在災區采訪,我知道許多這樣感人的故事。我在想,不論是誰,隻要有愛,真的愛,就總是能夠催人淚飛!
2008年5月29日西安後村